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增长见识的过程,也是让躁动的心灵安静下来的难得机会,因为在这个充满诱惑和信息碎片化时代,读书这一看似传统的获取知识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平时你会不会好奇国内外科技大佬们都读什么书呢?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们读过的书,一窥他们精神世界,并从他们的阅读书目中获得一点启示。
阿里巴巴马云:《人生》《金庸小说全集》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当年马云高考失败时看《人生》,觉得人家特有出息,没考上再考一次,而不是去踩三轮车,于是决定再考第二次。
《金庸小说全集》主要是指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共十五部,可用一句话描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的小说大部分以历史事件为背景、以儒家侠义为情怀、以儿女情长为经纬、以人性幽暗为副线。文笔精炼、能雅能俗,想象力丰富、常有神来之笔。三教九流、杂学兼收、深浅合宜。
马云曾在节目中表示,他看的书不多,唯一看完且看过很多遍的书是金庸小说。金庸小说给了他不断想象的空间,甚至让他舍不得再看一遍。
小米雷军:《硅谷之火:人与计算机的未来》《三体》
《硅谷之火:人与计算机的未来》是美国弗赖伯格和斯韦因共同写的一本书,书中介绍了计算机爱好者以怎样的创新精神和不懈的努力,将计算机技术的力量包装在一个小巧玲珑的机壳里,实现了个人拥有计算机的梦想。同时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苹果、微软、太阳微系统、网景、莲花以及甲骨文等公司的创业者们在实现个人计算机梦想的过程中创业的艰辛、守业的艰难、失败的痛苦,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奋斗的精神以及在技术上不断前进的历程。雷军大一时读了这本书,让他产生了建立世界一流公司的想法。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主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雷军曾在微博上表示,《三体》不仅仅是本科幻小说,本质上是本哲学书,主要讲宇宙社会学,其中提到的黑暗森林、降维攻击尤其深刻。雷军还称,花了很多时间分享读《三体》的体会,其中的哲学道理对制定公司三到五年的战略非常有帮助。
联想柳传志:《基业长青》《再造宏碁》
《基业长青》是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柯林斯、杰里·波拉斯创作的管理类著作。书中研究了18个卓越非凡、长盛不衰的基业常青公司的成功经验。表达的是一种普遍规律,是一种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和行为方式,书中富于创造性地打破了关于企业管理与运作的种种旧有神话,提供了新颖的见解,并为那些有志于建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伟大公司的人提供了实际指导。
《再造宏碁:开创成长与挑战》则是回顾了施振荣28年的创业历程,展现了一个完整的产业发展面貌,让你了解身为台湾代表性企业的宏碁,如何在他的领导下应对外在的变化而不断克服瓶颈,创造价值。
柳传志之前有在媒体上说:“我不怎么太看很严肃的关于管理的书,认真读的也就是《基业长青》《再造宏碁》这几本,看得多的还是传记体、小说居多。
华为任正非:《闪击英雄》《隆美尔战时文件》《失去的胜利》
《闪击英雄》是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所著,古德里安以其亲身经历详细描述了德国装甲兵的组建、发展、作战史及其经验教训,介绍了他率领德国装甲部队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行动,以及对法、苏作战经过,并对第三帝国的领袖人物和德军统率机关进行了评论。
《隆美尔战时文件》是英国军事思想家李德·哈特整理隆美尔二战战时文档,讲述隆美尔在法国战场、非洲战场和盟军诺曼底登陆前在法国负责防御作战的经历。罕见披露沙漠之狐的内心世界,揭示轴心国同盟还有希特勒的军队高层之间的运转内幕。
《失去的胜利》是冯·埃里希·曼施泰因所著,曼施泰因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身经历为主线,根据其私人日记和其他资料,介绍了德国进行侵略战争的经过,尤其是详细地描述了他自指挥的几次重大作战行动,阐述了他对二战中各个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看法。该书对于我们了解二战中德军的一些决策内幕,尤其是许多重大战役的计划制订过程及其实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任正非曾说:“宏观思维建议看一点历史和哲学,我做高研班引导员时曾推荐看3本书。德国虽然在二战失败了,但有3位德军著名将领/元帅留下的3本书,对德国二战有非常深入的思考。第一本:古德里安的《闪击英雄》;第二本:隆美尔的《战时文件》;第三本:曼施泰因的《失去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