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高峰副研究馆员著《写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简史——印刷》(以下简称《印刷》)一书,作为韩毅研究员、史晓雷副教授主编《写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简史》系列丛书之一种,年1月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印刷术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并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印刷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进程均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印刷》一书共分为六篇,包括印刷术的起源、雕版印刷技艺、套色印刷技艺、活字印刷技艺、古书的装订与版式、印刷术的外传等,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印刷术的发展脉络和重要历史事件,侧重对印刷技术细节的描述,同时融入若干印刷史上的小故事,语言通俗活泼,文字简练易懂。
《印刷》一书对中国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进行了重点研究和介绍。关于雕版印刷术,书中指出:中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以雕版印刷为主流。早在公元8世纪的唐代中期,最早一批雕版印刷品就已出现。咸通九年(公元年)刻印的《金刚经》,是现存最早且有完整的有确切纪年的雕版印刷书籍,刀法娴熟、刻印精美,是雕版印刷技术趋于成熟的产物。宋元时期是雕版印刷术发展的高峰,宋代确立了书籍印刷的版式,出现开封、临安等多个雕印中心。元代出现最早的单版套色印本,明代,套色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多版套印技术和饾版拱花技术,标志套色技术走向技术巅峰。关于活字印刷术,书中指出:活字印刷技术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历史上出现的活字有泥活字、铜活字、木活字等。泥活字出现最早,由北宋布衣毕昇发明。道光年间,安徽秀才翟金生制造的泥活字实物流传至今,有力证明了泥活字的可行性。木活字应用范围较广,元初王祯改进的木活字工艺及创制的韵轮检字法,为木活字的流行创造了条件。清代乾隆年间,武英殿摆印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是木活字印刷的卓越成果,相伴产生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详细记录了清代宫廷木活字印刷的工艺流程,成为后世木活字印刷的技术范本。金属活字出现于宋元之际,由于技术等原因,未能流行开来。明代后期,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一批铜活字印本相继出现。清康熙年间,宫廷制造了百万枚铜活字,用来印刷大型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金属活字印刷史上的盛事。
《印刷》一书还介绍了中国印刷术的外传和近代西方印刷技术传入中国的情况。书中指出,印刷术产生之后,随着中外交流的进行,不仅传入了汉字文化圈的朝鲜、日本、琉球、越南等国家,还传入了中亚、北非等地区,对世界范围内的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清代后期,西方近代机械化印刷技术传入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技术和活字印刷技术逐渐衰落,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印刷》一书在大量征引历史文献史料基础上,吸收了印刷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书中配有大量的印刷史实物图像,书末附印刷史名词解释、印刷史图文大事记等,是了解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历史的入门读物。
《写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简史》系列丛书,是韩毅、史晓雷主编的一种面向青少年儿童的科普读物。其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主要的科学技术领域,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医学、生物、农学、印刷、建筑、纺织等学科。该丛书力求在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和重大科技成就的科学普及方面做一次全新的探索,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发展的基本面貌、主要内容、思想价值、科学内涵及其最新研究成果,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辉煌成就和领先地位。同时,这套丛书对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