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纪实文学《执著——“科技迷”谭新离》一书出版
年11月,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文学》签约作家、襄城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姚绍编著的长篇纪实文学《执著——“科技迷”谭新离》一书出版。
该书共有《引子》和《童年的回忆》《青年时代》《攻克泡桐顽症丛枝病》《“夏字河”探究》《人生的点滴回忆》《小河林场——我的家园》《究竟船在哪里弯》七章,以及《附录》等内容,23万字,记述了襄城县颍阳镇农民、“科技迷”谭新离为攻克泡桐丛枝病、探究“夏字河”而执着追求、永不言弃的人生经历。全书文笔朴实,语句流畅,故事生动感人,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值得广大读者阅读。
该书作者姚绍,笔名遥远,河南省襄城县人,是地地道道的襄城本土作家。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其小说《天意》《龙门》《军装》《花朵朵》《一件玫瑰红鸭绒衣》《白茶》《一朵洁白的云》等近百篇作品散见于《奔流》《河南文学》《百花园》《小说林》《北方文学》《江南作家》《首都文学》《河南日报》《郑州日报》等省内外报刊。出版有文学作品集《天理》《花朵朵》,小说集《龙门》《襄城小说9人书》等。部分作品被收录年度选本及获奖。
该书的编著、出版,是姚绍文学创作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使他完成了从小说创作到纪实文学创作的华丽转变,标志着他的文学创作之路越走越宽。(窦永革)
在感动中写作(序)
姚绍
年春节过后,谭付杰先生找到我,说老父亲年纪大了,有个存心已久的夙愿,就是把自己几十年来搞科研的经历和取得的成果写成一本书,给自己的人生做个总结,给孩子们也留个念想。
相向而坐,给我的第一印象,谭先生是个忠厚且精明的汉子。言谈中得知,他是谭新离老先生的三儿子,现在苏州做家具生意。意思也很明白,自己常年在外,陪老人的时间较少,想帮老人完成这个心愿,使父亲不留遗憾。不管怎么说,让老人开心就行了。
但就这一点,就让我有些感动。说实在的,现在不少的年轻人都认为,父母的年纪大了,没有劳动能力了,不会挣钱了,作为儿女的,只要管他们吃的,给他们穿的,让老人不饿着,不冻着,就已经是尽孝了,就已经是孝顺的儿女了。这种观点不能说不对,但不全对,可以说这种认识是有些偏颇或者说是有点狭义的思维。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现在有不少的年轻人喜欢养宠物,说具体点如小猫小狗之类的,整天抱在怀里牵在身边,有的甚至还“儿”呀“乖”呀的叫着名字,好吃好喝的去精心喂养它们,费了多大的工夫呀。就此而言,对待老人只有吃的穿的是不够的。老人们常说儿女要孝顺,这个“顺”字是很重要的,就是要顺着老人的心愿,理解老人的心思,想老人之所想,从细微之处去关爱老人,让老人开心,让老人快乐,这一点要比管老人吃穿更难做到。
中国人是很讲究孝道文化的。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就此而言,吃和穿是物质方面的,在当今的生活条件下是容易做到的。让老人开心快乐是精神层面的,不容易做到。况且,开心和快乐是老人长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谭付杰先生就想到了让辛苦了一辈子的父亲开心,这一点就令人感佩。
年7月26日上午,在谭付杰先生的引领下,我与谭新离老人进行了一次短暂的接触。谭老先生虽已年近九旬,但腰不弯背不驼,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回忆起过往之事,仍能说的头头是道。本来想与老人交谈一会儿,做个短暂的采访,不料一谈起幼年往事,老人就泪水盈盈。担心老人过于激动,就停住了谈话,尽快让老人平静下来。
我接过老人递过来的背包,当面查看里面的物品。据说,这是老人唯一的家当,常年都背在身上,如影随形,形影不离。
送老人走后,我静下心来整理了一下包内的物品。大部分是一些破旧的本子和磨损严重的证书之类,有不少已是页面模糊字迹难辨,有的纸张不但褶皱还少角缺字,但看得出,老人保存的很精心。我归了一下类别,大致为:一类是老人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过的学术类科研文章,以及他的科研事迹被别人写成文章发表在报刊上的剪报留存。二类是他的科研成果获奖后的各种证书、奖状。三类是各种来往信件。其中有单位领导的,有报刊编辑老师的,有外地林业工作人员的。四类是日记式的生活散记。这些记载都很短小,几十个字或几百个字,只记事件,没记过程。
老人说,我一生只干了两件事:一是找到了泡桐丛枝病的治疗方法。二是发现了郑庄公城栎就在我们襄城。具体点说,就在颍河湾的小河村一带。只要把这两件事写出来就行了。其他的事情过去了就不想再提起了。老人这样说我心里明白,他一生没少付出,没少奋斗,没少经历坎坷挫折,最后的结局不太理想。
我有点失望的是,只有这些材料,去写好一本人物传记是远远不够的。
我认为,好的一本传记就是要有可读性、故事性、趣味性。能反映出主人的本质特征、个性特点,展示人物的丰厚内涵。一般的传记文学都会写出人物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成长过程,生平事迹,重大事件等等。记得二月河先生在一次讲学中提到过一件事,他就存放有一本康熙大帝的“生活起居录”,上面详细记载有康熙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用膳、什么时间上朝、什么时间休息等等,十分的详细,但那不是文学作品,没有可读性。文学作品就必须要创设场景,想方设法让历史重现,让人物活起来。让人读后觉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就此而言,按老人提供的这些资料,不管你如何去去诠释,不会有多大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很多科研性的文章,不是搞科研的人是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