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中国古代科技逆天发明的杠精学者们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26/5654276.html

中华民族很早就开始了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并产生了很多逆天的科技发明。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实用性,服务于当时统治阶级巩固统治、发展民生。不过由于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发展重视实用性而欠缺学术性及开放性,导致近代中国科技严重落后于西方。

司南想象图

中国古代科技另一个特点是,很多技术缺少传承性。当然在数学、医学、农业、建筑学、天文学等方面还是有较好的历史传承性;但是有些逆天发明失传了,比较典型的有战国时期的“司南”、东汉时期的“候风地动仪”。我们在教科书上看到的照片,都是现代人的推测模型,存在很多硬伤。结果被很多“杠精”学者钻空子,进而质疑这些东西古代子虚乌有。

所以现在有人提出把这些古代发明从历史教科书中删除。

其实记载司南、候风地动仪等古籍,都是严肃的历史书或科技书,不是像《山海经》《易经》之类的玄学书,或像《圣经》之类宗教书。作者没有动机虚构这些器物。司南是利用天然磁石指示方向,在此基础上后来中国人进一步发明了指南针;《后汉书》记载的“候风地动仪”则是检测地震的工具,不是预测地震的工具,更无造假之必要。只是没有找到对应的文物而已。而且《后汉书》作者范晔是一个严肃的史学家,后人评价:“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记载了发明候风地动仪的具体年份——年,以及外观、制作材料,以及简要原理。

候风地动仪想象图(郑正铎)

《后汉书》也不是孤证,与其作者范晔同时代的科技书籍《器准》(北齐信都芳撰)对于候风地动仪有更详细的记载,并有其图形和制作方法,当时中国处于南北朝时期,一南一北的两作者无必要不约而同地对东汉张衡的发明作假。到了隋朝统一之际,临孝恭所作《地动铜仪经》,仍有记载候风地动仪的制作方法,可惜后来都失传了。

由于古代中国政治体制及文化的特殊性,先人们更重视记载王侯将相、兴亡更替之类政治、军事事件,对于科技并不重视,某些专业写史的编者们有时候缺少必要的科技素养,所以记载过于简略,或者不是以科学的术语、数字记载,导致于现代人在没有文物出土的情况下,很难复原古代一些科技发明。

同样,由于先人们不大重视科技,本来少之又少的科技著作不被太多的人重视,流传下来的更少了;或者有时候对于有的技术秘不示人,局部流传或口口相传(这也是近代科技被西方超越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候风地动仪的现存记载仅仅多字而已。

另一个例子,史书上详细记载了郑和下西洋的船只的尺寸;但是由于史书作者缺少资料或缺少科学素养,记载的尺寸是错误的,依靠科学测算的结果,这样的船无法下海,而郑和下西洋又是千真万确的史实。不过根据对于明代刘家港船坞的考古,以及明代沉船的考古成果,那时候的造船技术确实远远领先世界的。只是现存的古代史书对于科学数据记载有误而已(或许准确记载的造船书籍失传了)。

还有,中国还出土了很多逆天的文物,如果不是实物出土,这些科技发明,现代人也未必能够想象,能够复制。所以对于中国古代史,史书和田野考古不可偏废,不要随便质疑古人的智慧。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例如,下述中国古代逆天发明和黑科技,幸好有了考古发现,有实物证据。否则杠精学者肯定又跳出来否认了:

西汉透光镜。对于透光镜,唐朝《古镜记》有记载,宋朝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解释了其科学原理。不过古人解释不是用现代科学语言,后人反而看不懂。解放之初,周恩来还专门问专家透光镜的原理,专家张口结舌。不过现在的科学家已经搞清楚了原理,并进行了复制。

西汉透光镜

战国水晶杯。水晶杯的制作工艺十分高超,是整块天然水晶雕琢而成,现代人根本无法想象。

战国水晶杯

青铜卡尺。王莽时代制作的卡尺,与现代卡尺惊人相似。铜卡尺是由固定尺、固定卡爪、鱼形柄、导槽、导销、组合套、活动尺、活动卡爪、拉手等部分组成,非常精密。你能想象吗?别以为是现代人穿越过去哦。

青铜卡尺

东周棘轮。可以说是棘轮的鼻祖,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制造使用并具有制动功能的棘轮装置,不愧是上古的黑科技。如果这文物不出土,估计杠精们又要冷嘲热讽了。

东周棘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