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生活在这颗蓝色星球上,却还没来得及

「本文来源:未来网」

这只巴拿马树蛙叫Toughie,直译过来就是小强……

因为他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作为巴拿马树蛙这个物种的最后一位成员,孤独地在地球上生存着。

Toughie曾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树蛙。

但年,它突然死亡,巴拿马树蛙从此消失在地球上……

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实施了安乐死。

这只45岁的雄性北方白犀牛,身体在一年内严重恶化。

苏丹离去,北部白犀牛这一物种仅剩两头母女雌性白犀牛存世,而这两头白犀牛也因为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无法再受孕。

换句话说,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亲眼见证这一物种的灭绝,且无计可施。

在北京城以南有一个叫南海子的地方,曾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的狩猎场所。

但如今,这里坐落了一座记录世界灭绝动物的墓地。

这座墓地排列着近年来已经灭绝的各种鸟类和兽类的名单。

每一块墓碑都代表一种已经灭绝的动物,上面记载着灭绝的年代和地址。

一个压向一个的墓碑依次倒下,显示着物种灭绝的连锁反应。

联合国环境署成立的政府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平台(IPBES)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物种灭绝的速度“至少比过去万年的平均速度快数十至数百倍”。

日出东升,你照旧开始三点一线,朝九晚五,过着日常机械化的生活。

但同一时刻,在世界某个未知的角落,每3小时,就有三个物种灭绝,每24小时,就有75个物种消失。

时至今日,地球已经灭亡了万个物种。

曾几何时,他们也鲜活的存在于这颗蓝色的星球上。

现在,却仿佛从未出现过,悄然生息的离开了。

我们还没来得及认识,更来不及道别。

“我们和数百万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享地球,休戚与共。花一点儿时间看看周围,你就会发现我们每天都在和它们打交道,从食物、衣服、体内的微生物,到空气和水。”

若你热爱自然,有欲望去探寻这颗星球上的其它生命,却没有机会审视周遭的世界,那我想给你推荐一本书——《DK博物大百科》。

豆瓣评分高达9.7。

我也算阅过不少书,但从未见过如此丰富、精美、重量级、权威的百科全书。

丰富:它跨越45亿年历史,囊括全球余种物种,被评为纸质版BBC。

精美:余张精美插图,《DK博物大百科》可以说是一段追溯到45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初的漫长旅程。

重量级:页,单本重量近7斤,是其它百科全书的10倍不止。

权威:为这本书提供学术支持的,是博物学领域享誉全球的史密森学会。

它旗下的史密森国家自然博物馆,自年开馆,至今已有超过1.2亿件收藏展品。

它被评为史密森博物院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里程碑式著作。

因为即便你可以去博物院现场参观,转上一整天,看到的展品,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更不用说,仍有大量藏品安静地躺在展馆的某个角落,不曾对外展出。

这本书全球销量超过40万册。多国语言译本、重印多次。

国内的引进之路也十分漫长,从争取版权到翻译出版,精细打磨,足足历时六年才完成!

因为涉及大量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众多国内权威的专家学者团队对翻译进行把关,品质精益求精。

《DK博物大百科》就如同“地球博物馆的巨大入口”,你不用走出家门,不用费时费力,翻开它就可以看到所有这些自然界的宝藏。

买下它,就等于把一整座博物馆搬回家。

《DK博物大百科》

日常售价元

限时特惠价元

戳下图链接,即可购买

业界有种说法,凡是DK出品的书籍,闭着眼睛买就对了。

DK一直强调图文并茂,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每个主题。

同时十分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表达的严谨性,国际声誉向来很好。

全书有超过张的高清插图,每一张都美得挪不开眼睛!

这些高清插图全部来自于DK公司以及专业的自然摄影师,每一张都极其的珍贵,在自然博物馆都不一定能看得到!

超级逼真的蜘蛛,好像下一秒就要从书中爬出来。

竹节虫背部锋利的刺,仿佛真的会扎到手。

蟾蜍身上凸起的棘,看得人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翻阅这本书时,有种看BBC大片的既视感。

每一张图充斥的美、逼真和震撼,让你淋漓尽致的享受一场视觉盛宴,把整个自然界都尽收眼底!

细尾獴(也叫猫鼬、狐獴)

缟鬣狗

耳廓狐。

美洲驼鹿

从各种矿物岩石,到细菌微生物,再到花草、菌菇,还有各种昆虫、鸟类和动物。

每一个物种都被精心地记录下来。

在《岩石》里面,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化石,有植物的,也有动物的。

这是植物化石。

这是动物化石。

也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地球上最早生命形式的原核生物,古细菌和细菌。

书中的内容几乎囊括了目前地球上人类已知的,自然界最珍奇、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物种,所以称它为“全球博物馆的入口”真的不为过。

《DK博物大百科》

日常售价元

限时特惠价元

戳下图链接,即可购买

百科全书,大多都给人非常晦涩难懂的感觉,尤其像小编这样的业余读者,很多百科全书最后都因为难啃,被闲置了。

但DK做的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它没有上来就给你灌输繁杂的知识,而是先教你阅读的方法。

小节介绍,子组介绍,物种目录,物种介绍,DK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你能更清楚地理解物种间的关系。

全书一共分为地球、矿物岩石和化石、微生物、植物、菌物、动物6个板块。

按照按地球生命演化的时间线排列内容的。

因为先有地球,再有微生物,进而再发展、进化出其他物种。

在每一章中又按照物种的分类学(域、界、门、纲、目、科、属、种)进行分类排列。

然后,再按顺序进入每一个分支,带你分别了解什么是鸟,什么是鱼,什么是植物,什么是菌类。

拿鸟类章节来说,书中先把鸟类分成了平胸类、沙鸡、雁鸭类等26类,总共介绍了近种鸟类。

鸟类这个总类目下再细化分类。

比如在雁鸭类中,我们能看到熟悉的家鸭、鸳鸯、白天鹅。

也能看到许多我们平时不知道的,像棕胁秋沙鸭、白脸针尾鸭、铜翅鸭等,光这一类里就向我们展示了52个物种。

翻看的时候,你还会看到,很多无论是毛色还是形状,长得都不是很像的物种,其实有近亲关系。

别人找茬都是找不同,我每次看到近亲关系,都是找相同

书里还经常出现一些物种的特写,一张高清大图,再配上该物种的侧面图和正面图等,以及文字讲解。

生怕你了解的不够清楚。

书中还保留了物种的拉丁文名,因为物种用拉丁文名表达才是最准确的。

有些物种的雌雄不同体,在书里也有标注,比如鸟类中的红胁绿鹦鹉,雄性身体主要为绿色,而雌性主要是红色。

每一个细节介绍,都尽力做到了严谨周全。

《DK博物大百科》

日常售价元

限时特惠价元

戳下图链接,即可购买

因为这本书的体系和内容实在是太庞大,所以国内在引进后,邀请了十几名各个领域的专业大咖共同翻译和审校。

翻译,审校人员

国家动物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劲硕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朱坤

北京林业大学吴海峰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何长欢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兴春

中国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姜景一

中国科协科技会堂郑浩然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林然

审校

北京市地质研究所马志飞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刘冰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于古人类研究所邢路达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姚云志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郭徽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是他们耗费了6年的时间,才打磨出的最终成果!

内容上严谨,装订印刷上也毫不马虎。

超大8开的设计,合起来的书比笔记本电脑还大!

内页采用克的无光铜材质,摸起来手感厚实舒服,不会反光刺眼。

绿色环保印刷,可以放心阅读。

这本书前言里有一句话,小编非常喜欢:“倘若地球的历史稍有不同,我们今天可能也不会在这里。”

当越来越多的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落脚城市,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便逐渐与你建立了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

新的建筑拔地而起,新的人群涌入城市,不可避免的,也有另外一些东西渐渐消逝,或者是由于自然衰亡,或者是由于其他原因。

但我坚信每一个存在于这片蓝色星球的物种都值得被记录。

欣赏自然,尊重生命。

所以我想把它推荐给你,谨向那些所有热爱保护自然的人。

《DK博物大百科》

日常售价元

限时特惠价元

戳下图链接,即可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