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家长们忙得不可开交,打卡、陪读、陪作业,有些家长甚至还要监督孩子的吃饭和运动,生怕孩子的身体素质跟不上。
上一年级似乎不重要,只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如果小学的基础打牢了,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涯就能越走越顺利。
三年级之前,是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说过:当今的世界,唯科技马首是瞻,孩子的人格养成没有了,这是根本乱源。
的确,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应该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为什么说三年级之前,是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因为孩子在幼儿园主要是玩,学龄前儿童主要发展各种能力和探索世界。主要学习以下几个方面:
学会适应集体生活,逐渐适应“小集体”的生活节奏,实现自己与环境的连接;
学习一些常见的社交礼仪,增加生活阅历,锻炼语言能力;
学习基本的自理能力,比如穿衣服、上厕所、吃饭等技能,通过游戏和活动慢慢学习。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按时吃饭,按时午休。幼儿园阶段,主要从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入手,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的生活。
但是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如果前期不加强,到了三年级以后,科目会增加,学业会很繁重,会让孩子更难学习。
在三年级之前,必须让孩子养成三个习惯育儿专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指出,好的学习习惯,才是孩子成才的必要条件,家长最好在3年级之前,就重视起来。
都说三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的分水岭,在孩子三年级之前,请一定要及时给孩子培养三个习惯,孩子之后的求学之路才能走得更顺利,变得更优秀。
1、按时完成作业
作业按时完成,不要拖延。如果孩子有拖延的习惯,可以和他约定上厕所和喝水的次数。用完了,就没了,避免孩子各种原因的拖延。
还有一个小窍门,如果孩子少用橡皮,他们就能专心做作业。家长可以试一试。
2、每天晨读
对于孩子来说,晨读不仅可以加深记忆,还能通过眼到、手到、心到的“读书三到”,来提高专注力。早上6:00到7:00是人一天中记忆的最佳时间,让孩子养成晨读的习惯,他在以后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小贴士:给孩子制定计划,每天读一些古诗词,背一些英文单词,都是晨读的好选择。
3、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什么这是孩子三年级前就应该养成的习惯?因为在幼儿园阶段,老师会帮助孩子,家长会监督孩子的健康。进入一年级后,孩子每天早上上学,晚上回来,增加了学习内容和个人卫生习惯,但缺乏监督。而且一旦卫生习惯做得不好,很容易生病,还会耽误学习!
孩子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成长的关键期。因此,我们也要注意个人卫生,摒弃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做到学习知识与健康并重,让孩子更好更健康地成长。
了解孩子,才可以更好地陪伴孩子进入小学,接收到更多新鲜的知识和人。孩子的认知和学习能力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它决定并影响孩子未来几十年的生活。如果家长足够了解你的孩子,就可以给他更好的陪伴。
如果家长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在小学科学合理地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培养他好的习惯和能力,就算孩子成不了学霸,也会上一个不错的大学。说到底,孩子的智商都差不多,聪不聪明不是借口,家长的态度才是。为此我请教了身为重点学校任课教师的亲戚,她给我推荐了一本名为《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的书籍。这是一本当下非常畅销的育儿工具书,其中罗列了小学阶段孩子身心发育特点和成长规律,每个阶段(年级)的培养重点清晰明了。作者更是拥有20年教龄的一线教师,非常有经验,家长只需要按照书本指导照着做即可,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要知道,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基础,处于金字塔最底端,根基不牢固,今后学习将会很容易后劲不足,最终导致学生吃力,家长也费心,而一本好书能让家长省心不少。教育类的书我看了不少,但这本尤为详细,把孩子每个年龄段的细节描述得很详细,应对策略也非常到位,是难得的实用书。在书中,作者分别介绍了一年级的重点是如何把握有效衔接的关键期;二年级的重点是把握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关键期;三年级的重点是如何帮助孩子灵活掌握知识;四年级的重点是如何帮助孩子从容应对难度升级;五年级的重点你是如何兼顾孩子的成长与学习;六年级的重点则是如何为孩子的升学减压。别说自己不会做父母,那是你还没有掌握精髓,现在精髓来了,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学习如何将孩子这宝贵的6年时间创造出未来几十年的辉煌。
如果你家有小学生,我建议您读一读,对于孩子小学六年,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规划,少走弯路,给孩子和自己一个腾飞的机会。并且还有配套的《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以及《孩子你是在为自己读书》帮助孩子走得更远,也让孩子能更加清晰的认清自己学习的步伐。感兴趣的可在下方链接下单,祝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全三册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小店¥9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