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笔记未来科技通史

7月6日发了朋友圈,订了一周一篇读书笔记,争取成为半个科技战略研究专家的小目标。今天开始写第一篇。

《未来科技通史》作者是[瑞典]奥勒哈格斯特姆,戴维逊奖(国际数学大奖、概率论领域顶尖奖项)得主、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机构)院士。

选择这本书,主要是在选购了科学技术史著作中,除了关于过去,关于现在,顺手选择了这本关于未来的作品。浏览了目录,诸如“好科学与坏科学”“走向纳米时代”“太空殖民与费米悖论”等等,是不是光看标题就很吸引人。

但老实说,我重点看了“终结者:创造人工智能的可能及后果”,就很难坚持看下去了。其余章节更多是浏览,领略大意。

这里重点讲讲关于国外著作问题。客观讲,我看的国外书并不算起步晚,初中就看过很多西方的世界名著,在叙事方面对西方的语言表述有了一定程度的适应。印象深刻是莎士比亚全集,戏剧化犹如诗歌的华丽语言印象深刻。

但在大学以后接触了一些学术专著或者通俗读物后,对西方著作的语言表述多少有些不适应,或者诟病。

我们知道,相较于中国人,老外更加外向,更加热情开朗,口语表达习惯对他们的作品有着深刻烙印。反观国内,国内的学术著作更加强调框架和逻辑,强调层次与论证。所以,但凡在阅读这些作品时,仅浏览一二级标题已然能大致了解全文的大概意思。

以《未来科技通史》为例,这样的著作,更像是学术沙龙中的交流,作者对领域内的知识传承了如指掌,当然或者是写作的需要,在西方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大量的引用,作者的语言表述更像是评述,在评述中夹杂着阐述观点,对于那些我们都不熟的引用,这样的书看起来其实蛮头疼,尤其很多引用,并不觉得有很多道理,不过是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少数学者的观点集萃。

我从来认为口语表述与书面语表述存在巨大差别,口语表述强调表达的顺畅与连贯,可以称之为“行云流水”。而书面语的表达,在无需关照信息连贯以及照顾听众的情况下,更加偏向于用词的精准与逻辑的连贯,也更加强调文章的思想(不包括小说等文学作品)。所以,以我的观点,书面语是更能够承载思想的严肃作品。试想,以《道德经》为例,如果口语表述,听众定当云山雾绕、不明就里。但以书面作品流传,流芳百世亦能不断在结合时代背景的基础上衍生出更多的“道理”。

回头来看,《未来科技通史》这样题材的作品未来还会有不同的学者来写,顺便提一句,这个书名的翻译实在很差劲,原书名是《HerebeDragons:Science,Technology,andtheFutureofHumans》,HerebeDragons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被翻译为这样的书名,既不严肃,也不符合本意。正如前面所述,这样的作品,充其量就是科学沙龙的闲谈而已。很多观点与猜测,既不严谨也不全面,这与我们所熟知的未来学家对未来的研究与判断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的著作。

近代以来,得益于工业革命和殖民统治,西方在技术加持背景下,依靠掠夺资源,塑造全球化产业分工,进入了经济发达区域,人民的平均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产生了很多专家学者,尤其宽松的学术文化,确实产生了很多潜心学术的专家。正如我通常强调的,当下的文明水平一点都不比蚂蚁高级,所以,用不了多少年,以华人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人民在教育水平普遍上升的情况下,将会贡献更多的智慧,为文明增加更多的亮色。

读书笔记第一篇之所以写这个,主要原因在于这样的书比较轻松,往后涉及的书有大量专业著作,不仅有信息科技领域的教材、著作,更有很过关于科技战略与未来科技发展的国内研究著作。争取能够多抽时间看一些书,写一些书评,作为监督,也留下点思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2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