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

服贸会上,参观者在文化服务专题展区体验虚拟主播产品。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李约瑟先生曾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如果说现代科技是大海,那么世界各民族文化自古以来发展出的科学技术则像众多河流,最终“百川朝宗于海”。而中华科技文明正是其中的黄河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

上溯五千年的高科技

70年前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用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来说明“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随后,《人民日报》邀请钱伟长、华罗庚、竺可桢等科学家撰写介绍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文章,以增强民族自信。经过70年的发展,在我们对中华科技文明不断加深认知的同时,新中国也成功走出了一条科技发展之路,不断地创造和改写历史。

当中美 中大豆采购成为热议话题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有一种时空易位的感觉,事实上大豆是由中华先民驯化栽培的,在古代是五谷之一“菽”。有一种说法,上个世纪美国 一项自中国引进的技术就是杂交水稻,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水稻也是我们祖先的发明,它现在雄踞世界三大主粮之首,养活了全球60%的人口。美国的独立战争直接起因是“茶叶税”,可以说这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 的蝴蝶效应。西方农学家一直赞叹中国作物种类的丰富,早在19世纪美国政府就通过外交渠道请求和清政府互换书籍和植物种子,后来美国农业部还派专家到中国收集地方志和农业相关典籍,这些书籍后来都移交给了美国国会图书馆。

如果说5G通信是当代的高科技,那么五千年前的高科技又是什么呢?众所周知,玉文化是中华文明早期礼制和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简体的“国”字中间还特意用了“玉”这个字。一件件精美的玉器身上如何凝聚着高科技呢?这是因为玉石的硬度很高,而先民尚未掌握金属工具,玉器的加工制作非常困难。比如一些玉器中间有细到毫米级的狭长钻孔,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目前还无法解释。可以说上古玉器、商周青铜器、瓷器和丝织物是世界各大博物馆里代表传统“中国制造”的豪华品牌。除此之外,先民还创造了辉煌的钢铁文明,使得两千年来,在北半球农牧分界线南侧的汉文明得以一次次击退北方游牧文明的侵扰,引弓弩而北面,控长城之内外。

传统数学独到的算法体系

古希腊运用数学模型揭示物质世界规律的观念成为近代科学革命的重要思想源泉之一。我国传统数学没有诞生古希腊几何学那种演绎体系,而是沿着一种算法体系的道路在不断发展。“清华简”中两千年前的《算表》就是典型例证,算术中最难的是乘除法,而九九乘法口诀就是我们不自知的强项,当我们在新闻中看到英国政客竟然连个位乘法都无法对答如流时,多少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这可是我们小学低年级就要倒背如流的。可以说《算表》是一种强大的计算工具,支撑了古代科学家强大的计算力,祖冲之能运用割圆术计算π到小数点后7位应该与这种强大的算术工具不无关系。在我国古代最复杂高深的计算需求来自天文历法的推算。古人相信世间万物的治理与天上星辰的运行有种神秘的联系,天学乃是探索和掌握这种神秘联系的伟力。正是这种观念推动着传统历算之学的不断发展。

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在毕达哥拉斯学派唯数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唯理论的学说,即世间万物依据一个先验的理念世界展开,能把握世界本质的只有人类的完美理性。古希腊对自然界的探究很大程度上基于这一理念,将揭示世界本质规律作为人类 目标,在此观念的驱使下,耗时耗力也在所不惜。而随着古希腊文明的衰落,人们不再缅怀科学昔日的辉煌。

全面超越“四大发明”的认知

在20世纪美国成为世界 强国之前,人类文明的中心始终位于欧亚大陆,而近东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周遭文明相互交流砥砺,成为世界文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同时东亚和南亚也有文明崛起。于是从几千年前开始,在亚洲大陆东西之间就存在着一条文明交流之路,与后世 的丝绸之路重合,海上丝绸之路也在贸易的驱使下开辟出来。丝绸之路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依赖于牵星术、指南针等一系列科学技术,同时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科技知识的交流和传播。17世纪之前,中国和欧洲在科技领域仍然各有千秋。但随后欧洲先后发生了科学和工业革命,使科学和技术相互促进,迭代向前迅速发展。而正处于“康乾盛世”的清王朝开启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明末一度繁荣的中西交流戛然而止,中欧科技水平迅速拉开差距。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那时起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走上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同时,也踏上了同样波澜壮阔的引进和发展近现代科技之路。

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国内外专家遴选的“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清单”88项正式发布,这是在全球史视野下对中国古代科技创新的 评估,全面超越了“四大发明”的认知。《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一书正是对这一清单的解说,而新出版的《格致·考工·源流——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内容更加丰富生动……科学技术不仅是 生产力,更是一种先进文化,准确阐释和宣传中华科技文明必将对坚定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产生持久的影响。(孙显斌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