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选一本“好书”却并非易事。相信不少读者在学生时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走进书店,书柜上琳琅满目的书籍中藏着不少腰封上标注着“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延伸阅读资料”等词条的读书,但当买下来之后才发现,里面的内容并没有那么优秀。事实上,这些所谓的“推荐读物”不过是鱼龙混杂的出版社为了给产品贴金而刻意为之,其中藏着不少滥竽充数的作品,而这些词条也代表不了好书。就在近日,教育局教材部在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声明,提到未曾以“教育部推荐”等词条来出版、推销过有关图书,也算是以广而告之的方式打了转空子的出版社的脸,也警戒了消费者不要被这些虚假的宣传所迷惑。当然,针对这件事情,还是有不少媒体、评论机构认为,声明只能起到警示作用,真的想要杜绝市场乱象还是应该从执法力度的角度考虑。而这些无疑都加大了市场监管的难度。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目前的消费者来说,选“好书”是一件难事,不过选“好书”难,选“好”书更难。不少热销“好书”都会定期再版印刷,因此不少老版的旧书会被淘汰下来,而这也催生除了另一个书籍买卖市场——书摊。就小编来说,学生时代零花钱少,又喜欢看小说,那时候就会去书摊买书,因为书摊的书往往便宜,甚至有时候是按斤卖的,对于囊中羞涩的人来说未尝不是一种福利。不过现在看来,这种购书途径存在的弊端,或许更加严重,比如盗版。客观的来说,这种非正规渠道卖书的,是最容易催生盗版的。或许有人这时候会说“只要内容一样,其他没什么问题啊!”确实,如果从内容的角度考虑,单纯翻印的盗版书籍同样可以提供我们精神食粮,但是如果说背后涉及到健康问题呢?正版书籍对于纸张、墨水都有明确的指标要求,甚至出版前还会对相关指标进行测试,而盗版书籍,即便装订上不存在错页漏页的情况,其在纸张和墨水上却很难保证不偷工减料。一般来说,盗版商家为了节约成本,会采用不合格的纸张、油墨、胶水等来制作盗版书籍。而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了盗版书很有可能存在铅等重金属元素残留超标、甲醛超标、苯超标等问题,直接危害阅读者健康。那么可以直接禁止书摊这类市场吗?自然也不行。一方面书摊本身也是二手书交易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老书爱好者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书摊对于学生群体来说,确实是一个可以收获廉价好书的途径。因此关键还是在于市场监管。如今便携科仪的发展迅速,尽管要定量检测有害物质可能还是有一点难度,但是定性分析重金属、甲醛、苯等物质是否超标却并非难事,甚至不少便携式的色谱仪、光谱仪还能对书籍的品质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因此,如何强化市场监管,将高效的仪器与工作相结合说不定就是扭转目前存在漏洞的书籍销售市场的关键。同时也相信,随着市场重视程度的逐渐提升,消费者未来一定可以轻松地买“好书”、买“好”书。本文参考资料来源:科技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