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为何中国AI没有奇迹

作者:脑极体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04

在今天全球AI大国的排行榜上,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中国的AI技术实力已然排在第一梯队的位置。

即使对于AI技术了解很少的普通人来说,他们也能感受到身边无处不在的AI应用,比如无处不在的人脸识别、手机的语音助手、机器客服、机器翻译、拍照美颜等等。

我们知道,在前沿科技的竞赛中,一直以来都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领先,我国在后面陪跑。同样,在AI技术领域,我国一直以来也是陪跑的角色。从人工智能概念诞生到今天所处的第三次人工智能技术浪潮,其实都是由英美这些老牌科技大国引发和主导的。

我们会看到任何一本科普AI历史的书籍,都会在开篇提到英国那位著名的数学天才艾伦·图灵和他的著名的“图灵测试”,以及年那场标志“人工智能元年”的达特茅斯会议。

此后六十年时间里,AI技术已经经历了两次高潮和低谷,这其中的技术纠葛和商业实践的故事大多与中国无缘。而现在,我们正处在AI的第三次浪潮中,主要应用到的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算法,也都是受益于美国的人工智能研究者在上世纪80年代的重新发现,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后的诸多新成果。

熟悉国内外AI圈的人,一提及当代AI界的顶级大咖,很容易举出像GeoffreyHinton、YoshuaBengio、YannLeCun等这些图灵奖得主,而提及AI界的华人大咖,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是也只有吴恩达、姚期智、李飞飞这样有着浓重美国学术背景的科学家。

这让我们很好奇,在这场人工智能的全球竞赛中,中国是如何成为与英美日等技术大国并驾齐驱的选手、成为这场AI技术革命的弄潮儿的?

时机和运气,这自然是很大一部分因素。

比如,三十年前,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时起飞的正是科学技术的增长,而我们正好赶上了欧美信息技术革命的爆发时期。强烈的求知欲和后发优势,使得我国学术界大量地向欧美日本的科研院校进行人才输出,尽可能多地学习最先进的科技前沿成果。

另外,国内的开放也带来了欧美科技公司的进驻,让未来的中国的学界和企业界真正见识到这些科技公司的先进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管理经验。

这一国家时运对于我国AI技术的发展同样适用。很大程度上,我们也可以把AI技术的起步归功于这种“国外进口”,AI人才的崛起也同国内人才“出口转内销”的过程息息相关。

但这些因素不是中国AI崛起的全部故事。除了那些“西天取经”的段落之外,中国的AI故事里还有一部“立地成佛”的自主奋斗的章节。

有关“中国的AI故事”

在刚刚出版不久的《AI已来:让中国AI走向世界的王海峰》一书中,我们正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有关中国AI的完整故事。

相较于很多介绍AI技术的书籍,这本书里面没有深奥术语,也没有算法公式,而是简单、有趣地提出一个观察“中国AI发展史”的历史视角——一条中国自主探索AI技术的路径。

本书的主人公王海峰,正是这样一位没有海外学术背景,却做出非常骄人成就的“纯国产”AI大咖,从求学到工作,再到执掌百度的AI技术建设,十分难得地一直在AI学术和AI产业两个领域中不断突破,而且做得都非常成功。

王海峰现在为人们所熟知的身份是百度CTO,现已主导百度的包括AI在内的整个技术体系。但其实,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对于外界来说,人们并没有注意到百度中这样一位远离媒体聚光灯的技术大咖。前几年,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百度那些从海外归来的那些科学家和高管的升迁离职。

一方面这自然和王海峰这样的学术型高管的个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同外界很难深入到AI产业内部的真实情境和发展逻辑而只能浮皮潦草地了解表象有关。

中国AI产业的初兴,几乎可以以“十年磨一剑”来形容,而王海峰正好是我们更好观察中国AI艰辛发展的典型样本。

简单说,我们用“三个十年”就可以概括:

第一个十年,从年起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书,一直在计算机系读完了本硕博,这一段可谓是打好学术基础的萌芽期。

第二个十年,是其快速成长的十年,主要经历是短暂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和7年的东芝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员生涯,这培养了其广阔的学术视野和企业的团队管理能力。

第三个十年就是年1月加入百度之后一直到今天最终成果斐然的职业生涯。

为什么说王海峰可以被看成是“中国AI故事”的代表呢?

从王海峰的经历来看,他是我国高校自主培养出来的第一批AI技术人才。上世纪80年代,位于中国边陲之地黑龙江的哈工大已经是中国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研究重镇。一批像王开铸、李生这样的中坚力量带领着一批年轻人在有限的经费和硬件条件下进行着AI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

90年代时候,哈工大领衔研制的汉英机器翻译系统CEMT项目和英汉双向机器翻译系统BT项目已经取得一定技术成果,为我国NLP的发展打下基础。而那时正在李生门下读硕士的王海峰也已经参与到项目的相关代码优化等工作中。

当然,这不意味着国内的AI研究就在“闭门造车”。当时学界距离美国的前沿AI技术可能还有几年的“时差”。

书中有个细节就是年,王海峰要从哈尔滨坐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到北京,在国家图书馆找到与NLP相关的学术期刊以及资料复印,再用旅行袋背回来学习。不过这些资料可能已经是国外几年前的期刊资料,可见当初学术交流之艰难。

当然,这也并未限制国内学者的视野。王海峰在博士期间就已经开始尝试使用神经网络来做机器翻译的优化和改进,这在当时是国内首创,在国外的研究中也不多见。

另一方面,当时的AI研究远远没有正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热闹红火,而选择AI研究就意味着要在冷板凳坐个多年,结果还可能前途未卜。

好在王海峰有这份耐心。此后的十年的研究员生涯,也始终能在NLP领域持续发力。从年那时,他已经在ACL(国际计算语言学协会)开始陆续发表多篇NLP相关论文,并在后来担任ACL的相关机器翻译主席等职务。

年入职百度,则给王海峰的学术和事业发展带来更高的平台和发展机遇。反过来看,也正是王海峰的加入,让百度的AI体系一步步完善起来。

用书里的话说是在“百度种植AI”,王海峰推动了机器翻译、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在百度的技术积累,帮助百度在翻译、搜索、地图、信息流、智能音箱等产品和平台实现AI技术的深度应用,深度参与了百度大脑、百度飞浆深度学习开源框架平台的搭建和升级。

最终我们看到,正因为这一系列成绩和出色的领导能力,去年5月王海峰从AIG、TG总负责人、百度研究院院长等职位升任百度CTO,最终成为站在百度整个技术体系背后的那个人。

不过,高手的厉害之处就是,在有如此多的工作和压力之外,还能有时间精力兼顾学术工作。就在百度任职期间,王海峰还在年当选为ACL主席,年又成功当选ACL的会士,组织和推动更多中国的NLP研究者进入到国际技术交流圈中。这样的精力和实力不能不让我们佩服。

公允的来说,王海峰的经历,戏剧性的故事和生动细节实在不多,简单到可以用“泛善可陈”来形容。

中国AI没有“奇迹”?

不过,本书的一个更大野心,其实是想解释清楚中国的AI技术如何从学术走向产业,特别是像百度这样一家技术驱动型的互联网公司如何能够提前抓住AI的技术机遇,成为最近几年AI领域的领先者的存在。

王海峰,正是贯穿这一中国AI发展历程中,推动这一进程的“枢纽式”的人物之一。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中国的AI技术实力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地位和成绩,自然肯定受益于这三十年“西天取经”的努力,也自然受益于大量AI人才“出口转内销”的支持。

但正如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的,中国AI技术的领先也要得益于国内AI学术界长期坚持的基础性研究,还有对于像王海峰这样年青一代的AI中坚力量的培养。

而像百度这样在AI技术上可以与美国主流科技巨头比肩的公司,其技术能力也要归功于像王海峰这样的国内AI技术研究者的厚积薄发与坚韧付出。

尽管看起来,AI技术是在近十年来“突然”成熟,而中国的AI更是在最近几年才“火爆”起来,但如果回看这三十年的AI技术的累积过程,我们就会发现没有一项技术是可以突然出现,没有一个AI的巨匠大咖是天才转世,也没有一项AI的技术应用是“飞跃”实现的。

如果说一句话来总结王海峰的经历和中国AI产业发展,那就是:中国AI没有“奇迹”。

为什么要读《AI已来》?

对于AI产业的从业者来说,《AI已来》可以作为一本指导企业和组织进行AI技术布局的经验论。书中详细介绍了王海峰再加入百度之后,如何前瞻性地展开NLP(自然语言处理)的整体性研究,如何在屡次转岗中,将AI技术应用到百度的搜索引擎、信息流、语音助手、百度地图等各条产品线,形成输出各种AI全方位能力的百度大脑。

值得一提的,还有和团队着力自主开发出了面向深度学习的框架平台飞浆,使百度成为全球第四家、中国第一家开源深度学习框架的科技公司。

此外,你还能从王海峰在百度AI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看到他对AI技术对产业赋能的思考和AI发展前沿方向的思考。这些都是本书第一次披露出的内容。

如果你是一位对于AI技术欣然向往的年轻学子和技术开发者,这本书可能无法教导你任何有关AI技术方面的知识,但它完整记录了一位AI老兵如何从辛苦求学到成为产业大咖的心路历程。

关于如何精进学业、如何严格治学,如何规划职业生涯,如何在技术的攻坚中保持专业精神,如何在大平台中实现自身价值?相信这些问题,你也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相应的答案。

佛经《楞严经素解》中有一段“手指月”的公案,佛说: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

无论是你想深入了解“中国的AI故事”,还是想找寻AI产业中的个人坐标,都不妨随着这篇文章的指引,去真正阅读这本书。相信你的收获会远远大于读这本书的时间付出。

《AI已来》将会纳入钛媒体Pro版书库,敬请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