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们读书会,每期会挑选出20多本书精读,另外也鼓励大家平时多阅读。
为了满足不同的阅读需求,还会不定期给大家分享主题书单,针对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今天选的主题是“拖延症”,说实话,人人都有拖延症,只要拖不死,就往死里拖。
平时一点小事还好,就怕养成习惯坏了大事。
今天挑选的这10本书,可以拯救你的「拖延症」。
1、《拖延心理学》:简·博克/莱诺拉·袁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
本书从众多心理咨询中汲取的丰富经验,对拖延作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
本书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诸如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
甚至还为拖延者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建议。
2、《战胜拖延》:尼尔·菲奥里
生活是不是就像一连串不可能尽到的义务?时间规划是不是永远不靠谱?工作或者不工作的时候是不是都会感到内疚?是不是在害怕受到评判而被别人发现自己不够资格?不满足吗?泄气吗?抑郁吗?你不是一个绝对的拖拉者,也不是一个绝对的懒惰者!人人都有试图推迟甚至逃避任务和目标的心理,拖拉并不是完成任务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它是我们企图解决背后一系列问题时的一种尝试!
你的拖拉只是为了抵御失败的恐惧,战胜拖拉就是战胜恐惧!
《战胜拖拉》不是喋喋不休的建议堆积,而是一套拖拉动力学方案。
3、《把时间当做朋友》:李笑来
为什么你总是觉得“没有时间了”?
最节省时间的方式是学习,为什么你“砍柴”而不肯“磨刀”?基于过程的记录,为什么迥异于基于结果的记录?
一个人对时间的精确感知能力真的能训练得像特异功能?都是平凡人,为什么若干年后已有天壤之别?
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
这本书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自我积累。
作者通过自己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事例,告诉我们:
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从而开启人生的成功旅程。
4、《对生命说是》:Anando(奥南朵)
奥南朵曾经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和有名的律师,有着不菲的收入和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但因为重复单调的生活而苦闷找不到生命的出口,一度因为“我为什么活着?”
“我的事业为什么总有不顺?”“我在亲密关系中为什么总有挫败感”这样的问题倍感苦恼。
她放弃了一切社会地位、金钱与荣誉,隐居印度潜心修炼十五载,为生命的困惑探索最真实、最淳朴的解答。
在《对生命说是》中,奥南朵用一个女人特有的细腻观察和感觉记录着,每一个生命问题,每一种可能解开生命中难题的方法。
5、《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佛雷德里克·方热
“我需要别人喜欢我,我不可以让人失望……你必须不断超越,让别人高兴……你必须成功,配得上你所在的位置,应该顺从大流……”
我们的内心总有一个声音不断地重复这些话语,不断催生焦虑,造成各种困扰。
但这个声音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利他、行善、努力、期望成功、追求完美……
严苛的自我要求有时候能使人进步,有时又会给人压力,如何解决这种矛盾?
这种强迫我们行为的自我批评之声,如何掌控它?如何摆脱它?
法国著名心理咨询师,弗雷德里克方热,凭借自己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针对“自我苛求”这一人性痼疾。
结合心理咨询经验独创了行之有效的心理自助方法,一定能够将你从“自我苛求”中解脱出来,使你获得更富创造力和幸福感的生命体验!
6、《吃掉那只青蛙》:博恩·崔西
面对,艰巨、重要的任务,
不要拖延,立刻采取行动,吃掉那只青蛙
每天吃掉3只青蛙,让你进入前10%的精英行列。
《吃掉那只青蛙》中提出21条时间管理法则,让千万人受益。在过去的20多年里,本书的方法帮助人们成功地实现效率的提升和自我管理,大多数人运用书中的一系列方法和技巧,实现了职位提升,收入翻倍,个人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完美实现。
当下,人们面对的各种选择越来越多,不免感到茫然和难以决策,但一个人做出选择的能力将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通过一系列方法和工具,让你养成优先处理重要任务的习惯,并获得持续性的回报。
马上行动,把未来变成现在,一口一口地吃青蛙,确保自己每天*先完成*重要的工作、吃掉*丑陋的青蛙,你将发挥更卓越的能力,所向披靡,拥有幸福的生活和成功的人生。
7、《只管去做》:邹小强
做计划时信誓旦旦,却是总半途而废?
想提升自己,一段时间后却发现自己还在原地徘徊?
想高效完成工作及生活中的各种目标,却总是不得其法?
这还不是因为你不懂目标管理!
12年时间管理实战专家邹小强积淀之作,情境代入式讲述,通过职场“路人甲”小强和“人生赢家”上司老付的对话。
把那些你想问却没人教的目标管理技巧一书囊括,5个步骤帮你告别低效、混乱、计划完不成……开启自我进化新通道!
8、《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
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
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
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M·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
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9、《奇特的一生》:格拉宁
描述了一个真正和时间成为朋友的人,一个将自己的一生用时间来计划的人——柳比歇夫。
柳比歇夫通过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做了研究和试验:
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等各方面,到底能干多少,怎么干?
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总是循着自己能力的边缘前进,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精确无疑。
柳比歇夫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从表面上看,这是纯技术性的工作方法,一点儿也不起眼。
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但几十年来它获得了精神上的力量。
它成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了最高的效率,也保证了最旺盛的生命力。
10、《拆掉思维的墙》:古典
你认为坚持就一定会成功?你总忍不住与别人比较?你觉得应该为了家人牺牲自己的幸福?你相信星座,也笃信有天生幸运儿?你时常觉得没有安全感?你时常会抱怨别人?你觉得结婚不买房的男人没有前途?你对现在的工作提不起兴趣?只有有钱才能够幸福吗?小人物就无法对抗不公平吗?如果上面有一个问题的答案是YSE,那么这本书就是你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