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泽大地书香润校园
4.23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
为培养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多个特别活动正在来袭!
在“书香兰大,悦读打卡”活动中
小萃为你精心准备百本书目
另有十位辅导员老师
亲身分享读书经验
每天坚持阅读所选书籍
打卡分享抽取精美礼品!
此外还有书评征集活动
以及“各书己见”写作活动
专栏征集读书心得或感想文章
写下你的读书故事
记录这段心灵奇旅!
“辅导员带你读好书”推荐书目
01
《数学之美》
推荐人
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许倩
推荐理由
四年前,我来到数学院工作,在和同学们谈心谈话中发现大家总说“大学的数学太难了,一道题要做三个小时”……所以我也萌生了多了解一些数学知识的想法,看看能不能更加理解同学们一些。数学院的老师们推荐了《数学之美》这本书,阅读后我发现数学蕴藏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小到搜索系统、语音识别功能、文本分类,大到行政区划、战略决策等方方面面,作者把高深的数学原理讲得更加通俗易懂,让非专业读者也能领略数学的魅力,通过具体的例子阐释了思考数学问题的方式——如何化繁为简,如何用数学去解决工程问题,如何跳出固有思维不断去思考创新。我推荐同学们无论是否学习数学专业,都可以来读一读《数学之美》,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诸如数字美、符号美、构图美等,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和内生动力,这本书不仅可以打消同学们的畏难情绪、专治“数学恐惧症”,也为将来致力于数学相关领域或者交叉学科研究的同学提供一些创新思路。
学生阅读心得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常常能体会到从数学的角度解读古今中外各种事件的奥妙之处。事实上在此之前,我时常疑惑,我在大学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有时老师在课堂上隐约提到一些,也只能知道个大致方向。而这本书最大的妙处就在于:作者用精妙的语言,阐述了一个又一个概念模型例如马尔克夫链又比如贝斯网络的由来、它们背后的含义以及用处。在阅读时,我从不曾感到乏味枯燥,反而对我学过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及进一步的思考。
——数学与统计学院级本科生姚贝佳
02
《这里是中国》
推荐人
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郁刚
推荐理由
在中国的土地上,每一处都有故事,每一处都是景致。本书《这里是中国》以广阔的地理角度和宏大的时间尺度,解读中国故事;以专业的地图、唯美的图片、真挚的文字,描绘出祖国的山河。让我们在书中遨游,欣赏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打开书页,每一寸都是挚爱。《这里是中国》是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典藏级地理书,也是国内第一部全视野中国地理科普著作,曾荣获多个奖项,值得一读!
学生阅读心得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三百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在书中,从可可西里荒野的美到九寨沟水色淋漓的柔;从罗布泊的荒凉到成都天府之国的人声鼎沸;从河南历史的厚重到江南的灵秀,让你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这套书激起了我对地理的兴趣。
与此同时,我还在书中领略了中国基建的美,青藏铁路、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这些设施在建设之初要顶住怎样的压力,最后又怎样创造了中国奇迹。
——级临床八班崔晓茜
03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推荐人
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时伟
推荐理由
是什么样的魔力让比尔·盖茨全力推荐?是什么样的内容让它雄踞美国畅销书榜80周?今天给大家推介一本好书Educated,中文译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是一本自传体美国小说,作者塔拉用细腻的笔法描绘自己己的成长经历,主人公是一个幼年没有接受正规学校的大山女孩,原庭有一个摩门教徒双向情感障碍的父亲,懦弱善变的母亲,给自己助力和阻碍的六个兄弟姐妹。是什么让这个不断怀疑和反思的女孩成功逆袭,正如作者所说“或许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新的自我:转变、蜕变、虚伪或是背叛,但我把它称之为:教育。”作者需要逃离的并不是带给自己阴影的原生家庭,而是被家庭所影响的错误的自己。这本书既让我们真实认识美国所谓民主、自由、平等的虚伪和人权判断的双重标准,从而了解美国真是的社会现状,也让我们对照自己的成长经历,寻求梦想达成的路径---坚韧不拔的追求自己的梦想,哪怕是遍地荆棘。青年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视角,去认真研判生活中点滴,寻求前进途中突破阻力的灵光,让知识带你飞过你的山。
学生阅读心得
本书女主角塔拉的“逆袭”人生引起了我的思考。像塔拉这样身处泥潭的人,该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的途径是接受教育。用知识的力量去打破固有的认知,去冲破禁锢在身上的枷锁,去飞跃横亘在面前的高山。教育给了塔拉最实用的三个工具:一是打破枷锁的勇气,二是走出大山的动力,三是走向远方的实力。教育能让个人与世界相连。通过教育可以了解到世界上不同的人,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国家,能让人认识到世界的无穷无尽广阔浩瀚,为黑暗的人点亮一束指引前进的光。这也就是为什么,本书的英文名叫做“Educated”,因为教育就是打破一切世俗壁垒最有力的武器。我们十分幸运能够身处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和谐安定,每一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已经是莫大的幸福。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不负韶华,锤炼本领,埋头苦干,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外国语学院级俄语乙班李雨
04
《生命密码》
推荐人
药学院辅导员郑丽颖
推荐理由
科普界名嘴尹烨新作《生命密码》记录了人类与12种不同微生物斗争的历史,其中的SARS和新冠肺炎病毒都是我们亲身经历的。那些改变历史的瘟疫,到底是怎么发生的?瘟疫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和文化?科技能为人类未来做些什么?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当疫情来临时,我们理所当然地将解决问题的重担压在科学家、医务工作者等专业人士身上,而忘记人类其实休戚与共。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试图唤醒当下的人们:疫情面前,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置身事外,人类应该更加谦卑地对待自然。
学生阅读心得
《生命密码》是一本可以一气呵成读完的基因学科普书。作者从生命的历史演化出发,用一个个接地气、易理解的故事诠释了基因科学的内容、应用与困境,以及基因科学在21世纪发展的广阔前景和科学意义,让读者既体会到科学的准确性、严谨性,也感知到了生命的曼妙与丰盈。通过基因科学的视角去了解、观察、感受世界,让我们打开了看世界的新窗口,无论是物种的多样性、个体的差异性,还是复杂深奥的生命历程,我们都可以从中寻得答案。
——药学院级研究生薛草根
05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推荐人
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专职辅导员郭霞
推荐理由
面对人生的不幸,是结束,还是好好活着?欧维,一个普通人,一点点坏脾气,一辈子只开萨博骑车,一生只爱一个人。当挚爱离去,他决定追随她去。然而在每一个决定“放弃”的当下,他又改变了主意。在一次次的互动中,他感受到生活的光芒。生活没有意义,那就寻找意义。感觉孤独,就去与世界建立联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你终将遇见温暖。也许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但是真正让我们坚持下去的,是爱与被爱,是这个世界细碎的美好。愿你,勇敢且温柔,热爱世界,人间值得。
学生阅读心得
这是一本治愈、温暖、而又有力量的书。欧维如同千千万万沉默坚韧的中年男人,在北欧的小镇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欧维失去了一切,他感到绝望。可是,无论他以什么方式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总有各种事去“阻扰”他,让他先放下自己,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欧维重新感受到了爱与被爱的力量,找到了生命的意义。读完此作后,我更加坚信每一个人无论现在孤独与否,他都是被爱着的。努力的活在当下,终能遇见属于自己,遇见爱,遇见自己的幸福。
——基础医学院级马英奇
06
《文化苦旅》
推荐人
第二临床医学院辅导员王文平
推荐理由
《文化苦旅》是当代作家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集,品读此书能让我们看到余秋雨文采飞扬、知识丰厚、见解独到。推荐这本书给医学专业学生,一方面是想他们由此窥视中华文化价值,一起在美妙的文字中进入历史文化长河,在历史中寻找生命的启示,启迪哲思;另一方面想让他们在专业课学习之余读一读历史文化类的书籍,在休闲中增长知识,在历史、思想、文化、民俗的交织中感受审美体验,在平淡的语言中品味无限诗意,提升人文素养。
学生阅读心得
都江堰前,道士塔下,月牙泉旁,他为千年的工程而震撼,为那拱手让人的万卷经书而叹息,文化总是宏大而遗憾。他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的感动,无端的谓叹”。正是他的“苦旅”使我们如今能在灯下闲读,了解我们所未知的文化历史。作为医学生,平时的专业课任务繁琐,较少接触历史文化类的书籍,偶然读得,像是于乌云中窥得一丝微光,于休闲中增长了见识。同时,余先生不畏艰辛的行走和考察使我深深认识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也让我意识到以后的临床工作要多多实践,接触病患,不能仅限于书本,所谓知行合一,该是如此!
——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徐晨晨
07
《寻找家园》
推荐人
管理学院辅导员鲁静
推荐理由
家园是美好的栖居之所,是灵魂的安放之地,更是思想诞生的源泉。在觉醒个体生命价值的道路上,哪怕苦难重重,都有人未曾想过放弃,一路追寻,一路叩问。高尔泰先生终其一生在寻找的究竟是什么?《寻找家园》以文学的姿态呈现哲学的思考,美学的画像。一本书中可以解读的信息太多太多,远去的时代不予评论,希望你们在书中读懂画家的直觉,美学家的视角,哲学家的智慧。不卑不亢面对人生,不怒不哀笑对苦难,在不断学习成长中寻找生命的智慧,思想的家园,个体的价值。
学生阅读心得
人生在世的意义究竟为何?有的人穷尽一生去寻找答案。面对人生的种种悲惨与不幸,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选择勇敢面对。从抗日战争到反右倾、文化大革命再到清污运动,生活的种种不幸并没有夺走他生活的全部希望,夹在棉袄中的文章,运煤雨夜第二天的彩虹,患难中相知相识的知音与朋友……全书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矫揉造作的辞藻,有的只是一个生活屠刀下的幸存者的真情流露,值得每一个阅读它的人细细品味,认真反思。
——管理学院级管理学基地班白士煊
08
《致加西亚的信》
推荐人
新闻与传播学院辅导员杜娥
推荐理由
大学时期接触此书,工作后再读之另有一番感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给了我深深地震撼,它所推崇的关于敬业、忠诚、勤奋的思想观念,是每个人在人生任何阶段都需要具备的品质。文中安德鲁·罗文完成任务的进取心、独闯龙潭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其成功的最强力保障。像罗文坚持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样,作为青年一代,在工作中要尽心尽责、不畏艰难、奋发有为。
学生阅读心得
这是一本讲述企业经营管理和自我管理的小册子,全书只有短短几万字。书中,作者热情歌颂了那位把信送给了加西亚的英雄——罗文。路上危机四伏,困难重重,他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了任务。勤奋、敬业、忠诚,在罗文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接受一项任务时,不管前方多么艰险,我们都要想尽办法克服困难而不是退缩找借口。我想,这个故事将时时鼓励我尽心尽责,努力向上。
——级新闻学1班刘雯
09
《法治的细节》
推荐人
大气科学学院辅导员李裴蓓
推荐理由
相信现在提起罗翔老师,很多同学都会联想到“法外狂徒张三”。在成为“普法顶流”之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老师从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经典名著讲解等6大板块,结合自己关于法治、人生、阅读的思考集成了这本新的法律随笔集——《法治的细节》。看似荒诞的法学案例和段子背后是严谨的法治思维和学术态度,诚如罗翔老师所言:“法律是一种平衡的艺术”,希望大家能坚定走出生活中的迷茫时刻,因为法治的光芒能够点亮每个人的内心与前行的道路。即使崇高的智慧飘渺难寻,远远达不到。但是,不妨将它作为一面旗帜,指引我们的社会向善、越来越好。相信大家读完这本书,一定不比刷他的视频收获少。
学生阅读心得
我不喜欢阅读法治类的书籍,觉得这类书籍是枯燥晦涩的,但“法外狂徒张三”却能将冰冷的法条讲得既高深又通俗,这颠覆了我的认知。有幸拜读到罗翔老师写的《法治的细节》一书,全书在理性的探讨之余不乏人文关怀的温暖,通过辛普森案、电车难题等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事件,让读者能够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理解法治精神。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都表现出罗翔老师的谦卑,他说自己是法学的门童,想要唤醒百姓内心最深处向往着的公平与正义,从这本书中我不仅加深了对法治的认知,更多了一些对工作和生活的思考。全书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罗老师谈读书的部分。罗老师在书中写到“真正的智慧一定是否定性的,也就是承认自己的无知”、“我们因为无知而读书,而读书又让我们真正承认自己的无知与浅薄”。作为一名理科生,这引发了我对科研工作的思考。科研就是在不断地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新问题涌现,但这同时也会让我们不断地接近科学的真相。随着科学研究工作的推进,我们会愈发认识到科学的无穷无尽,以及自身的无知。但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以一颗平和而又充满热情的心去探究这个世界的奥秘。
——大气科学学院21级研究生罗福海
10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推荐人
哲学社会学院辅导员张钰炀
推荐理由
此书是恩格斯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研究成果基础上的撰写的一部经典著作,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地介绍了人类原始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阐述了早期社会的组织结构特点和家庭的起源发展,以及其他关于“两种生产”理论、私有制、阶级对立发展和国家起源的论述。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尤其是身处当下时代,面对各种社会热点和思潮时能帮助我们以客观、理性的视角去看待,观清事件全貌寻求合理解决。希望每位阅读的同学能在此书中找到对家庭组织、社会组织、国家组织的理解认识和自我在其中的价值。
学生阅读心得
在阅读过程中,家庭形式的变迁与发展令我印象深刻。在早期社会中据摩尔根的意见,将其划分为三种家庭形式:血缘家庭、普那路家庭、对偶制家庭。在第一种家庭里,虽然家庭成员之间有辈分的划分,但是男男女女间却互为夫妻;在第二种家庭里,亲属等级令人感到荒谬:我母亲姊妹的孩子也是我母亲的孩子;但我母亲兄弟的孩子却是我母亲的内侄。现观之,这真是荒诞极了。从早期家庭形式发展到现状,十分不容易,但这是自然法则的必然,也是道德伦理的重置。
——哲学社会学院21级本科生张琼
活动倡议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并强调要“爱学习、勤读书,通过读书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为推广阅读,营造书香校园,打造“学在兰大”校园文化品牌,值此“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特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以书塑己,益智明理。从经典名著中汲取精华,从圣贤哲理中感悟真理。“书香兰大,悦读打卡”活动推荐了百本书目,引导大家读好书。同学们,让我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坚持每天读书,每月阅读一本书,每年精读经典好书,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集萤映雪、勤于耕耘,必定会拨云见日,参透人生哲理!
以书养性,怀瑾握瑜。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书香兰大,悦读打卡”活动正在推广二十一天阅读打卡活动,引导大家好读书。同学们,让我们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检查自己,在书中完善自己,让我们把读书学习真正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
以书会友,同沐书香。在阅读中结交良师益友,在阅读中产生心灵共鸣。“书香兰大,悦读打卡”将推出系列读书分享和《各“书”己见》征文活动,写书评、谈感受、话人生,引导大家慧读书。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让我们在这春日享受阅读的乐趣。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活动规则
一、登录“兰大小萃”APP,选取一本或多本喜爱的书籍。
二、坚持阅读选定书籍,并在“兰大小萃APP”打卡21天。打卡时需提交阅读感悟。
三、本活动自4月23日日起,至5月13日结束,在此期间,满足连续打卡够21天要求的同学即可获得参与奖一份(人)。
四、整个活动打卡完成后可以选择提交书籍读后感或读书带来的收获等等至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