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如何推进阅读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阅读的内容、形式、空间不再局限于纸质阅读和传统的教室。许多平台、资源、信息技术为数字化时代阅读提供了诸多便利,也为区域整体推进阅读打开了新世界。

蕴藏机会,也面临挑战。“读屏时代”也带来碎片化阅读等问题。区域在整体推进阅读过程中,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助力阅读走深走实,这是数字化时代区域教育主政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周刊聚焦“数字化时代,如何推进阅读”这一话题,邀请区域教育相关部门负责人谈一谈他们所在区域的探索与实践。

————————————————

特邀嘉宾

方学建江苏省扬中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黄晨宇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薛刚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电化教育馆馆长

————————————————

数字化为阅读打开新世界

中国教师报:3月27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有效利用“学习强国”、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及各地各校数字平台,加强适宜、优质、多样、健康的阅读资源建设。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载体,为阅读打开了新的大门。您所在区域是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助推区域整体推进阅读走深走实的?

黄晨宇:的确,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手段与阅读的融合备受师生青睐。乘着这股春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依托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将书香校园建设与智慧阅读项目深度融合,让信息技术手段成为阅读的优化剂。

俗话说“先搭台子后唱戏”,加快智慧教育基础建设是首要。区教师进修学校为全区在校教师提供知网研学平台、学科资源网等账号资源,使之成为师生日常阅读闯关、交流反馈的得力助手。

此外,为“唱好这出戏”,“基本功”必须过硬,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是重中之重。为此,数字素养、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应用、信息化创新实践指导等成为教师研训的必修课。同时,我们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阅读,促进线上阅读平台、数字图书馆等资源的有效运用,通过教师阅读带动、促进学生阅读。

戏好还得台本好。要实现阅读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还需要组合多种手段。为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实时监测、评价和反馈,我们利用超星平台、“钉钉应用”“问卷星”等,实现线上阅读打卡、编制阅读问卷、学习群实时学习互动反馈等,推动阅读与技术共融共生。

方学建:这是技术优势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江苏省扬中市围绕深读空间建设,让阅读随时发生。扬中市借助阅读共享平台定期推出学生、教师、家长共享的阅读资源,如学期阅读书目、整本书阅读微课、声音图书馆等,不仅能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还能进行后台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便于学校跟踪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同时,我们建构立体丰富的阅读课程体系,将阅读资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打造作用于学生多种感官的“阅读大课堂”。

薛刚:在数字化时代,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阅读行为和活动都有了新的形态。自年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以师生共读活动平台为载体为各旗区的学校和师生提供云服务。通过推送丰富的阅读资源、推荐优秀的读物以及开展多彩读书与创作活动,将读写融入师生日常。同时,利用师生共读活动平台积累师生读写作品与活动数据,推动全市书香校园建设。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市已举办八届师生共读活动,每届约有5万名学生参与,累计达多万件作品被推荐参加市级活动评选。师生共读活动已成为全民阅读的品牌活动。

中国教师报:信息技术平台载体的使用为阅读提供了便利,但不可否认的是,“读屏时代”也容易造成碎片化、娱乐化阅读,甚至会让学生沉迷电子产品,您所在区域是怎样打破这些痛点的?

黄晨宇:中小学生沉迷电子产品,沉醉网络小说、短视频等现象一直是教育管理上严抓细管的重点。在提倡阅读信息化的同时,杜绝信息技术平台载体成为碎片化阅读和娱乐化阅读的温床,的确是中小学生阅读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把控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是我们致力攻克的难题。

基于以上考量,城厢区全面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所有学校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要求教师承担起“有价值阅读”的倡导者角色,倡导深度阅读和高质量阅读,引导青少年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不仅如此,区教育局与区妇联合作开展家庭阅读指导活动,引导家长放下手机拿起书本,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与莆阳书社、莆田市图书馆联手,邀请名家、名师开展阅读讲座,家、校、社形成合力培育健康的信息化阅读土壤,形成风清气正的读书风尚。

薛刚:碎片化阅读可能会导致人们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思考能力下降。在数字化时代,人们经常会被社交媒体、游戏和其他数字产品所吸引,从而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创造有益的数字化阅读环境,如减少社交媒体的干扰、定时休息、限制使用次数等,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推广积极有益的阅读习惯和理念,鼓励人们进行深度阅读,发挥数字化阅读的优势,提高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为我所用”不是“成我所累”

中国教师报:“为我所用”是数字化时代借助信息技术提高阅读质量的遵循。在借助信息技术助力阅读过程中,您了解到哪些学校、教师在创造性使用信息技术,有怎样的阅读故事和案例?

黄晨宇:我始终相信,新信息技术手段的出现会为传统教学注入生机。在课堂观摩、课题研究、教学论坛等多场景研究中,城厢区有意识挖掘、运用、创新信息化资源,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师生阅读兴趣。

我曾听过一堂课,教师把《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等综艺元素融入课堂,借助独特的视听优势、多样化的形式和充满活力的潮流元素,为传统教学打开突破口,让纸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走进学生心中。

除此之外,信息技术的运用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还应伴随着课程的落地。一个依托信息技术手段的课程在开发前便要进行数字化转化,从平台数据统计掌握学生阅读学情、分析整体阅读难度、评估学生阅读能力、了解学生阅读习惯,进而开设特色化校本阅读课程,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如南门学校为学生建立“阅读存折”,通过开展评选“优秀储户”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沟头小学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