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弥小木
为什么有父母,会倾尽所有,培养孩子?是想让孩子有更好的人生。有一句话,或许,说出了父母的心声,“扶上马,送一程”。作为父母,我们总归是希望,孩子能有幸福的人生。这也是,我给孩子们选好书,分享好童书的一份心。希望孩子们,能通过阅读,扩大眼界,了解自己,也了解这个世界。
一个人先对自己有所了解,才有了解世界的可能。了解自己难吗?挺难的。但从了解自己的感官开始,是可以入手的方式。《我们的感觉》,除了介绍我们熟悉的五感,还有第六感。不仅具备科普性,还很有意思,原来,我们的这些器官,功能这样强大。
千万别小看这本《我们的感觉》,它可是获得了年的法国科学大奖、女巫奖、巴黎萨克雷科学奖。法国科学大奖,是由法国科学院,颁给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获奖项目,能获得这个奖,肯定了《我们的感觉》在内容上的科学性。而“女巫奖”,则是从作品的文学价值上,肯定优秀的儿童类书籍。《我们的感觉》能获得“女巫奖”,是对文字内容的肯定。
《我们的感觉》既有科普性,又有文学价值,它的好,阅读过更能体会。《我们的感觉》内容多样,它由三位作者合作完成。《我们的感觉》的文字作者,是由获得“女巫奖”的法国童书作家菲利普·内斯曼所写。插图内容的作者,雷吉·勒容克则多次获得“女巫奖”。还有一位塞莱斯坦·弗雷斯捷,负责《我们的感觉》中的制图与摄影。《我们的感觉》从封面开始,就很吸引人,一起来感受下《我们的感觉》的魅力吧!
良好的阅读体验,是孩子喜欢阅读的开始
有人问,怎么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每天给孩子阅读绘本,孩子就会有阅读的习惯吗?如果仔细观察,人在什么时候,不需要催促,就会自发主动地去做一件事?发自心底地喜欢。
阅读也一样,一位每天给孩子读绘本的家长,并不一定会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想让孩子喜欢阅读,最起码手中的那本书,是孩子喜欢的。就像我家老二对《萌萌兔启蒙系列》,老大对《我们的感觉》的喜爱。
怎么样的书,孩子们会喜欢?阅读其实是很私人的一件事,每个孩子喜欢的不一样。但是,图片好看,内容有趣,符合孩子们阅读心理的书籍,会让孩子们喜欢的机率更大一些。
《我们的感觉》的封面设计,就很吸引人,看得出来,是花了一定的心思。正封面,一看就懂。我家老二,看到这个封面,笑着问“为什么是一个头?”眼睛、嘴巴、鼻子五官,用不同的色彩,看得明明白白。封底就更让人想不到。很少会看到一本书的封底是“花哨”的,一起感受下,《我们的感觉》的封底。
打开封面,先来个视觉小游戏。
《我们的感觉》这是一本,从封面开始,就吸引读者,不停翻下去的科普绘本。这是“翻页”的力量,忍不住翻下去的书籍,是阅读的推动力。《我们的感觉》用幽默的方式,有趣的图片,讲解感觉的科普知识,让孩子们在笑声中,了解、理解知识。
《我们的感觉》内容丰富,从对一个感官的科普开始讲起,除了配有漫画,还有体裁新颖的报纸,报纸上的内容,也很有意思。从漫画,到报纸的体裁,可以让孩子有不同的阅读体验,而所有的内容,都有一个内在的联系。
之前在儿童图书馆,看到过一本讲生肖的儿童绘本。内容杂乱,编排得没什么逻辑感,翻看下来,让人很不舒服。《我们的感觉》,在内容的编排上,给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我们的感觉》,讲的某一个五官,引出的科学讲解、人物故事、历史来源、画作欣赏等等。这些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了对这一感官有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这是从点到面的阅读,如果愿意,还可以对这一五官,自行查找资料,做更深入地了解。
比如阅读视觉这一部分,可以与《眼睛大研究》联系起来看,有内容上的相互补充,也有阅读体裁的扩展,是阅读的广度,也是阅读的深度。《我们的感觉》更像是一个阅读的引子,将学习到的知识点,与自身联系,从浅到深。
《我们的感觉》的版面设计,是孩子们喜欢的,内容上,打开了孩子们的视野。我家老大阅读《我们的感觉》,看得停下来。
有良好的阅读体验,孩子才有喜欢阅读的可能。
学会感受,提升多种能力
1、学习科学性
《我们的感觉》,是一本科普绘本,首先能让孩子们了解的,当然是关于感受的科学内容。
比如,关于视觉,翻开封面,玩的游戏,就是“眼见不一定为实”,仅仅从图片出发,所见并非真实。更何况,人物交往中的所见。
孔子曾经看到弟子颜回,烧饭时抓了饭,送自己嘴里。在吃饭时,孔子就佯装将没动过的饭,先给祖先吃。结果颜回说不行,因为米饭在锅里的时候,落了灰,他怕浪费,就把饭吃了。孔子这才明白,自己误会了颜回。
眼见不一定为实,让孩子了解这件事,当看到什么,不如多问一个“为什么”,也许会发现,看到的并不是一切。
这张照片,看过很多次,在《我们的感觉》中,明确给出了答案,这是错误的。错误的知识传播,带来的影响,也许要花很多的精力,才能更改认知。
从一张舌头照出发,试着让孩子建立“追溯信息本源”的意识。有时候流言,是很容易判断的,只要查找下信息的源头就可以,哪怕一张图片。如果养成这样的习惯,也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一个小习惯。
除了提到的这两点,《我们的感觉》还分享了很多的科学内容。里面的科普知识,都很有意思,孩子们的书架上,值得有一个位置,留给《我们的感觉》。
2、学会欣赏一幅画
绘本作家郝广才曾经说过,现代社会缺的可能是“美盲”,什么是“美盲”?就是不会欣赏图片的人。那么,如何提高一个人欣赏图片的能力?法国艺术史学者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在她的《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中,分享让孩子学会欣赏艺术品的技巧之一,是让孩子多去感受,感受一幅画作的内容。
那么,如何感受?《我们的感觉》给了很好的答案,从五感出发。
《我们的感觉》在讲解每一个感官的时候,都配有一张画作。从这一感官的角度,去欣赏一幅画。比如,讲到视觉,仔细观察,寻找画中两位对视的人。讲到听觉,去找出画作中,所有能发声的物品。
用五种感官,欣赏不同的画作,是孩子们能立刻上手的技巧。下一次,和孩子一起参加博物馆的时候,不妨开启五感,试着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感受,或许会发现欣赏艺术品的新世界。
3、打开五感,作文不再怕
因为写作文,是我家老大的难题,看过很多的作文书,大部分的作者,都会分享到的,一个相同的话题:想要作文写得好,需要学会观察。
拿什么观察?眼睛是最基础的,除了眼睛,还有其他的感官。会观察的孩子,写起作文来,难度会小一些。如何用五官观察?从欣赏一幅画开始,《我们的感觉》已经用实际行动,开启孩子们的五感。
观察的能力,是需要练习的。五感的感受,或许需要一些点拨。《我们的感觉》能让孩子们,对自己的感受,有所了解。一本好的童书,是能将知识与生活打通的。
比如打预防针的时候,会听到有的小孩哭声,能让人的心都揪起来。之前还看过一个视频,一位都快是爷爷的人,面对护士的一针,叫苦连天,冷汗直流,这是每个人对痛感的感知程度不同。《我们的感觉》中的描述。
对自己的痛感,有所了解,感受自己的痛感,观察他人的痛感,这些,都是写作的好素材。一个会观察、会感受的孩子,对于写作的困难,也会少一些。
用《我们的感觉》,让孩子了解自己。是感受,也是作文中,必不可少的细节描写。开启“感受”的道路,遇到作文不再怕。
《我们的感觉》还有对人物故事,对这一感官能从事的职业者的访谈内容,这一点真的很贴心。仅仅了解感受就够了吗?不,还能将属于自己特有的感受,发展成一门职业。能将爱好与职业联系起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或许这些人物访谈中的某一句话,就点亮了孩子的心呢?
《我们的感觉》的好处,文字表达不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阅读体验,《我们的感觉》,是阅读的引子,也是感觉的引子。遇见好的童书,让孩子了解自己,了解世界。
我们的感觉(精装大开本,多学科交叉酷炫科普书)京东查看已下架我是
弥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