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书籍并不丰富,为何却产生那么多大思想家?
文/号外历史之小文图/网络
人的一生,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如今社会,各类书籍类别丰富,因此每一个人在对待同一件事情上就会产生不同的思想。但是这是如今科技、社会进步的今天,在古时候,书籍并不普遍,为何还会产生那么多的大思想家,而且流传于世呢?当时的古人们又是如何做到的?
要消除这个困惑,我们先从古时候的书籍开始说起,文字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发明,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在动物的骨头上开始刻录文字,到了后来慢慢的变成简书,以至于后来发展成为如今能够见到的纸张文字。这是中华民族发展传承不断进步的表现,但是那个时候文字尚不通用,那些大思想家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从现在的科学角度而言,人的大脑是一个可以被无线挖掘的知识宝库,很多的东西都是人们依靠大脑想出来的,尽管那个时候文字不发达,但是很多人凭借大脑当中的东西去付诸于实践,这便是一种思想的诞生。就像是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候的书籍不普遍,但是人们的思想自由,想到的就可以付诸实践。
当这个思想慢慢出现,人们觉得可行,于是便发扬提倡,慢慢的这种思想就自成一体,也就有了后来我们眼中的大思想家。所以说文字并不是局限古人们思想的东西,他们更多的是通过言传身教,让这些思想一直流传下来,而后代在文字渐渐的发达起来后,当初提出这个理念的人也就成为某种思想的开山鼻祖。
而令人奇怪的是,到了文字渐渐发展起来的时期,产生的思想家反而是相对变少了呢?这与古时候的思想禁锢有关,其中最早的那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明确要求读书人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古人们的思想,而后来再到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对思想提出了严格要求。
以至于人们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论,稍不留神就会被上位者制裁,在这种狭小的思想限制下,很多人自然也就是慢慢的失去了自由发挥的思想,思想家也就越来越少。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古时候的思想够很多人用,后人只需要将其稍加改善并加以应用就行,这样一来思想家也就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