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失控玩家》在国内上映一周以来,紧凑欢快的电影风格引发了热议。截至昨日,这部由“死侍”扮演者瑞安·雷诺兹主演的电影已经突破3亿票房。电影延伸出了一个讨论:虐待虚拟世界中的“NPC”(指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是一件不道德的行为吗?如果有一天,“NPC”也拥有了人工智能的人格,你还忍心对他们开枪吗?
本期“读刊”栏目,书评君带领大家速览近期几则有趣且重要的思想文化动态。讨论的几件事,都与“技术与伦理”这个话题相关。
另一则技术新闻跟我们中学时期的记忆有所联系。化学家拉瓦锡的名字,我们都在中学课堂上有所耳闻。那张入选中学教科书的名画《拉瓦锡夫妇》描绘了他深情凝望着夫人的画面,被很多人称为“知识分子秀恩爱”的典例。不过最近研究发现,这张名画并不是最初的版本,作者曾有意做过修改。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堕胎伦理与技术的纷争持续已久。就在前几天,美国最高法院投票决定,拒绝阻止得克萨斯州最新实行的反堕胎法。该法案规定,禁止怀孕6周以上的妇女堕胎,鼓励检举行为,并且不对强奸或乱伦案件进行例外处理。美国“最严”反堕胎法案的生效是一场针对女性的战争吗?
《失控玩家》热映:
虐待游戏中的“NPC”也有道德风险?
想象你是一个电子游戏中的NPC,每天的生活轨迹就是一觉醒来,穿上职场特供的蓝衬衫,一路小跑来到上班的银行,上午固定会有一名玩家扮演的匪徒过来抢银行,你用固定的姿势趴下卧倒。结果某一天,你在街上惊鸿一瞥,一名玩家角色的脸庞让你过目不忘——你爱上了她,随后你慢慢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活在一部游戏里,并对这个世界的存在产生了越来越深的质疑。
这是最近国内外大火的电影《失控玩家》讲述的故事。瑞安·雷诺兹饰演的主人公并不是一个简单的NPC,而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完全意识的人工智能,他也是两位有着游戏情怀的程序员的智慧结晶。在故事的结尾,他突破了这个游戏世界的封锁,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新世界。而在现实世界中,妄图抄袭游戏灵感的反派的阴谋也被挫败。《失控玩家》俨然是《楚门的世界》和《西部世界》的结合体,用欢快的风格讲述了一个反资本、反规训的现代寓言。
电影《失控玩家》剧照。
高自由度、随意飞驰的汽车、五花八门的武器,这部电影在许多方面都会让观众联想到一款风靡全球的游戏《侠盗猎车手》。在这款游戏中,玩家几乎可以“做任何事”,其中自然也包括毫不怜悯地虐待NPC路人——这也正是《失控玩家》批判的一个游戏元素。这款游戏也曾因为涉及包含过多血腥暴力元素以及可能引导玩家暴力行为而饱受争议。年在线互动提问平台Quora上就出现过“在侠盗猎车手中随意射杀NPC是否不道德”的问题。而在《失控玩家》热映的近些天,类似的讨论同样出现。Screenrant最近的文章更是报道了一名玩家试图通过“杀戮”的方式通关《侠盗猎车手》,以表示对游戏暴力元素的反对。
在游戏里虐待、杀害虚拟人物也存在道德风险?这一问题乍一看似乎很令人惊讶。不过,却有学者专门撰文讨论过,并将其视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伦理问题。前微软工程师BrianTomasik也是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他不仅曾专门撰写学术文章探讨过NPC的道德地位,还曾在VOX年的一次采访中系统表达过他的观点。在他看来,虐杀NPC的风险并不仅源于容易促成现实中的暴力行为——这种对媒介的过度恐慌曾经不断上演——而源于随着游戏中的虚拟人物越来越智能,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也将越来越与我们对待真实社会中的人的态度相关。
Brian认为,如今的游戏对虚拟人物的塑造总体上并不十分精细,这降低了我们“虐杀”它们的道德负担。GameStudies年就发表过一篇论文,同样指出过类似的观点,认为《侠盗猎车手》游戏“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创造了一个几乎独立的自由游戏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主角可以几乎在没有任何“实质口头交流”的情况下完成游戏。玩家不会与虚拟人物建立足够的情感连接,“玩家可以专注于动作,也包括拿起枪射击”。
电影《失控玩家》剧照。
不过,Brian提醒,从长远来看,我们必须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