封面新闻记者徐语杨
自年积极投身振兴四川出版工程以来,四川教育出版社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社长雷华总结道:“影响力更大了,经济规模也直线上升,更重要的是大家的精气神全面上涨。”
四川教育出版社社长雷华
数据:
净利润第一,%增幅
年是对于四川教育出版社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首先表现在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上。年,四川教育出版社的净利润万,到年,净利润达到了3亿,而在年,四川教育出版社营业收入7.8亿元,净利润3.66亿,在全国上市出版企业旗下出版社排名第一。
根据《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四川教育出版社总体经济规模在全国图书出版单位排名第10位,在全国地方图书出版单位排名第3位。
在市场化图书出版方面,仅年上半年的销售码洋,就已经达到万。对比去年万的销售码洋,增幅%。在全国市场化图书普遍疲软的情况下,属于异军突起。
年一季度,与上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增长12.4%,净利润增长6.21%;根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数据,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销售码洋排名同比上升位。
川教社出版的图书
改革:
目录教育产品+市场化图书双轮驱动
年,四川教育出版社最大的变化是放开了对市场化图书出版的限制。在过去,目录教材教辅书籍的出版,分散在各个出版社,内耗严重,也不能集中进行系统化生产。为了提高效率,年开始,各类目录教材教辅书籍都集中归入四川教育出版社,由单一口子出版,极大地提高了各方面的效益。这是整个四川出版界的创举,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教育出版社前来学习。经此改革后,四川教育出版社便集中精力只做目录教材教辅书籍,整体的效益和利润得到了质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也限制了市场化图书的出版。于是从年年底开始,四川教育出版社开始施行新一轮的改革措施:增强教育出版策划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教育服务能力。
基于此,四川教育出版社组建了基础教育分社、文教分社、学术分社、北京分社4大分社,将业务下沉到各分社。在坚持继续完善国家、省级、地方区域性、校本等梯级教材教辅出版体系的同时,也开始策划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市场化产品。
社长雷华用了一句话来总结四川教育出版社此项举措带来的变化:人还是那些人,人又不是那些人。“比起各项利润数据的提升,我认为最重要的变化,是人的整体精气神的提升。大家的工作热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励,放开手脚在奔跑。“
仅在今年上半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市场化图书的销售增幅就达到%,这是完全放开后的成果,4大分社也都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雷华认为,探索市场化图书的改革,为四川教育出版社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他也因此对未来充满信心。
聚合:整合专家、内容、技术资源
探索“教育出版+互联网”
近年来,四川教育出版社通过举办教育百家讲坛、组织各级各类论坛及共同体等活动,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新华社、成都七中、课堂内外杂志社、上海进馨网络科技公司(纳米盒)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聚集了专家、内容、技术等多方面的资源。
尤其在技术拓展方面,四川教育出版社正在进行更高精尖的探索。“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教育又和他们紧密相连,教育出版只局限于纸质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纸书呈现的形式是有限的。”雷华谈道,四川教育出版社树立“教育出版+互联网”思维,以极小的投资,快速完成了数字业务基础建设,开发有声图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