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专家们利用新科技在考古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我国古代失传已久的《乐(yuè)经》,就被考古专家们用一项高科技复原了。究竟是什么高科技呢?鲜有人知的《乐经》中又写了什么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一一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只要一提到传统文化,都会说“四书五经”。“四书”不必多说,小编主要给您说说其中的“五经”,即《诗经》、《礼记》、《尚书》、《春秋》、《周易》,殊不知还有一种说法是“六经”,即多了一本《乐经》,故此,应该是“四书六经”才对,但可惜《乐经》早已失传。
考古专家们研究考证,认为《乐经》失传有3种说法:第一,根本就不存在《乐经》,它只是古人的一种叫法;第二,《乐经》是某些经书的一部分,比如《大司乐》中有《乐经》;第三,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被烧掉了。对于以上三种说法,最令人信服的还是第三种,因此也让很多专家和学者们沉迷其中,希望能找到关于《乐经》的一些线索,并将它复原出来。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能证明《乐经》存在的是《庄子·天下》,因为其中提到了《乐经》,还有郭店楚简中也有记载,“观诸《礼》《乐》则亦载矣”(《六德》),等等。或许您对《乐经》的内容也很好奇,但不过不难理解,《乐经》中讲就是音律和乐理等内容,说白了就是一本古代的音乐研究和学习的教材,如果能掌握《乐经》中内容,对我们现在研究古代声乐,将会带来极大的作用。另外,专家们还能还原失传的古声乐,让我们得以再听见古人的丝竹之声。
为了复原《乐经》,考古专家们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收集并整理了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所有文献资料,并将其录入电脑转成电子文档,而这也是“中国古典数字工程”的一部分,即利用电子储存的方式,保护古典文献资料中的内容,打造“数字图书馆”。毕竟纸质文档保存得再好也不过千百年的时间,但如果转成电子数据就能永久保存,也算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礼物。
在做好了前期工作之后,专家们再利用大数据技术,从海量的古典文献资料数据库中,将与《乐经》有关的记载全部筛选出来,即“知识关联检索”,一种更加高级和智能的数据检索方式,要是没有计算机协助,仅凭人力估计要三五年的时间,而且还不一定全面,但有了计算机之后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然后,专家们对筛选出来的相关资料进行人工核查,看看是否确实和《乐经》有关,如果有关系就留下,没关系就剔除,并将有关系的再进行汇总校对。
最后将校对完成的资料整理成册,并加入注释,便有了如今已经出版的《乐经集》,在问世之后也得到学界专家们的一致认可。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最大程度还原《乐经》的内容,因为古代的很多典籍都对《乐经》有记载,它们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专家们就将这些零散的内容,通过大数筛选出来编著成册,而非自己的臆想和揣测,因此更加接近于真实。
在复原的《乐经集》中,可见《乐本》,《乐论》和《乐施》等乐理论述,如“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乐论》,还有很多有深刻哲理的话,比如“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在《乐施》中还提到了“乐”和“治国”,比如“舜作五弦之琴……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等等,都体现了礼乐的深刻内涵。
虽然《乐经集》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乐经》,但它已经是这两千来最伟大的成就了。小编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考古专家们能找到真正的《乐经》,为我们揭开两千多年前古人的智慧。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