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丽娟(研究方向:地质学史,地球科学史)出版了一本地质学史研究专著:《地质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以地质学教科书为中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年)。为了让关心地质学史的人快速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特编发此篇荐读文章。
《地质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以地质学教科书为中心(~)》封面
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曾说,地质学自二十世纪以来“是有显著甚至于惊人的进步的”。胡适亦曾撰文高度评价中国地质学的发展:“中国学科学的人,只有地质学者,在中国的科学史上可算得已经有了有价值的贡献。”
地质学自19世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晚清时期传入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引进、发展和本土化等过程,并取得国际公认的成绩,是中国近代发展最快、成就最为突出的学科之一。中国通过学习和翻译西方地质学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聘请西方地质学家来华教学和考察等方式,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地质学家独立进行本土考察,并建立了地质学专门研究机构和学会。
西方地质学在引进和传播过程中,与中国传统地学知识产生碰撞。一方面,随着中国地质人才的培养及本土考察等实践活动的开展,西方地质学理论不断得到消化和吸收,中国地质学家们利用西方理论,结合中国本土案例,开展地质学研究。另一方面,本土考察使得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地质资源不断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