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疼痛危机忽视疼痛,就要在被

《全球疼痛危机》:忽视“疼痛”,就要在被“疼痛"折磨中生活

从小我就怕疼痛,只要不小心碰到什么,总是疼的忍不住大叫。这只是暂时的疼痛,最怕的就是天天疼痛,也就是《全球疼痛危机》说的慢性疼痛。家里人不以为然,总认为我是矫情。

下面要说的就是发生在我上初中时候的事情。从那开始,我身上再有什么疼痛,就不跟家里人说了,自己默默忍受和解决。

上初中时,我得了胃病,是轻微的胃病,父母让在家里输液治疗,医生嘱咐不能吃凉的和辣的。等到胃病好了,肚子又疼起来了。不得已,继续待在家里输液治疗。肚子好了,胃又疼了。这时,医生也百思不得其解,建议医院拍个片子检查。

一轮检查后,医院里的医生看着片子说没毛病啊。这时父亲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地训斥我,说我浪费了那么多钱,查出这么个结果。

我很知趣也很胆怯地躲到一边,保持距离的跟着父亲坐乡镇汽车回家。只是回家后,医生问我结果如何,我不说话,也不继续治疗了,直接回校读书。

就这样我平常只要不吃凉的和辣的,对初期的胃病置之不理,听之任之的发展,后来演变成老胃病。

平常中,我胃是隐隐的疼,还能在承受范围内,但只要一心情不佳,一吃凉和辣的过量了,就疼得厉害,这时,我就不得不趴着或躺在床上,休息。如果是在外地打工,就不得不请假,一请假就得扣钱。

正如由华东科技大学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牛津科普系列”《全球疼痛危机》书籍封面所说,慢性疼痛正在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现代酷刑”,换句话说,我的胃病在不知不觉中也成为了我的“酷刑”。

作为普通读者,还是只有初中学历的宝妈,第一次看科普类书籍《全球疼痛危机》,担心看不懂,看不下去枯燥抽象的原理和专业深奥的知识。但又很想了解慢性疼痛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治疗方法等。在收到这本书,第一时间打开看时,却发现自己的担心纯属是多余的。

我猜想本书作者的目的应该是,首先引发读者对疼痛领域的科学问题和疼痛临床诊疗现状的深入思考,从而让读者给出自己的判断和可能的解决方案。(结合自己的过往经历去看这本书,能找到共鸣之处,只不过是自己不善于总结,没把慢性疼痛当回事。)

同时,本书作者在倡导疼痛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交叉融合方面,提出不少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有价值的观点。

针对慢性疼痛,书中也给出了解决方法,是从慢性疼痛的原理和本质上分析给出的解决方法。这个好处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踩坑,不至于花冤枉钱。

毕竟市面上针对慢性疼痛的治疗机器,治疗仪器,治疗药物那么多,看得眼花缭乱,听得心里痒痒。但只要认真看过《全球疼痛危机》,并学习了解慢性疼痛的原理和本质,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上,就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被牵着鼻子走,或者花了很多钱,效果微微,甚至没效果。

我个人接受过得的解决方法有按摩,推拿,针灸,艾灸,体育锻炼。如书中所说,比较下来,体育锻炼确实有助于减轻慢性疼痛。这可能是最接近灵丹妙药的镇痛疗法。它对预防和治疗疼痛都有效果。

疼痛无处不在!全球有多达40%的人遭受着慢性疼痛的折磨,而且其中大多数是女性患者。我也是其中一员。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加上行动,知识才会发挥力量。在学习了解慢性疼痛的相关一切知识点后,我觉得我的余生没必要继续“疼痛着生活”,比如胃病,甚至“疼痛着死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