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三大科技巨著,分别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三大巨著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中华瑰宝。李时珍《本草纲目》李时珍(年7月3日-年),字东璧,号濒湖,湖广蕲州(今湖北薪春)人。李时珍祖父是民间“铃医”,走街串巷,摇铃为人治病。父亲李言闻,子承父业,是当地的名医。李时珍从小耳濡目染,阅读医学书籍,常随父亲出诊,帮着抄药方。十四岁那年,李时珍补为诸生,后来三次应乡试不中,于是决定不再追求功名,一门心思跟着父亲学医。李时珍善于钻研,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很快成为一名医术高明的医生。在行医过程中,他发现传统的中医《本草》,品类繁多,名目混杂,其中还有不少错误。于是,李时珍立下雄心壮志,要重新编写一部新的本草。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李时珍广泛阅读各类书籍,除医药著作外,“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无不涉猎,前后读了余本。同时,李时珍注重实地考察,走遍家乡的山川野外,还带领儿子、门徒远赴江西、安徽、河北等产药地,在穷乡僻壤,高山峻岭间采集标本,绘制图像,虚心地向当地的农夫、渔民、猎人、樵夫请教,还征集了许多民间治病的处方。嘉靖年间,李时珍为楚王的儿子治好了气厥症,便留在王府任奉祠正,兼管医药之事。几年后,医院任职。当时方术迷信泛滥,一些人热衷于寻找、制作仙丹不老药,医院也深受影响。李时珍不愿同流合污,便托病辞职返乡。不过,医院的这段经历,对他日后编撰《本草纲目》大有益处。回乡后,李时珍便着手编撰工作。他以前人的本草为基础,结合自己收集的新资料,潜心著作,前后三易其稿,历时近三十年,直到万历六年()才最终完成,时年61岁。后来又经过10年三次修改,前后共计40年。李时珍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年)去世。万历二十五年(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本草纲目》共52卷,它以药物的自然属性进行分类。全书共记载药物种,比前代的《本草》新增种。在这本巨著中,李时珍以药物正名为纲,其余附释为目,详细闸述药物的出产、形色、气味及主治药方,验方首,配图幅,共万字。此外,《本草纲目》还记载了众多的动物、植物和矿物品种,所以,也是一部植物学、动物学和矿物学方面的专著。徐光启《农政全书》徐光启(年-年),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万历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年入天主教,并师从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和水利等科学技术,并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明万历三十五年至三十八年(年-年),徐光启回乡丁忧,在这三年间,他泡在田间进行农业试验,总结出许多农作物种植、引种、耕作的经验,写了《种棉花法》《代园种竹图说》等农业著作。明万历四十一年秋至四十六年(年-年)闰四月,徐光启到天津垦殖,再次进行农业试验。明天启元年(年)再次到天津,进行更大规模的农业试验,写出了《北耕录》《宜垦令》和《农遗杂疏》等著作。徐光启在家乡和天津这两段比较集中的农事试验与写作,为他日后编撰大型农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天启二年(年),徐光启告病返乡,他不顾年事已高,继续试种农作物,同时开始搜集、整理资料,撰写农书,以实现他毕生的心愿。明崇祯元年(年),徐光启官复原职,此时《农政全书》初稿已完成。但徐光启忙于负责修订历书,无暇顾及,年去世后,由他的门人陈子龙等人负责修订,于年刻板付印,并定名为《农政全书》。全书由于分为12目,共60卷,50余万字,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汉族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穿其中。宋应星《天工开物》宋应星出生于万历十五年(),字长庚,江西奉新人。举人出身,明崇祯七年(年)任江西分官县教谕,后来还做过福建汀州府推官,南直隶亳州知州。宋家世代为官,曾祖宋景在嘉靖年间任南京工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祖父宋介庆曾任安徽黟州知州,宋应星与兄长宋应异自幼诵习经书。万历四十三年(),宋氏兄弟同科,双双考中举人,且名列前茅,时在地方上传为美谈。然而宋氏兄弟后来虽然多次应试,却始终没能考取进士。渐渐地,宋应星有了新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