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报告显示,仅仅在新冠疫情的第一年,全球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发病率就增加了25%以上。
新冠的出现,让很多人的生活被打乱,变得焦虑不安:
手心无缘无故出汗,心跳加速;睡觉时,脑袋会浮出很多不安的画面,久久不能入眠;对于未来,因为没有方向感而产生焦虑......
过度的焦虑,如果得不到适当放松,不仅影响身体还会拖垮人生。
今天为大家分享《人民日报》推荐的9种抗焦虑方法,希望能助你远离焦虑,重塑自己的人生。
专注当下
以下的情境,相信大家都经历过:
正想完成一件事的时候,手机的屏幕亮起,于是忍不住拿起它刷起来;等刷完手机,想重新投入工作时,突然感觉口渴;喝完水之后,听到外面像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声音,又把头伸出去想一探究竟......
最后,一晃半天过去了,视线时时游离,时间白白流逝,终究什么都没干。
于是懊恼不已,开始焦虑,心里嘀咕着:如果从一开始能够专注做事情,不受打扰的话,现在就已经完成......
生活中会有很多事情来分散注意力,让你不能专注,这其实也是一种内耗。
所以,曾有相关研究发现:
日常做事时,如果有47%的时间在走神,则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真正能成事的人,不会轻易被外界打扰。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马上行动
教授问一个高级经理人员:“你每一年花多少时间在做规划?”
回答说:“1%的时间。”
“你花多少时间做策略的确定?”
回答说:“3%的时间。”
剩下96%的时间,都是在做执行。
教授总结说:“其实,执行力反而是一个决定公司成败的因素。因为策略一般是正确的,大家出来的策略也是大同小异,差别就在于执行。”
我们回头再看那些成功的CEO,他们最明显的共性便是:确定了方向就会立刻行动,很少花时间去纠结。
生活中,我们会在思考上花费很多时间,而迟迟不付诸行动。
时间是最公平的,因它不会亏待不断行动的人,所以,想好了就去做。
只有空想,而没有任何行动的人,最终都无法遇见最优秀的自己。
精简社交
听过一个观点: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人在年轻时,总想着能游遍五湖四海,结识四方好友。
年岁渐长后,渐渐明白身边有二三知己,胜过千百个泛泛之交。
生意场上的推杯换盏,大多只是逢场作戏。
圈子决定人生,但真正的朋友,从来不会在这里出现。
聪明人,从不强迫自己合群,永远不让所谓的“社交潜规则”裹挟自己。
冯骥才说:“平庸的人用热闹填补空虚,优秀的人以独处成就自己。”
成长是做加法,而成熟却是做减法。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转移注意
TCL总裁吴士宏女士,年轻时曾在lBM做过基层员工,就像“便利贴女孩”,每日做些端茶倒水、跑腿打杂的工作。
有一次,吴士宏好心帮同事泡咖啡,同事不领情,还当众对她喊道:
“如果再偷喝我的咖啡,麻烦你每次把盖子盖好!”
当时,四周都向她投来了异样的目光。
但吴士宏深知与其生气不如争气的道理。
于是,她很快调整好情绪,转移注意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并且每天都比别人多花6个小时在工作和学习上。
凭借自己的努力,吴士宏成了第一个本土经理。
由于表现出色,被微软聘任为中国区CEO,后又跳槽到TCL担任副总裁。
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放下过去,懂得拐弯,才能实现重生。
而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试着转移注意力,读书、运动、培养简单的爱好,都可以让我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从而减少焦虑不安的情绪。
锻炼身体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医生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找来了12个患重度抑郁症的人,让他们每天在跑步机上运动30分钟,并逐渐增加运动量。
10天后,有6名患者的抑郁情况大有改善。
研究发现,运动时大脑会分泌内啡肽等神经化学物质,使人身心愉悦,有助于摆脱负面情绪。
希腊古语说:“人类最好的医生是空气、阳光和运动。”
当下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常常让我们感觉喘不过气,而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放下内心的执念,出去运动。
奔跑在阳光里,那些憋在你心里的不良情绪也就会随风消散,让人烦恼的问题也会不药而愈。
所以,从现在开始动起来吧。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学会反省
诗人海涅曾说过: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一次会议上,有人问一家知名公司的高管,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高管笑了笑后说:
“恐怕要让你失望了,我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只是20年来,每天坚持写工作笔记,反思自己的工作存在哪些不足,日日如此自省,才得以获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遇事多自省,才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化不足为优势。
很多时候我们抱怨这个世界,不是世界出了问题,而是没有照一照自己。
抱怨者自困,自省者自渡。
能够在反思中领悟,在改变中提升,人才会不断前进。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坚持阅读
前段时候,看了“捷克文学的悲伤之王”的成名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学未毕业的赫拉巴尔就开始了艰苦的谋生之路。
他先后当过公证处的抄写员、仓库管理员、铺铁路的小工、火车调度员,最后成为一名废品回收站打包工。
然而他依旧没有放弃阅读。
在废品回收站阴暗潮湿的地下室中,他把别人丢弃的书籍拿来阅读,在书籍里深耕自己。
阅读让他暗无天日的生活多了一丝温暖与慰藉。
在之后的几年时光里,他从被别人视为废纸的书籍中获得知识,直到“身上蹭满了文字,俨然成了一本百科辞典”。
这些成了他文学创作的动力与源泉,使他最终成为备受瞩目的作家。
作家赫尔岑说:“书籍是最有耐心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
读书的目的,不是在于它能助你飞黄腾达,而在于当你陷入生活的泥泞时,能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去驱赶不安和焦虑。
使你拥有自我治愈的能力和底气,从而走向更美好的人生。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明确目标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年轻时,就陷入创业和继续求学的两难选择中。
通过仔细分析,他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当时所学的法律专业,对于计算机却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如果选择退学,创建自己热爱的微软公司,他就不能完成学业,也将失去名校的文凭。
如果他继续学业,那将会失去最佳的创业时机。
比尔·盖茨明白不可能两者兼得,必须做出取舍,才能让自己清楚方向。
最终,他选择创建微软公司,放弃名校学历,因此抓住了计算机科技飞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年仅31岁就成为亿万富翁。
人,想要遇到那个更好的自己,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规划。
计划是行动的导航线,路线清楚,才不会迷路。
只有目标清晰,人生才能有条不紊地前进。
写到最后
《冷静冷静》这本书中写道:
“不要试图摆脱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而是改变你和焦虑的关系。”
外面在下雨,这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但当你拿出一把伞继续前进后,你便会发现,雨最终还是会停的。
愿我们都能在风雨过后,看见那道美丽的彩虹。
点个,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展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