聿怀高一浸润书香,久自芬芳我校高一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阅读可以怡情、可以扩展视野、可以改造灵魂,开展读书活动有利于营造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石。为支持聿怀中学高一年级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营造书香浓郁的校园氛围,聿怀中学届校友于今年9月初向母校捐献了图书20种、共计册。

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统编教材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整本书阅读”的要求,但目前的中学教学中“整本书阅读”处于没有课程化、缺乏过程性指导和成果评价等尴尬处境。为解决上述问题,我校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中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和详细的时间规划,使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活动从随性走向理性、从低效走向高效。

(向上滑动启阅)

-学年度第一学期聿怀中学高一年级

“整本书阅读”各班计划

(9-11月份)

《追风筝的人》

高一(1)班指导老师:柯茜

阅读指导计划:

1.10.8—22号,完成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每人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三处最打动自己的情节或细节,22号下午连堂分组交流。

2.10.29号,分组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探讨。用思维导图形成人物分析报告。

3.11.5号前,以书中的某句话为中心,完成每个人的读书心得。

《奇迹男孩》

高一(2)班指导老师:林闻粧

阅读指导计划:

1.11月11日前完成整本书泛读阅读,并用思维导图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2.精读,两个阅读任务:一、给奇迹男孩画肖像画;二、这个男孩成长为什么是一个“奇迹”?

3.分享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成果。

《活着》

高一(3)班指导老师:洪淑芸

阅读指导计划:

1.初读:10月9日-10月26日,做读书记录、注释,写读书心得;

2.精读:请设计两张思维导图:主角的时代背景与家庭变故、家庭所有人物的关系及遭遇;

3.品读:10月31日-11月5日,挑选最有感触的章节进行品读,可从人物形象、情节、手法等角度进行鉴赏。写出你的看法与观点;

4.分享:11月6日-11月8日,各小组先分享组员阅读心得,推选本组最优心得在班里分享,全班评选最佳阅读心得、最佳阅读计划、思维导图最佳作品。

《文化苦旅》

高一(4)班指导老师:罗小曼

阅读指导计划:

1、10月8日——10月15日初读了解:提供梭余秋雨所处的时代资料,了解余式散文与以往的散文有何不同之处,,并让学生谈谈对此现象的理解。然后从每篇散文的标题入手,浏览、略读每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完成整体结构笔记并与同学分享。

2、10月16日——10月26日专题聚焦:以《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黄州突围》《风雨天一阁》等篇章为主,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知作者的观点并用批注方式评价其表达效果。(可用便签纸做书上笔记。)在完成章节研讨活动后,教学生做概念笔记和问题笔记从作品中汲取作者的论证方法、技巧和语言艺术。

其他章节由学生自由发挥并至少完成一章的相关笔记。程度好的学生可以每篇都完成相关笔记。

3、10月27日——11月初深入阅读。让学生能调动过去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运用自书中所学知识和学术观点研讨、解决一定范围内和层次内的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如谈谈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中某一具体事物的理解或重新审视自己所亲身旅游出行的祖国大好山河),以小论文或读后感等形式形成书面成果。

《瓦尔登湖》

高一(5)班指导老师:罗小曼

阅读指导计划:

1、10月8日——10月15日初读了解:提供梭罗所处的时代资料,知人论世,并先让学生谈谈生活在森林中而没有任何现代的便利会是什么感觉。然后从每篇散文的标题入手,浏览、略读每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完成整体结构笔记并与同学分享。

2、10月16日——10月26日专题聚焦:以第二章和结语两章为主,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知作者的观点并用批注方式评价其表达效果。(可用便签纸做书上笔记。)在完成章节研讨活动后,教学生做概念笔记和问题笔记从作品中汲取作者的论证方法、技巧和语言艺术。

其他章节由学生自由发挥并至少完成一章的相关笔记。程度好的学生可以每篇都完成相关笔记。

3、10月27日——11月初深入阅读。让学生能调动过去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运用自书中所学知识和学术观点研讨、解决一定范围内和层次内的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如谈谈科技的进步是真的使生活更美好还是只是使生活更复杂),以小论文或读后感等形式形成书面成果。

《岁朝清供》

高一(6)班指导老师:宋清娥

阅读指导计划:

1.写下书中你最感兴趣篇章及原因;

2.优秀读书感展示。

《世说新语》

高一(7)班指导老师:宋清娥

阅读指导计划:

1.阅读之前,查找资料,了解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历史背景。

2.读后感——由书中所反映的任性放达或物我两忘的名士风度说开去。

3.优秀读书感展示交流。

《小狗钱钱》

高一(8)班指导老师:李凯文

阅读指导计划:

1.10月25号以前完成整本书阅读。同时25日的课时学生整理并分享相关人物的语录,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2.11月1号课时整理小狗钱钱教给我们的理财方法,同时绘制成思维导读,并在班级中进行分享。

3.收尾作业。读完这本书你收获了什么?写一份读后感

《猫城记》

高一(9)班指导老师:李凯文

阅读指导计划:

1.10月18号之前完成老舍人物预习,社会环境了解以及整本书阅读。

2.25号选择其中一个场景绘制分镜头或者大镜头,并写下选择理由,在班里分享

3.11月1号在班级进行分组朗诵《猫城记》片段并谈谈从《猫城记》理解反思到的现实意义。

《AI未来》

高一(10)班指导老师:吴玫洁

阅读指导计划:

1.10.8日~10月29日完成整本书阅读,10月29日课上分享某一章节自己最有感触的点。

2.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绘制思维导图

3.11月3日前完成读书心得

《终身成长》

高一(11)班指导老师:纪煜萍

阅读指导计划:

1.本书为心理学书籍,理论与方法并行,知识性较强,且书本较厚,一个月的时间阅读完较为匆促,因此我的阅读指导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更有效的提取书本重要信息,完成通读初读。

2.本书总共八章,计划用时四个星期的时间阅读完毕。一个星期阅读两个章节,每个星期安排一节课堂阅读课,每周完成一份阅读记录反馈表,每周一按时上交作业。

3.每周的阅读记录反馈表将会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设定不同的阅读任务。如第一周第二章节的阅读记录反馈表内容如下:Q1:作者提到的两种思维具体指什么?有什么表现?Q2:两种思维模式背后的生活分别是怎样的?Q3:你认为你是哪种思维模式?有什么依据?Q4:整理第二章所提及的人物故事以及相关结论,整理成表格。Q5:你最有感触的一句话/一段话?为什么?

4.不定期分享优秀的阅读记录反馈表作业。

5.全书阅读完毕后开展读书交流会。将全班每六个人分为一个小组,小组共同讨论分工,选择感兴趣的角度,展开每小组五分钟的读书交流,并形成书面报告。

《人间词话》

高一(12)班指导老师:李艺

阅读指导计划:

1、10.8--10.25:

完成整本书阅读。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王国维“词学思想基本观点”和“对词人的评点”,形成报告。

2、10.26-10.27挑选其中三则谈理解,书面形式呈现读书报告。每则不少于字。

3、10.28-10.31自选一首词(可以书中未提及的)利用王国维的词学思想观点多维度进行分析。

自选一位词人(必须是书中提及的)结合王国维的评点,结合词人的作品进行分析。

4、11月份成果分享

分享阅读心得。评选各阶段优秀成果。

《解忧杂货店》

高一(13)班指导老师:杨湘莲

阅读指导计划:

1.10.8—18,完成整本书阅读。梳理小说中的时间节点人物及关系,画成一张时间轴图片。

2.10.18-24,精读书本,挑选印象最深刻的语句,探讨关于人生选择的话题,并作分享,书写阅读感悟。

3.10.24-31,对比你读过的作者东野圭吾的其他作品,谈谈你对这部“非典型”侦探小说的认识。

《老人与海》

高一(14)班指导老师:杨湘莲

阅读指导计划:

1.10.8—18,完成整本书阅读。10.17课堂分享,引导学生谈谈在读《老人与海》的认识与体会,作主题剖析。

2.10.18-24,精读书本,挑选最具感染力的细节描写,理解海明威作品中“硬汉形象”的塑造手法;进一步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及其作品。

3.10.24-31,对比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探讨文学作品和电影对人性的剖析。

《小王子》

高一(15)班指导老师:马雪峰

阅读指导计划:

一、通读2周(10月10日—19日)批注阅读,10月20日交流阅读体会。

二、精读1周(10月20日—26日)为每一个章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试着口头简介故事内容。10月27日周一交流展示,接龙比赛。

三、品读2周(10月27日—11月9日)本书为何会成为经典童话,写一篇字以上的文章谈谈你的看法。11月3日交流初稿,11月10日定稿上交。

四、交流评比展示(11月10日—11月16日)。

五、创读(待定)组成小戏班,将《小王子》改编成舞台剧,排练演出,准备参加艺术节。

《撒哈拉的故事》

高一(16)班指导老师:马雪峰

阅读指导计划:

一、通读2周(10月10日—19日)批注阅读,10月21日交流阅读体会。

二、精读1周(10月20日—26日)画一幅地图,展示故事发生的地点及篇名。或制作思维导图,展示故事的主要人物及与作者的关系。10月28日交流展示。

三、品读2周(10月27日—11月9日)写一篇字以上的文章,谈谈你对西属撒哈拉的整体印象(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或对作者三毛的评价。11月4日交流初稿,11月10日定稿上交。

四、交流评比展示(11月10日—11月16日)。

六、创读(待定)组成小戏班,将其中一篇或多篇改编成舞台剧,排练演出,准备参加艺术节。

《雷雨》

高一(17)班指导老师:芮素玲

阅读指导计划:

1、10.8到10.18,完成剧本知识卡片,背景资料卡片,故事大纲整理,人物关系图。

2、10.19到11.1探讨雷雨内涵,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物分析品评。每个同学给所选择的人物写一封信,说一说你想说的话。

3、11月初分享交流成果。

《额尔古纳河右岸》

高一(18)班指导老师:杨文利

阅读指导计划:

1.通读10.9-10.19;

2.2.精读10.20-10.30(1)画出人物关系图,并评价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人物形象;(2)这本小说讲故事有什么特点?(3)你认为原始部落怎样才能融入现代文明?3.品读交流11月初

《边城》

高一(19)班指导老师:邱伟峰

阅读指导计划:

1.10.8—18,通读作品,梳理作品主要情节,了解书中人物及其相互关系。

2.10.19-28,再读作品,每人找出书中体现自然美、人物美、人性美的地方各一处并作简要分析,后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3.10.29-11.3,带着问题研读作品,写读后感。

《看见》

高一(20)班指导老师:杜康

阅读指导计划:

共二十章,每两人负责一章,上课前让其谈读书感悟。

亮点一:浸润式阅读营造阅读氛围

10月中旬开始,高一年级各班就陆续开展活动,或初读文本、设计思维导图,或批注阅读、分享读书笔记,或精读研讨、开展专题交流会。高一年级各班级阅读氛围浓厚,校园书香气息浓郁。

而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目,高一年级语文老师们也给出了不同的指导方案,包括方法指导、阅读时间管理、内容概括提要、主题探究深度把握、语言手法品读等,借助多种工具,如思维导图、表格、绘画,让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其中情节演绎活动生动有趣、读书心得交流思维碰撞、跨媒介阅读形式多变……

学生的读书笔记与人物关系思维导图

亮点二:进阶式阅读,三年养成终身阅读习惯

高一年级的“整本书阅读”活动分阶段进行,全年级20个班级各读一本书,开展前期泛读、中期交流分享及最终成果展示等活动,每一个半月完成一本书的阅读,预计三年时间完成至少20本书的阅读活动。

为期三年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致力于将阅读活动课程化,高一年级语文老师们探索出导读课、分析交流课、品读会、展示课等实验性课程,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将单篇教学、碎片化灌输转变为深度导读与分享,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让深耕阅读成为每个学生终身的学习习惯。

阅读是一种精神火炬的接力,阅读是一种长久力量的积蓄,而开展年级阅读活动,则是将这种接力变成集体的文化传承,将这种积蓄转变成丰厚的人生积淀,成为滋养学生一生的力量源泉。我校高一年级开展的“整本书阅读”活动是一种大胆的探索,同时也希望它能成为一种文化仪式,凝聚着师生同读一本书的记忆和情感,传递着阅读的温度和芬芳。

图片:洪淑芸

文字:杨湘莲

编辑:姚詹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