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BAI资本,作者
郑屹
ThereasonIexerciseisforthequalityoflifeIenjoy.
——KennethH.Cooper,doctorofmedicineandformerAirForceColonelfromOklahoma
锻炼身体,是为了享受生活。
——肯尼斯·库珀,前美国军医及药学博士
眼见天气好,一懒众衫小。随着气候的逐渐回暖,如何穿出好衣服,秀出好身材,成为了很多人即将面临的抉择。在夏季到来前,如何甩掉厚衣下的赘肉,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为了拥有好身材,有的人选择“管住嘴”,也有的人选择“迈开腿”,从健身运动中,雕刻自己的身材。
但听过了很多大道理,为什么很多人依然走不好减肥路呢?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遇到HIIT。High-intensiveIntervalTraining(高强度间歇式训练),简称HIIT,是一种“间隔+锻炼”相间的运动模式,为最近几年健身界实打实的顶流。在美国运动医学院ACSM发布的《00年全球健身趋势》中,HIIT已经上升为了全球第二大健身趋势。据称,相同的锻炼时间,HIIT燃脂效果是跑步的至3倍。
而如今的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健身市场。据国家体育总局年7月发布的《全民健身指南》数据,年至05年,中国运动健身人数将以39%的速率持续增长,预计将在年达到5.3亿的规模。中国的健身休闲产业规模,也预计将在05年增长至3万亿。席卷全国的健身热,也同时促进了民众对运动方式的讨论兴趣。HIIT(High-intensiveIntervalTraining,高强度间歇式训练)便是其中一个深受大家喜爱的一个“民选之子”。
01长跑运动圈内的私享好物
HIIT超短的训练时长和“间隔+锻炼”的训练方式,与大众普遍认知中“长时间持续锻炼提升耐力”的观念格格不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新鲜感。但是事实上,HIIT这个健身圈当红辣子鸡,已在悄然无声中走过了年的历史。
早在0世纪0至30年代,当时赫赫有名的长跑运动员帕沃·努米(PaavoJohannesNurmi,-)便和他的教练一同创造了HIIT的雏形。但此时的HIIT却和后来人们熟知的训练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它的训练时间跨度更长,而且训练内容也仅仅限于包括冲刺和高速跑等的各类跑步。
帕沃·努米和他的教练一同制定的HIIT雏形训练
生命时钟
几乎在同一时期,在0世纪30年代的瑞典,一位名叫戈斯塔·霍尔梅(GstaHolmér,-)的教练也发明了一个类似HIIT的训练法——特莱克训练法(Fartlek),特莱克在瑞典语中的意思是“速度赛”,它和帕沃·努米及其教练发明的训练法类似,也是一种综合各类跑步项目的训练方式,与之不同的是,特莱克训练法在此前的基础之上,又添加了诸如快走和上坡跑等许多项目。
一节特莱克课程包含内容
生命时钟
又过了10年,到了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瑞典的耐力跑运动员和越野滑雪运动员均已开始使用这种训练方法,并开始利用不同的地形进行相应调整。他们的训练方法,在当时被称为自然间歇训练。后来,德国田径教练沃尔德马尔·格施勒(WoldemarGerschler,-)与传奇跑步运动员鲁道夫·哈比格(RudolfHarbig,-)又在此基础上一起发展出了HIIT,并把它推广到全体运动员中使用。正是借助这一训练方法,哈比格开启了他短暂而辉煌的屡破世界记录之旅。其中,由哈比格在年缔造的世界纪录——米1分46.6秒,一直保持到了16年后的年才被打破。
田径教练沃尔德马尔·格施勒制定的自然间歇训练表
生命时钟
小知识:这位传奇跑者在二战爆发后,加入纳粹国防军,在军队期间,他仍然参加了许多比赛。年,他跑了7场比赛,在年跑了6场,在年又跑了19场。德国、意大利和中立国瑞典都有他比赛的足迹。只可惜哈比格英年早逝,在30岁时作为纳粹德国伞兵部队,年在乌克兰境内身亡。
年米兰的哈比格(左一)
europeana.eu
其实,曾在运动员圈子内缔造辉煌的HIIT并不神秘,它主要凭借“运动后过量氧耗”(Excesspost-exerciseoxygenconsumption,EPOC)和“增加燃脂激素”这两个身体机制发挥作用。在高强度训练之后,身体从剧烈运动后恢复到静止状态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而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这一过程中,主要的能量来源是脂肪。也就是说,由于“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原因,在人体经过高强度间歇训练后,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燃烧脂肪的状态。与此同时,人体在进行HIIT时,体内会快速积累起包括肾上腺素在内的多种激素,这些激素将共同发生作用,促进脂肪分解,从而快速起到减肥的效果。
EPOC生物机能解释图
Vimeo
作为一种曾在运动圈内缔造传奇的“黑科技”,HIIT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逐渐破圈成为了健身和演艺界人士保养身材的秘诀。
0首次破圈:,从田径场上到镁光灯下
0世纪70年代,传统的纸媒还占据着民众文娱生活的方方面面,刊登着壮美肌肉的健美类杂志在当时颇为畅销。如今依然在健身江湖有一席之地的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Schwarzenegger)和史泰龙(MichaelSylvesterGardenzioStallone)便成名于那个狂热的健身时代。随着健身浪潮的兴起,配套的健身知识,也逐渐破圈,从小范围的独享之谜,向着更广阔的领域普及开来。
70年代shapeup健身杂志封面
VintageEveryday
始于0世纪70年代的健身热随后在1世纪初,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更新迭代刮向全球,在e世代的互联网上形成燎原之势在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美好胴体涌入人们的视野。镁光灯下的公众人物,也因此面临起更大的身材压力。公众人物的“身材内卷”,由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不再满足小打小闹的休闲健身,开始借鉴起运动员的训练秘方。
Instagram上以卡戴珊(KimKardashian)为代表的一众欧美名流,同小红书上一众中国KOL一道,成为了最早试水并推介HIIT的人。年,李现的HIIT训练课程就曾红极一时。
MetaGala金女士走秀名场面
cosmopoli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