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如今的世界正义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断的发展着,很多曾经科学不能解释的事情,在现在的先进科技照应下,也一一被揭开。很多古代事物经过科学的证明,发现他们的理论是正确的事情。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真的是无法想象。
在唐朝的历史上,就有这样一本书,它虽然写的荒诞怪异,但是却揭示了一个关于月球的秘密,而这个秘密经过后来的科学验证,才发现完全是符合事实的,比西方的伽利略发明望远镜观测月亮早八百年。那么,你知道这本书里说的关于的月亮的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01千年登月幻想
在古代,科技还不发达的时候,人们或许对地上身边的事物也好奇,但是因为在身边,所以研究方便,关于身边这些东西的书籍文学数不胜数。
当地表上的事物被研究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就开始仰望星空,企图能窥探一二宇宙的神秘的奇迹。但是局限于科技的不发达,所以他们不能登天,所以自然就对未知的领域充满了神秘的幻想,比如对于太阳,就有后羿射日、扶桑树等,对于月亮,就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这些神秘的幻想被他们寄予在诗歌等作品中,也被寄予在一些小说作品中。直到随着时间的流逝,经过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之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从远距离观测月亮,到能发射月球卫星,近距离观测月亮,到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了月球。
这一次登月,让人类的幻想不再是梦,而且人类也真的踏上了月球。虽然只有短短的几步,但是他们却实现了全人类几千年的幻想。自此,各种关于探月的工程不断浮出,我国的嫦娥工程就是探月工程,还有专门的玉兔号探测器。月球看起来虽然还是神秘,但却不是那么神秘了。
02“修月亮”之说
虽然今天的我们能看到月亮真实的样子,但那是通过先进的探测器看到的。要知道,在古代,还没有这些先进的探测器的时候,也有人似乎看到了月球真实的样子,在唐朝奇书《酉阳杂俎》中,就有明确的记载。
据这本书记载,唐朝大和年间,有一个名叫郑本和的人,一天和自己的朋友到著名的中岳嵩山游玩,或许是嵩山的景色过于迷人,他们竟然忘了归去的时辰,结果在山上迷路了。
虽然迷路,但是困在山上总不是办法,于是两人在山上一通转悠,还是没有找到出路,正在着急的时候,猛然听到一阵呼噜声,结果循声而去,发现一个穿白衣的男子正躺在地上呼呼大睡,他们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人叫醒。
被叫醒的白衣男子于是就像是天外来客一样,和郑本和二人相聊,知道了他们二人是迷路了,也不着急,反而跟他们聊起月亮的事情。
白衣男子说,月亮是由七宝合成的,那些看起来亮的地方,其实是太阳照到凸处产生的亮光。那些看不见的暗处就是凹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而且还有数字庞大的八万人正在修月亮,他也是其中的一员。
郑本和二人自是不信,结果白衣男子打开自己的包袱,从里面拿出了凿山修路等常用的斧头、凿子等工具,最后又与他们二人再聊了其他的之后,又盛情款待了他们一番。
而且还解了郑本和二人的难处——给他们指出了下山的路。然后就像是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月亮上的人,就神秘的消失了。后面二人怎么找,也没有找到。
03真作假时假亦真
郑本和的故事,其实看起来就跟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一样,有着神话传说色彩,不过从前的那些传说,是写的神仙,这个写的是凡人的经历。但是很多人依旧是不信的,甚至做出了一定的负面评价。
清朝著名学者纪晓岚就曾评价《酉阳杂俎》中的这一则故事,说它是“诡怪之谈”,十分荒诞。它真的是荒诞诡谲的吗?其实,它固然有一定的文学性质,带着人们对早期的月球的想象,但是经后世考证,会发现其实它中间有很多事符合科学的。
其中的,太阳光照到凸处,会有我们所看到的亮光的部分,照到凹处的地方,会有我们现在看到的月亮上有些暗的地方。这种论述看似荒诞,但是在年,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就利用望远镜观测了月球。
通过观测,那个一直以来,十分神秘的月球也解开了神秘的面纱。伽利略发现,月球并不似我们看到的那样漂亮,表面是凹凸不平的,上面有凸起的山脉,也有凹下去的坑,于是他把那些凸起的山脉称为“环形山”,那些平坦的又暗黑的区域叫做“海”。
就这样,伽利略验证了《酉阳杂俎》中关于月亮的描述,而且发现唐朝这本奇书描述的完全正确,符合后期人们科学验证的结果,只不过这本书比伽利略早了八百多年。看起来是假的,但是经过验证,又发现是真的,不得不说十分神奇。
04结语
在唐朝的时候,尽管天文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了,但是观测月球这种事情,还是很难实现的,可是在《酉阳杂俎》中,却清晰的描述了月球表面的样子,这与八百年后伽利略的观测不谋而合,不得不说,古人的很多智慧是超越今人的想象的。
所以,尽管古代的一些天文之类的知识,相比较我们现代的科技验证,确实不能够经得起考验,很多人会觉得这只是一种文学,其实这其中又何曾不透露着先进的科学呢?所以他们的智慧也是难以估量的,我们在以文学角度看待它们的时候,不妨也从科学角度去看一看,也许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