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是什么?
它仅仅是一种特殊的电影、小说的门类、一种来自虚空的畅想、亦或是一种遥远而颇有距离感的事物么?对于科幻爱好者而言,或许科幻正端坐于生活之中。
01幻想艺术家
从科幻诞生的那一天起,它似乎就像世界发出了预告,它不必拘泥于任何形式,可以是影视剧、小说、插画或文创产品。就像我们所熟知的那样,文字启发无尽的想象空间,图像赋予其形而上的实体轮廓。让我们可以在艺术家的未来世界里,感受光怪陆离的故事和奇妙体验。
贝特·佩克梅齐(BeratPekmezci)是一位定居在伦敦的土耳其艺术家。他在伊斯坦布尔长大,这段不一样的生活经历使他受益良多。他曾在一家创意公司做艺术总监,几年后,辞掉工作,顺应心意成为了一名独立且自由的插画师。贝特非常热爱绘画,也喜欢为书籍、活动绘制封面和海报。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将于年上映的DC漫画小说《坚不可摧》的部分场景插画师,主要描绘雷德利·皮尔森所设想的科幻类场景。
贝特·佩克梅齐(BeratPekmezci)贝特是一位富有想象力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也是当代最重要的幻想艺术家之一,很多科幻、奇幻文学都会选用他的插画作品作为封面,譬如,由本·哈伯德撰写的《生态故事:给那些在乎的人》等等。
贝特的插画作品不仅色彩艳丽,还喜欢为故事加入些许魔幻的元素。比如下面这副作品的故事是这样的:在太空中旅行的瑞克和莫提遇到一颗长着触手的恒星怪物、八爪鱼的午夜食堂,以及坐在屋顶上看书的小怪物。虽然单幅作品的叙事效果有限,但贝特的创作却可以给予观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让人意犹未尽。
贝特的配图插画作品02幻想大爆炸
这个世界充满了无限可能性,它可以是空间的疏离,也可以是时间的游弋,它可以在人造的美丽世界中踟蹰或求索,也可以在心灵的乌托邦里呓语或迷失。科幻对于贝特来说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在于创造一个想象中的世界,是人类创造美好未来宏大努力的一部分。可以说,贝特的作品不仅是一场场幻想的大爆炸,更是在用幻想爆炸的方式感受着生命与生活。
科幻艺术不单单是形式问题,也不单是内容问题。在艺术家的世界里,科幻是生活的目标、是建构未来通路的过程。要知道,科幻的核心是想象力的放飞自由,而科学让我们更尊重规则,但获取规则不是为了成为规律的奴隶,而是要成为超越规律的愿景释放者。就像贝特给予自己的那段自述中写道:“任何幻想都不能脱离现实,但一定要有探索精神。在科幻艺术的实践过程中,每一位艺术家本身就具有引航者的身份,需要用科幻思维为人类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科幻是理性的想象,艺术是感性的抒发,二者看似没有关联,却交织碰撞出了朝向未来、跨越科学与人文实践的科幻艺术。对于插画师而言,只要他所描绘的内容跟现实空间存在某种差异点,一个他者的世界便被建构起来了。在黯淡的星空下,未来的宇宙可能会有多种可能发生,暮年的上帝文明,飞翔的空中建筑、跌落的三维空间。如若将所有三维空间的层次、体积都转化为平铺排列的元素,这个原本熟悉的世界会怎样,是否会像贝特画中描绘的那样魔幻而富有生活气息呢?
03所有的科幻,最后都变为生活的日常
科幻到底是什么,可以表达什么,又意味着什么?或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与回答。然而所有的作品与叙述,一切的幻想都是建立在人类的历史之上。在科技的洪流不断迈进时,科幻是物理与技术幻想的试验场,是人类精神情感的投射与映照,也是对于科技哲学的反射与反思。
很多人说科幻艺术家是预言家,其实,他们只是在科学技术允许的范围里,根据科学发展的规律与必然的趋势,做出了种种在当时看来奇妙无比的构想。因为这些构想是符合科学发展趋势的,故此,所有的科幻,最后似乎都变成了我们的生活日常。譬如,影印机、传真机、国际通讯网络等等,这些在19世纪纯属幻想的幻想科技,在年后的现在都逐一精准地出现了。
科幻或许并非远在星空之上,也蕴藏在怀抱着它的人们的心中。或许你会问,究竟是科幻艺术引领了科学发展的轨迹,还是科学发展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这其实是一个双向发展的过程,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就像贝特画中描述的那样,“悬浮在空中”或许并不只存在于幻想中,而是会在将来的某天由不可能变为生活的日常。
眼缘艺志第篇献给生活的艺术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