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我们谈及自己儿时的梦想,还是对现在小朋友们进行未来调查,“科学家”无疑都是一个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热门选项”。
在我们的印象中,大多数科学家都是穿着洁白长褂,或是手持实验试管,或是调整精密仪器,或是坐镇火箭发射中心,胸有成竹的光辉形象。科学家们既是传统科学文化的继承者,也是人类未来道路的开拓者,创造了无数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尊敬。也就不难想象,这个职业为何在不同的时代都能如此热门了。
谈及科学家,我们会想到现实生活中那些伟大的国之栋梁:爱国敬业,奉献一生的钱学森先生;穿着朴素,站在田间的袁隆平先生;谦逊高雅,悬壶济世的屠呦呦女士……
可见无论是男是女,热衷什么领域,选择哪个行业,只要足够优秀努力,都能在科学家行列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人类文明散播火种。
但是,想成为科学家这个前承千年科技,发扬人类文明的光荣梦想,乍看上去似乎离普罗大众的生活相去甚远。人们对科学家的一个误区就是“十分困难”“太过遥远”,仿佛这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但其实,成为科学家,在如今这个尊重知识和创新的时代,并非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大家是否还记得童年第一件完成的手工制品呢?是剪纸?立体卡片?还是拼装模型?
实际上,这些看似粗糙随意,实则用心满满的小作品,就是我们迈向科学之路的第一步。科技研究离不开天马行空,领衔行业的创意,也同样离不开扎实娴熟的动手能力。
人类并不缺乏新奇的创意和点子,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意更是无穷,我们应该珍惜这些与生俱来的天赋。发明创造看似晦涩难懂。
实际上,在了解这些技术在古代出现的原理及发展过程后,许多动手过程遇到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这样一本记载着大量古代技术发明并配以图片的书籍,正是《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精装版适合年龄:3岁以上
扫描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