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古人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我们的智慧的源泉、精神的力量,如一盏明灯一样,照亮我们前进的路程,指引我们着陆于知识海洋的彼岸。说到书籍,不得不提一下书籍是需要装帧的,我国的线装书装帧形式始于唐末五代之初,繁盛于明朝中期的万历年间,一直延续至今。线装书以打孔穿线作为我国传统书籍的设计典范,对我国书籍的装帧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线装书说是我国的文化价值符号也不为过,以焕发着中华民族传统特色被大众所知,在现代中也在快速发展。不过,在这发展飞速的时代中,电子书的出现,冲击着我国的传统书籍。那么本期话题:从线装书的装帧结构开始,聊一聊它在现代中的发展以及在电子书的冲击下该如何改变,原来它反映了文化继承时创新的重要性。
一、线装书装帧的结构形式
线装书装帧形式,就如它的字面意思——用捻线将封面和书页装订成册,其订线外露,封面上贴有标签显示其书券气息。线装书起源于包背装装帧形式,不过不同于包背装的是,线装书在装订时将书页和封面大小裁切一致,对齐,固定好之后打孔、穿双丝线,然后在书页右侧打眼,以捻线装订,这便是线装书。
1、订眼。线装书的订眼一般为偶数,如四眼订法,也有六眼订法、八眼订法。而用线将订眼连接起来的方法有麻叶式和龟甲式等。
2、书衣。线装书的书衣(因为它是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又称“书皮”)一般为折页,折的部分处于书口,单页之处用线将其锁住。也可以用单页做书皮,其纸张厚而硬。常见的线装书的书皮为深蓝色,用白纸或绫子做标签贴在书皮的左边,之后签上书名(有手写字和印刷的宋体字),加上方框文武线(内细外粗两条线),气质典雅,古朴。古代文人雅士的书卷气息也显示在线装书上。
3、目录。即书的纲目。
4、行格。直者为行(唐人称“边准”、宋人称“解行”),加横为格。书的四周的线叫“栏”(匡郭),分为“单栏”和“双栏”,单栏是一条粗线,双栏是内细外粗两条线,亦称“文武线”。有的抄本没有栏就叫素纸抄本。
5、角与根。书页的左边为口,右边及上下两角为“角”。贵重的书会用蓝色或湖色的绫包住角,可以护书,但缺点是易被虫咬。根处于书的地头切齐处,在交隅线的左边写书名和类别,右边写册数,以方便整理与检查。
6、脑。书名页用来钻孔穿线的空白处叫“脑”,在书页的右侧。脑际有孔,穿线的书最少有四个孔,在护页之外,封面之内另有两个孔作装订用处。在修补书时,修接口是最容易的,而书脑是最难修补的部分,所以不能伤着书脑。用来穿线的孔越小越好,否则易伤脑。
7、口。版口即将文字印在一整张纸的一面,把纸对称折叠形成前后两个半页,折叠的这条缝就叫“口”(版口)。折缝上有黑线的叫“黑口”,反之为“白口”,另外,刻有文字的被称为“花口”。其目的是为了折页整齐。
8、鼻。版口上下端的界格叫鼻(即象鼻),鼻的是否有线决定为黑口或白口。
9、头。书页上下的空白称为天头和地头。天头又称“眉”,大多比地头大一倍,与地头均等的较少。
10、尾。鱼尾处于版心的上端,两角向上称为上鱼尾,反之为下鱼尾,上下都有鱼尾称双鱼尾。
11、面。在封面与页面之间的空白页为护页(即副页),由简册制度的“简”发展而来,又叫“页”。
12、耳。耳在下半页版外左上角,用来辨识篇名,多见于经传者。传闻始于宋岳珂刻的《九经三传》。
13、版心。版心是两页交界处的空隙,页数、字数、鱼尾、刻工姓名都在版心。
二、线装书装订形式在现代中的发展。
1、打眼数量的增减。
传统线装书的打孔数量在现代的书籍装订的发展中,打破了所谓的四眼、六眼、八眼的局限,现代的设计师们会依据需要,在书籍上打超过8个或低于4个的孔,针对性的增加、减少了打眼的数量,从而丰富了美的体验以及视觉的感受。
2、订眼位置的改变。
在唐本式缀订法与宋本式缀订法中可以看出,传统的线装书打眼位置都具有高要求的规矩与方法,唐宋两种方法都是垂直排列、多以4订眼为主。而现代中的线装书,打眼位置要求并没有如此之高,也打破了框框本本的规矩。有些书籍的打眼方式采用了不对称法则,位置也是交错而排,也形成了不规则的的布局结构。还有些书籍为了美化、增加地域文化特色,不再去只满足装订的需求,更加的去满足了设计形式上的需求。
3、走线方式的创新。
若订眼位置和数量产生变化,装订过程中的锁线也会随着变化。传统的线装书的走线方式都是固定、有规律的,大多垂直或者平行于书脊。虽然传统的麻页式和龟甲式为绕过书脊、天头、地脚,更容易订牢纸张,方便存放。但是如今的纸张更优质、制作工艺也更先进,书籍的装订在新的材料和技术的支持下,产生了更加灵活的走线路径。不同于传统的横平竖直的锁线模式,而是增加了交叉、对角、倾斜等变化,形成了多元化的特点和风格,增加了书的表现力和艺术张力,给这还未介入美学的领域带来了审美的新天地。
4、装订材料的挑选。
传统线装书的设计较为素雅和简洁,最常见的装订线为白色的丝线、棉线和麻线,棕色和蓝色也有,但较少。到了现代,书籍设计发展迅速,多元化的设计成为主流,人们在装订线上的设计上做出了很多尝试,使用毛线、皮线、金属丝或塑料线等材质来做装订线;根据书的内容和风格,采用黄、红、绿、多彩线等作为装订线。在现代书籍设计的观念中,装订线不止有将书页订联在一起的作用,更有着塑造书籍整体形象的重要作用,它给书籍的设计注入了更强烈的风格。
5、订眼功能的转变
订眼是为了方便走线,提前打好的孔,它的功能主要是装订纸张。由于艺术观念的更新,审美水平的提升,现代设计对于艺术表现力的提倡,使得订眼在部分书籍设计中,其功能转变为了装饰作用。硬质的书皮在其切口处采用现装的形式,然而并没有真正的打孔穿线,只是将彩色的线镶在订口处,“伪装”成线装书。这种形式主要是为内容服务,与书籍的精神相契合,承担起衬托书籍的设计理念和强化书籍的承载信息的作用。
三、深受电子书冲击的传统书籍。
现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新的书籍形式——电子书,它的盛行给纸质书籍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样作为知识的载体,其便捷性、环保性、可以兼具图文声、可以直接搜索等性质完胜纸质书。
虽然还有一些的读者仍购买传统书籍,但是电子的发现甚是凶猛,它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现代人们的阅读习惯使得传统的印刷出版市场渐渐萎缩,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面临的破产的危险。
在这种冲击下就不得不要求纸质书在新时期必须做出改变,对书籍的设计有更高的审美和艺术要求,更加注重装帧形式的美学发展,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不被时代所抛弃。日本著名的设计家原研哉曾说:“数字媒体的发展把以传达图文为主要功能的纸张解放出来。而书将成为书本身,以独立的艺术而存在。”
四、结语:反映了文化继承时创新的重要性。
我认为,线装书装帧形式是我国极具特色的传统装帧形式,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应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气息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同时也可利用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发展与创新。唯有如此,线装书才不会被时代淘汰。当然,我国不止有装帧文化,还有各式各样的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弘扬。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继承时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创新不仅使我国文化得以传承,更是弘扬我国文化的基本要求。
文
结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杨永德
《中国古代书籍史话》李致忠
《线装书装订方式的扩展性研究》李湘媛
《古籍线装书的装帧和修补术语考》兰台世界
《手工书籍装帧形式探讨——书籍设计的一种再探索》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