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名著推荐海底两万里

北京专科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4186.html

国庆长假,受疫情影响,中小学生一般都不能外出旅游。利用假期,读一本课外书,也是挺有意义的。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名著,更是茫茫书海中光彩耀眼的珍珠。读名著,就像站在大师的肩膀上看世界,可以开阔视野,扩展我们的精神空间。

今天,为同学们推荐一本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海底两万里》。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跟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世界的故事。通过阅读,我们可以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

从书中可以看到,教授他们所追赶的“怪兽”,实际上就是一艘潜艇。潜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能潜入水中航行?它的动力来源于什么?书中解释了不少,当然,还有许多幻想至今人类尚未实现。比如,书中描述潜艇的动力来源于“海水发电”,这个技术如果实现了,无疑是人类科技的又一次突破。

小说中的主人公们从太平洋出发,海底潜行,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等许多险情。这么多的情景描述,带领着读者跟随他们的足迹,也开展了一场“两万里”的旅程。在欣赏这些美丽景致的时候,我想到的、看到的是作家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对未来科技无限的向往。

我们从“鹦鹉螺号”说起。《海底两万里》发表于年,距离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机械动力潜艇问世不过6年,直到12年后,人类才制造出第一艘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潜艇。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鹦鹉螺号”是艘十分先进的潜艇,双层的船体能够抵抗海水巨大的压力,尖锐的形状能够获得更高的航速,一小时50海里,以海水为能源,接尽于无穷的动力。同学们可能不知道,直至今日,最现代化的核潜艇在不考虑噪音的情况下,水下最大时速不过才40海里,同时,双层壳体的耐压舱时至今日还是潜艇制造的主流设计之一(单壳体是目前最高技术水平),当然,尖锐的船体目前已被阻力更小的“水滴型”船体所取代,“海水发电”技术尚未突破。回到十九世纪,我们不得不佩服作家对未来科技的大胆预测。科幻不是盲目幻想,是建立在十分扎实的科学技术水准之上的大胆预测。有趣的是,年1月21日,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取名即为“鹦鹉螺号”。或许,也是为了表达对凡尔纳的纪念吧。

我们再看主人公们的航线,从太平洋出发,途经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北冰洋等,若没有丰富的地理、海洋、水文气象、船舶驾驶等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尼摩船长又怎么能驾驶着“鹦鹉螺号”环游大海呢?

书中还为读者描绘了海洋中的多种动植物和各类宝藏。大海是广阔的,地球中70%的面积被海洋所覆盖;大海是深沉的,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米,这是目前科技水平所能探测到的最深距离。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船长他们见到的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相信,海洋中还有更多的动物、植物还没被发现,等待着人类更进一步的探索。船长和教授在印度洋采珍珠、探访亚特兰蒂斯的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等情节深深吸引着我们。大海时而咆哮,时而沉默,这变幻莫测的水面下有太多故事值得我们去探寻。

尼摩船长不时将潜艇浮上水面,利用船上积累的财富,支持当地人民反抗暴君的斗争。这就不得不提到小说创作的历史背景,涉及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知识,对于同学们而言,这些知识有些深奥了,读懂它们需要更多的学习,更久的积淀。

科幻小说的特点,就是立足当代科技,并对未来展开无限的遐想。纵观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每一种新技术的诞生都伴随着社会的变革,深深影响着人类的生活。飞机、火箭、宇宙飞船让我们摆脱了重力的束缚,飞向蓝天,遨游太空;高铁动车让我们都变成了日行千里的“神行太保”;大型水面舰艇、潜艇带领我们走进大海,走进深蓝。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人类更自信。

希望同学们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更大的激发起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多读书、读好书,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少年强则国强,星辰和大海等待着你们去领略、去征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