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津图书奖得主王立铭重磅新书
??40亿年生命进化史的全景式呈现,用进化之眼重看世界
??刘慈欣、刘擎、数位中科院院士推荐
年,生物进化的观念在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中正式成形。过去的一百多年中,作为科学理论的进化论本身一直在进化,进化论思想也在持续地“外溢”到人类思想的各个角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熟悉几个和进化论相关的概念,不少人还习惯于用这些概念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但不得不说,进化论可能是被人们误解最多、误用最多的科学理论之一。
进化论的正知正见是什么?它的前沿发展又有哪些?更重要的是,作为非生物专业的读者,为什么也要了解进化论?
答案尽在这本讲义里。作者王立铭从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抽取出一套简洁的公理体系,并用它穿越40亿年进化历程,呈现了生命起源、增长、适应环境和形成复杂组织的关键要素和完整过程。
你会在许许多多的惊奇、死亡与新生中,领悟生命世界给予人类生存的启示。你还会在进化论的“外溢”,也就是它对商业、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深刻影响中,了解这套复杂系统的独特性,掌握进化思维,指导你的行为与决策。
名家推荐本书全面展示了生物进化论,对这个深刻影响人类思想的理论进行了严谨和深入的科学阐述。同时,作者用生动绚丽的笔触,描述了大量的生命进化的范例和场景,引人入胜。这40亿年的生命历程,是终极的传奇,其曲折与壮丽、宏伟与浪漫,让任何一首史诗相形见绌。本书在让我们了解生命的亿万年演进的同时,也让我们重新看待自己,让我们知道人生中每天经历和感受的这一切,在本源上来源于何处。
——刘慈欣,《三体》作者
能够把复杂的科学用通俗的语言讲明白,还能确保科学的严谨性,作者靠的绝不仅是语言的技巧,渊博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应当缺一不可。
——周忠和,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作者借助新近的前沿学术研究,精湛阐述了进化论本身的进化历史,继而探索自然进化与文化进化的复杂关联,力图建立理解生命起源、适应与演变的整全性理论框架,最终揭示作为思维方法的进化理论对于人类自觉的创造性活动具有何等丰富启示。在一部行文晓畅、书名朴素的讲义中,作者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视野与雄心,远远超越了通常“科普读物”的意义。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这是一本野心勃勃但又异常谦逊的著作。作者以科普的名义写了一本讲义,不动声色地对进化论的理论体系进行了综合创新,厘清了整个学科的基础和脉络,描绘了这门科学的路线图。他的野心不止于此,这本书还试图打通进化论和社会科学的界限,让我们看到,自然界中物种的进化和人类社会中众人的纷扰互相映照,互为启发。读完这本书,敬佩之余,我更坚信:未来,经济学的基础不再是牛顿体系的物理学,而是历久弥新的进化论。
——何帆,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教授,《变量》作者
作者简介王立铭
加州理工学院博士,浙江大学教授,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得者。
得到《生命科学50讲》等课程主理人,《巡山报告》专栏主笔,为公众长期追踪生命科学与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
著有《笑到最后》《生命是什么》《上帝的手术刀》《吃货的生物学修养》等大众科学读物,作品曾获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吴大猷科普著作金签奖等图书大奖。
原文摘录面对环境变化,有这么两条生存路径:一条是在现有基础上微调修改,先凑合活着、再慢慢变强;一条是彻底放弃现有的方案,从零开始建设一套新技能。那结果是很明显的,不管后者的未来愿景看上去多理想,能够在当下活下来的一定是前者。
这么看的话,死亡绝不可能是生物高风亮节的主动选择。它既然如此普遍地存在,逻辑上只有三种可能性:要么是生物不适应环境,被自然选择所淘汰;要么是导致死亡的原因无法被自然选择影响,因此保留了下来;要么是死亡对生存和繁殖有巨大的好处,因此被自然选择主动青睐。
答案也是确定的。当一个物种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生存时间足够长,就会变得越来越适应这个环境。而这种针对特定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往往代价是应对环境波动的能力越弱;到最后可能非常微弱的环境波动就会彻底扫荡一个物种。
我们可以把这个逻辑理解为特化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进化的力量会驱使物种越来越适应自身所处的环境,而作为代价,这种特化会降低物种内部的多样性,降低生存能力的安全边际,让它更难承受环境微小波动的结果。在进化历史上,地球环境大大小小的波动是持续发生、不可避免的。那么,一个物种越成功,就越特化;越特化,就越无法抵抗环境波动,那物种的灭绝也就成了必然的结局。
马太效应这个词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耶稣基督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通俗来说就是,只锦上添花,不雪中送炭。可以想象,这种效应会产生一种放大优势的效果,不管开始时优势多微弱,最终赢家总是通吃,winnertakesall。
生命远没有想象得那么精良优美,而是充斥着苟且、无奈和妥协。进化并不是一个凡事务求尽善尽美的设计师,而只是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睁只眼闭只眼的裱糊匠。就算生命现象已经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只要还能生存和繁殖,进化就懒得动一动手指。
面对环境变化,有这么两条生存路径:一条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微调修改,先凑合活着、再慢慢变强;另一条是彻底放弃现有的方案,从零开始建设一套新技能。那结果是很明显的,不管后者的未来愿景听起来多理想,能够活下来的一定是前者。
如果一个基因变异能让生育年龄之前的人更健康、更容易繁殖后代,哪怕它也能让人在生育年龄之后更容易患病和死亡,这样的变异也会被自然选择所青睐。换句话说,在某些场合下,衰老和死亡可能本就是生存和繁殖的代价。
书评我欣赏的一位学人潘光旦先生,曾花很大精力研究家谱以及遗传学,并就中国人口问题,提出了很多宝贵的见解。我读研期间的研究领域是民国婚姻家庭方向,在涉及人口构成、生育价值观的部分,不免会涉及到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由此因缘,我也就接触和学习了进化论。
前几天在广播中就一些两性社会问题,我提到进化论相关内容,有女性友邻希望我推荐几本比较基础的进化论相关书籍。恰巧刚读完“得到”的《王立铭进化论讲义》,从内容来说,该书十分具有科普价值;深度上,也较适合作为“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介绍给生物学知识水平大致在高中层级的读者。按说,理科即便做成通识教育读本,门槛相对于文科也会高一点,所幸得益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这本书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还有效地联系社会时事、商业环境,以更贴近生活的例子,讲明白了许多进化论领域的流派和议题。
话题再回到题目上来。我个人希望女性多去了解和学习进化论。有人可能就说了: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女性”?难道不是人人都可以去学吗?
进化论当然人人可学,但女性尤其要学。学习进化论,能够让女性对于自己“真·生育主体”的重要地位有一个全面认知。往近说,女性可从中获得一些启迪,包括不限于自尊自爱的力量,获取更多物质资源继而充分发展自身的自觉性。往远说,如选择生育,则以后裔、人类计,母强则子女强,女性有智识则人类有希望;如不选择生育,也能明白延续生命还有其他种种方式,不光生育一途。
我不知道别人接触进化论后感想如何,至少我学习它之后,是产生过一些心灵震撼的,甚至改变了我既往对婚恋问题的一些看法。我在这里大致分享一下我从中获得的“财富”。
《王立铭进化论讲义》对于“进化”,有一个特别言简意赅的表述——进化论,是一种唯结果论;进化,是一个唯结果论者。“谁能通过由‘可遗传变异、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构成的漏斗,谁就是胜利者。至于凭借什么姿势、利用什么方法、有哪些细枝末节,进化本身并不关心。”
作者提到《自私的基因》这本书,并对其理论做了阐述。基因本无善恶,而“自私”也是为了好卖书而加上的噱头;但在地球总体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只要条件合适,地球生物会尽可能地活下去、尽可能地多生产后代”。换而言之,生存,是生物本能,是刻在生命基因中的;谁(的基因)生存下来,谁就是胜利者。
从这个意义延伸出去,女性一定要有一个自觉,就是:要优先保护、最大限度争取自己的生存资源,绝不将这些资源轻易让渡给他人。
有很多妹子,在家人提出“把首贷让给兄弟/丈夫买房”、“帮父兄配偶作保”、“拿彩礼给兄弟读书/娶媳妇/盖房”时,会很犹豫是否应该这样去做。
此时,要毅然相信自己的生存本能——一切劝说姑娘们为了他人放弃生存资源的“奉献”、“懂事”,全都是反生存本能的,都是害人的。
日常咨询中,我接触女性面对的烦恼比较多。其中有代表性的烦恼之一就是:是留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发展(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或乡镇),还是冒险一些,去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发展?
对于这个问题,我基本上会毫不犹豫地建议女性去大城市发展。但,或因社会规训,或因习惯于舒适区,很多姑娘会认为,老家的机会或许比较少,但事业更稳定,环境更安逸;去了大城市,可能看着赚得多,但也必须承受事业和个人生活的不稳定性,比较冒险。
这个担忧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从人生选择的角度,是萝卜青菜的区别。但从进化论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则是:地理的阻隔和影响,会形成物种差异;环境不变,则进化有终点,最终导致“物种有益的变异无法增加,有害的变异也无法被清除(书p95)”;“只要没有顺畅的基因交流,”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生物积累的变异总会或多或少的不完全一致。给定足够长的时间,等这种不一致积累到阻断基因交流的程度,新物种就形成了(书p60)。”
很多基层女性,其实就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原生圈子里(也适用于舒适区)大部分人的状态,观察一下他们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这基本上就代表了这个圈子里的“物种特征”,思考下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者比较认同新物种的形成,“不仅仅适用于生命世界”,也适用于“人类世界里的语言、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法律和道德系统”。
那么作为女性,如果不想被家族关系裹挟,不想被压榨、逼婚和强迫生育,最好的选择还是应该主动去拥抱同亲缘、血缘关系相背离,但奉行契约、法治关系更多的城市环境和城市文明——从物种差异性来说,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会诞生两种完全不同的人。
对于确实想选择改变自己处境的女性,如何改变环境呢?我个人的意见和经验是:从横向,要尽量跳出自己原生的地理圈子,离开那些不能为自己带来更多发展的人际和行业圈子;而从纵向,要努力往更高的地方攀爬,包括不限于职位、学位、社会地位、经历眼界——环境不一样了,才会给自己带来新的“进化”方向,而不用重复老一辈人的封闭路径。
进化的力量会令物种越来越适应自身所处的环境,这一点,也叫“特化”。换句话说,物种的生存环境变得极其稳定后,进化也就消失了,其适应环境的功能会变得极其单一。
特化虽然会让物种适应单一环境的功能变得稳定(或者说,这个物种在单一环境中越成功,就越特化),但是是有代价的——它会降低物种内部的“多样性”,“降低生存能力的安全边际,让(物种)更难承受环境微小波动的结果(书P14)。”只要环境变化一丁点,对于该物种,就是灭绝性的打击。
这个议题虽然听着有点复杂,但落实到一些女性的生活中,就很具有思考价值。比如“要不要当全职家庭主妇”这个问题,我们从社会、两性、法律等角度已经探讨过N轮了,那么换成进化论的角度,又会有不一样的面貌。
全职家庭主妇的工作环境,在信息交换、人际交往、同社会的对接度等方面,相较于职场而言,就显得较为单一;那么全职家庭主妇之路,实际上就是一条物种“特化”之路。这条路不用面对日新月异的职场技能更迭,不用面对复杂的人事斗争,看上去结构稳定、毫无天敌,但它唯一的天敌,就是“环境”,换而言之就是婚姻关系本身。
一旦婚姻解体,环境突变,习惯了单一生存环境的全职家庭主妇,是否还能跟得上早已吃了好几轮“进化复利”的配偶,是否还能在最短时间内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节奏,我不敢说不能,但对于这类婚姻中的个体,它绝对称得上一个重大挑战。
在自然环境中,应对无数变化,才是物种改进自己的永恒动力;环境不变,进化停止;环境骤变,则特化的物种容易灭绝——人类社会亦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其生动注解。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发现,进化论所用之“进化”evolution(潘光旦认为此非进化,而要译作“演化”),同我们当代的热词“内卷”involution是互为反义词的关系。那么如何对抗内卷,结合上述,大家或许也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思考结果。
我们目前的婚恋、生育环境,对女性并不友好,甚至可以说,只要女性选择进入这个领域,就处于一种全方位被打压的状态。
前几天看一位up主讲到,现在一些男的如谈恋爱未果,要求女方退还花费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这类现象可能还可能越来越多——这种事在生物界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唯有人类社会,尤其是东方人类社会,才会将女性的价值同人格贬低到尘埃里,好让男性中其实没那么有自然竞争力的群体获得繁衍的机会。
在这里呢,我希望女性至少能明白几个常识。
其一,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存在于世,其中具有生育功能,承担更多生育风险,并同时在人类幼崽哺育中花费更多精力的,正是女性——女性可以说是最具有“生育实质”的“真·生育主体”。人类得以繁衍至今,依靠的正是女性的创生之力;而创生的背后,则是灭亡物种的能力——当她们集体停止生育,凭你有多厚重的家底,多灿烂的文明,多完美的制度,都挽救不了衰亡的最终结局(有一种说法,生育率下降是导致罗马帝国衰亡的因素之一)。
其二,生物界绝大多数时候,雌性都只会选择最强、最美、最有资源的雄性留有后代,如此,才更利于物种竞存(尽管动物没有主观意识)。雄性是求偶方,雌性是择偶方,如果雌性不选择不配合,雄性绝无可能留有后代。但人类社会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加入了“社会选择”,这才导致女性有时候也会成为求偶方。但姑娘们要知道,自然选择优胜劣汰,而社会选择,有可能劣胜优汰——结婚生娃了的,不一定就从基因上适合生存。作者在书中认同“人类的许多特性,比如身高、体重、智商、性格、健康状况,甚至投票时倾向哪个党派、婚姻中是不是容易出轨,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基因变异的影响”(书P40)。那么女性如果选择婚恋,应尽量站在择偶方,去选择那些“好的基因变异”——虽然不以财富权势为表象,但至少情绪稳定、无恶习、智商健康水平好,都是有基因踪迹可寻的。
第三,人类进化之路不易,人类女性进化之路尤其不易,因为女性除自然选择外,还要面对带有结构性、性别压破的“社会选择”。凡生存至今的女性后裔,背后都是多少代女性的忍辱负重和奋勇求生,才能保证一代女性不团灭,才能保证当代女性们屹立于世(相比之下,男的多出来这几千万人,说到底就是被抢占掉的女性的生存机会)。
这几天恰逢清明节假期,写这篇文倒也让我想起潘光旦先生有句很厚重的话,曰:“慎终追远,谨始怀来”。他在写遗传学相关文章时,经常引用这句话以铺陈始终。
当代女性固然并不以婚恋、生育作为自己唯一的人生选择和归宿,但依然可以体察这句话在人类社会存续维度的意义:回首生命的来路,珍惜和尊重自己生命的现在时,在做出人生选择的重大节点,对自身和后代负责;如无后代,则要活好这一生,为自身生命的见证者们留下经验和榜样。
—END—
PS:作者不赞同“优生学”,此点个人留有商榷。
优生学分“积极优生学”和“消极优生学”。积极优生学是主动去清除不好的基因承载者,希魔搞的那套ZZ灭绝政策正属此列,必须批判。但“消极优生学”则是温和地让不适合存在、对人类有害的基因予以生殖隔离,以此淡化这些基因的影响,其至今在各国法律中仍有体现。就拿我国来说,《婚姻法》有关无效婚姻情形中,“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等条款和解释,正是“消极优生学”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