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可以说读书就是一种享受。语言书为源,行为书为本,思想书为根。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书籍便是工程师筑就灵魂的蓝图,而教师的幸福人生也更多的要从书中去寻找。北师大良乡附中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交流会第五期如约而至。都说独行快,群行远,我们在前几期的交流分享中听到了很多同仁读书的体会以及教育感悟,为我们带来了思想的盛宴。本期为我们带来分享的有杨敏老师、王立晶老师、蔡圣杰老师、张慧华老师以及王金凤老师。
01
杨敏老师——写作是最好的投资
杨敏老师提到“人的自我增值:有产出的行动”,而写作可以经历“输入+反思+输出+反馈”的过程,写作可以促使人主动的思考,而思考则会产生内容,思考也能让人成长。杨敏老师将影视作品中的生涩词语在微博中进行生动解读,做到了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杨敏老师提到,写作的主矿是自己的专长内容,副矿则是人间烟火气,不必等到深思熟虑、技巧纯熟和资料完备再动笔,先写起来,坚持下去就一定有所收获。
02
王立晶——待行之路
王立晶老师用《音乐教育的哲学》、《音乐的故事》、《犹太人教子枕边书》、《给孩子的50堂情商课》这四本书的感悟诠释了分享的主题“待行之路”,分析思考了音乐教育、感觉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同时通过鼓励教育以及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感悟,和大家分享了学生心智成熟和成长教育的关键。王老师带来的“待行之路”也让我们获得了内心的平静而坚定。
03
蔡圣杰老师——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蔡圣杰老师为我们展示了线上学习期间利用小组制度发挥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的案例,用小组制度护航线上学习。蔡老师介绍了每个小组的分组依据和各个小组有趣的名字。小组内每天都有早晨起床汇报、当天总结等活动。同时在组内和组间都有完善的奖励机制。这为我们推行小组学习,调动学生线上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04
张慧华老师——对技术教育的思考
张慧华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技术的本质》一书的分享,她从技术的产生以及进化的角度逐步深入、分解,并通过技术创新与国家竞争力这一章节的分析思考,将书中对技术的独特认知模式与技术教育实践有机结合,对技术教育创新领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设计两个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也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