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年上海科技节的重要活动,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昨天在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举行。大会以“创新·传播·融合”为主题,邀请知名科学家、科技传播实践者、科普明星和理论学者等,就科技传播矩阵融合构建、科学家共同体与公众互动、网络科技传播策略等话题展开讨论。
科技传播的主要对象是大众,如何将艰深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大众听得懂、感兴趣的语言,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混知”创始人陈磊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秘籍。科技传播也包含跨学科的科研人员交流,为促进这种交流合作,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提出了“虚拟全球实验室”构想。
上海市科委表示,创办科技传播大会是上海贯彻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一体两翼”重要论述的有力举措,也是在科创中心建设中搭建传播交流新平台的积极探索。
建虚拟实验室促进跨学科传播
“大家现在看到的,其实是我的全息投影。我在上海,正处于隔离观察期,这个视频是我的太太在隔离酒店帮我拍摄的。”主旨大会上,莱维特以全息影像方式现身,介绍了他心目中的“虚拟全球实验室”。
如今,跨学科交流合作在科研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莱维特自己的研究方向处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区域,收获了很多重要成果。如何通过组织创新,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跨学科交流合作?这位诺奖得主认为,可以在上海等地建立“虚拟全球实验室”。它兼具线上和线下交流的优点,通过新颖的合作工具,让一些身处不同时区、不同地点,在不同机构工作的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室进行合作。
莱维特希望在上海确立一个“虚拟全球实验室”的物理地址。根据他的构想,实验室有一个科研小组。“我们将以这个小组为核心,并在我供职的大学建立另一个小组,然后慢慢扩大,将世界各地的青年科学家吸纳进来。”
实验室鼓励任何形式的创新,邀请全球的资深科学家做导师,帮助青年科学家获得资金。“我们鼓励年轻人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跨学科的科技传播,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合作,而不是只能循着资深科学家的想法从事研究。”莱维特说,“我们希望年轻人能独立发表研究论文,无须将提供指导的资深科学家作为共同作者。”
八旬院士有多万B站粉丝
86岁的汪品先院士也十分关心年轻人的成长。“我在同济大学开设‘科学与文化’课,来了不少中学生,他们抢前排座位的激情让我非常感动。师生之间一旦发生共振,力量是非常大的,它既是科学家积极投身科技传播的一种激情,也是公众积极参与的一种激情。”
汪品先乐于接触新事物,他在B站的粉丝有多万。“我作为老师上课,只有几十个人听讲;我写的文章,可能有几千人看;但是B站的弹幕出来时,我好像听见了幕后众多的声音。这是良性互动,让公众和科学家感受到彼此的激情。”
谈及拥有多万粉丝,汪品先说这超出了他的想象。“我是从事基础研究的,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感兴趣?
这给我一个启发,那就是作为科学家,要找到与公众兴趣的接触点。”比如,在他主持的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上,他设置了一个“华夏山水的由来”专题,会场气氛非常热烈,吸引了很多听众,不少人因为没座位,就席地而坐听专家讨论。
“上海要发展‘海派科普’。海派是东西方文化的结合,是不按常规出牌,意味着创新。”汪品先总结道。
做科普网红要有两种重要品质
作为上海科技传播大会的一个板块,科普红人大会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