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易弋力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你是否依然还保持着阅读的习惯。读书是我们获取知识,丰富阅历的重要方式之一。有些人为消遣而阅读,有些人为提升能力而阅读,也有些人为下一代的教育而阅读。京东大数据研究院联合京东图书通过分析年全年的图书数据,发掘并整理了当前人们的阅读习惯与变化趋势。
整体来看,在年大家对实用化的图书,例如考试、工具书、教辅书等方面的书籍购买销量有着明显的提升,而相较之下像摄影、旅行、烹饪等方面的书籍却在这一年出现了下滑。可见随着整体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家开始重视自我充电,提升自身能力。学习能多的技能来应对未来的挑战。
通过用户画像数据进一步分析能够发现,高收入人群对这类偏实用的书籍购买占比更高,相反低收入人群更多集中在小说、青春文学等偏休闲的图书,由此看来高收入人群反倒更具危机感,更加追求自身的成功。
北上广不相信“鸡汤”,非一线更渴望“成功”
纵观全国主要城市的购书品类变化能够发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在年的购书品类集中在教辅书、工具书、管理、历史等书籍,而非一线城市对励志与成功类书籍的购买需求增长更为明显,比一线城市销量增幅高出83%。
除了在阅读风格上的变化,整体人均购书量与年相比保持稳步增长的状态,而在电子书方面则呈现出较大的增长趋势,与年相比电子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可见电子化阅读的便利性已经改变了越来越多人的阅读习惯,但纸质书依然有其忠实的拥趸,两者呈现出较为平衡的发展状态。
年,成都地区的图书销量全国排名第5,人均花费购书金额在98元以上,人均购书超过3本。成都地区图书品类销量Top5为1、童书2、中小学教辅3、小说4、考试5、文学。
男人为“能力”阅读,女人为“生活”阅读
从京东大数据用户画像中的数据我们也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此前京东发布的女性阅读报告中指出,女性用户购书销量增速已超过男性,在年女性读者人均购书达7.6本,明显高于男性。除了在增速上超越男性,男女在阅读类型上也有着较大差别,对比两者的图书购买类型能够发现,男性集中在管理、励志与成功、考试、金融与投资等提升个人能力与事业发展相关的书籍。而女性则集中在育儿、文学、进口图书、时尚/美妆等偏向生活类的书籍。
不仅男女买书差异大,就连不同的手机用户购买图书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方向。以iOS系统为代表的“苹果”用户,他们购买的书籍进口类图书占比最高,达到了52%,而安卓用户在国学/古籍类图书的购买占比最高,达到了44%。
凌晨1点最易产生购书欲望,90后最爱读小说
透过全天图书销量走势可以看到,在夜里凌晨1点的时候,”书虫们“最容易产生购书欲望。京东大数据显示在此时下单的消费者人均购书量达到4本以上,相比之下在早上7点、晚上7点等时间段用户最没有购书欲望。
阅读不仅是丰富自身文化的手段,也能反映出不同人生阶段所面临的生活变化。京东大数据显示,90后的阅读,小说的占比高;80后的阅读,励志与成功类的书籍占比高;70后的阅读,童书等明显为下一代教育而买的书籍占比高;而60后则更多是为兴趣阅读,相较而言在历史、国学名著等书籍的占比更高。
故宫热与京东文学奖等话题引爆图书销量
话题性所引发的阅读也逐渐成为去年图书市场的一大趋势,其中以故宫这一“网红”IP为代表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作品热播后,以及故宫所衍生的“网红”产品也让大家对故宫相关的文学作品受到欢迎,销售额同比增加达45%。
此外在去年荣获京东文学奖的《红豆生南国》等获奖作品也受到了读者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