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与古书画的病害大致相同,都受到温湿度、光照、虫蛀、鼠啮等因素的影响。
温差变化大,会使纸张和丝织品的纤维涨缩,影响纤维的抗张强度。室内相对湿度以60%左右最为适宜,空气的湿度过大,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会使纸张和丝织品生霉。古籍和古书画的纸张与装裱所用的丝织品感染霉菌后,霉菌会以纸张、丝织品、淀粉浆糊、胶、墨为养料,最终使纸张变质。光照会使纸张或丝织品老化,易酥碎。空气中的有害成分对古籍和古书画也有一定影响。空气污染源可以分为酸性气体和氧化气体,以及灰尘与悬浮颗粒两大类。鼠啮及昆虫侵蚀,也是古籍和古书画保存不利因素。
危害纸张的昆虫有70多种,主要有蠹鱼、烟草甲、白蚁等。尤其对于古来说昆虫危害很大,虫蛀食的孔洞有些由上至下贯穿整个书籍或书画作品,形成密密麻麻不规则的孔道,有些虫蛀则会将书籍、书画蛀成碎片。水渍会使古籍和古书画污染、黏连,出现褐色水痕,甚至古籍和书画无法打开,颜色和墨迹晕染等现象。另外,古籍因纸张较薄,更不容易保存,而且多以竹纸为原材料,竹纸因年代久远更易酸化,所以纸张酸化问题也是古籍的最主要危害之一。南方古籍有的则选用白芨作为浆糊,书页容易黏连,增加了修复难度。北方则选用面糊作为浆糊,修复拆分书页较用白芨作浆糊的容易些。内容摘自:王红梅《古籍与古书画修复技艺异同》“病害”片段,转载出于分享目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中国古籍与古书画修复技艺的派别有哪些?
完美的纸质档案脱酸方法有什么特点?
古字画如何修补画心?2个方法!
如何做好古籍修复装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