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的地动仪为何被教科书删除中科院所长房

北京好皮肤病专科医院 http://pf.39.net/zqbdf/140106/4322685.html

据科学家对外公布,地球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已经经历了96亿年的时光,而人类发展到今天也不过只有上万年的历史。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地适应大自然,改造大自然,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奋斗史。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祖先经历过无数艰难险阻,发明仪器来预测和感知灾害,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的祖先不但创造出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还发明出了一种地震感应装置“地动仪”。

然而曾经被摆上教科书的地动仪,最近竟然被删除了,更为让人感到诧异的是,中国院的所长竟然说:“房梁上吊块肉都比它强。”

自然灾害的产生和影响

大自然的脾气令人琢磨不透,稍不留意就会降下天灾给人们带来家破人亡的损失。

从上古时代开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社会,人们都把天地作为神明来崇拜。

由此也流传了许多的神话故事。

在这些神话故事当中,有关洪水和地震的故事最多。

一来在地球旋转的过程中,地壳版图在不断地变动,互相之间出现了挤压和碰撞,从而引起了地震。

二来月球和地球之间产生的引力也引发了潮汐,制造出洪涝灾害。

即使是科技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碰到这种灾害,人们也依然无法避免,只能通过先进的医疗手段和救援设备来尽可能地减小损失。

如果放到将近年前的东汉时期,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损失就更不可想象了。

不仅如此,古代帝王自诩天授神权,任何自然界的风吹草动,都会引入到所谓的“天神”指示上去,从而株连甚广,造成更不必要的损失。

张衡造地动仪

张衡是东汉宣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和天文学家。

他出生在一个条件极其优越的士族家庭里,自幼就有条件接触大量的文学著作。

这里面既包含传统的诗词歌赋,也包含了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的机械制造、天文、阴阳和历法书籍。

这些不同学派的书籍,充实了他的头脑,拓展了他的思维,给他的未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因为是世家子弟,所以他相对普通人更容易获得上流社会的认可和熟知。

但是他不屑与那些奢侈成风的达官贵人为伍,所以面对他们出仕的邀请,他都拒绝了。

然而像他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一生平平淡淡的,年长之后,他还是因才华横溢得到了汉宣帝的青睐,被召进宫中担任了郎中一职,随后又升为了太史令。

这个职位虽然不高,比不得户部、吏部的那些肥缺,但是却十分重要。

因为这个岗位涉及到推算天文历法。

现代人可能不清楚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在古代没有天气卫星,也没有气象气球等各种高科技辅助设备,只能靠专业人士一代又一代的观测星象,积累经验,然后把推算出来的结果告诉皇帝,由皇帝下旨到全国各地推行何时播种,何时耕种,何时收割。

如果能够推算出灾年的话,那么皇帝就能够提前做好防灾准备。

当然,在这一点上,别说只能依靠人工推算的古代,就是拥有超强计算机的现代,也做不到%的精确。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如果推算出现大的偏差,那么将会给全国上下带来巨大的损失。

一方面粮食会出现减产,造成部分人挨饿;另一方面会造成社会动荡。

许多朝代出现农民起义的原因,归根结蒂就是因为粮食减产太甚,农民无法生活,不得不揭竿而起,铤而走险。

所以说,张衡的太史令工作虽是个冷门,但却关系国计民生,非有大才不能驾驭。

张衡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自己研发出了天文仪,受到了刚继位的汉顺帝的表彰。

受此鼓励,他就又展开了针对地理方面的研究。

当时地震是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地震,往往房倒屋塌,给百姓们甚至官府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张衡结合历代史书文献上的记载,自己又多次的设计模型做实验,历时20多年,终于发明出了用来感测地震的“地动仪”。

这个仪器用上等的黄铜打造,外表看起来就像一个大酒缸,在它的外壁上用篆文刻画着飞禽走兽,而里面却设有非常复杂精密的机关。

在酒缸的外壁上按照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分别安装了头朝下,尾朝上的金龙(铜制)。

在每一条龙的嘴里都含着龙珠,而他们的正下方都对应着一只张着血盆大口,蹲着的蛤蟆。

一旦某个地方发生地震,地震波扫来,相应方向的金龙就会吐出龙珠,龙珠顺势而下,掉进蛤蟆的嘴里。

当这项发明被呈现到汉顺帝面前的时候,整个朝堂的大臣都震惊了,大家谁也没有见到过这么新奇的物件。

汉顺帝虽然好奇,但是地震这种自然界的奇观,并不是想看就能看的,他看过之后就命人把地动仪给摆到观星台闲置起来。

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不多久大家就忘记了地动仪的存在,以至于地动仪天天风吹日晒,上面积了不少灰尘。

突然有一日,地动仪西北方向的龙珠掉了,太史府的人赶紧上报朝廷。

大臣们议论纷纷,没有人相信会有地震发生。

可是不久,里快马加急送来消息,报告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

从此以后,大家才感知地震仪神奇,对张衡更加的敬畏。

中科院所长的戏言

然而不幸的是,在朝代变更的战乱中,地动仪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人们只能从一些古书的记载中了解它的只言片语。

直到解放后,考古学家王振铎才根据古书中的记载,复原出了一个地动仪。

这个地动仪的出现,让广大中国人民看到了我们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教育部甚至把它专门搬到了中小学的教材上,让广大中小学生来学习和参观这项伟大的发明。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个地动仪效果不佳,王振铎在复原的过程中,只观察到了其表,却没有掌握其里。

多年之后,中科院院士傅承义发现了这个的问题。

在一次跟朋友的交谈中,他曾开玩笑地评价王振铎的这个模型:“在房梁上挂块肉都比他强。”

对此跟王振铎只能苦笑,毕竟他只是考古学家,而不是地震学家,能把按照古籍上的描述还原到这个份上,让地动仪重见天日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中小学的教材却是要求非常严谨的,这涉及到了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经过教育部专家和领导的多方考虑,最终关于地动仪的文章就从语文课本里面删除了。

结语

尽管语文课本里面已经没有地动仪的文章了,但是这并不妨碍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在我国的许多公园里面,都塑有地动仪的模型,让男女老少在散步游玩的同时去感受伟大先哲的发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