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与学科丛书,免费领

整理《中国文物与学科》丛书,全系列总共10本。

PDF电子书系列。

今天整理出总共五本,剩余五本,整理完毕后下篇文章出。

第一本:文物与语文。

文物与语文,联系密切。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日常谈话和写文章时,往往提到古代器物,而且许多器物本身,为我们研究和理解某些语文现象,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根据考古发掘报告和古文献记载,文物能为语文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提供的资料,包括以下三项:

借助古器物上留存的文字或刻符,形象地说明我国汉字的起源及其发展,并能进一步同当时产生某种语文现象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相结合,以理解语文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和它必须具有的社会性。

语文中词汇的丰富与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都会的进步,人类交往日益频繁,人们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向,也越来越周密、复杂,这必然促使词汇的增加,以满足彼此通过语言和文字进行交流的需要。

语文的发展,与生活的物质条件的改进与改善,息息相关,这是能够理解的。

鉴于.上述的情况,本书分有六章,具体阐述文物与语文之联系的三个方面。

第二本:文物与数学。

我国古代数学,出现很早,而其发展道路却与西方不同。我国古代数学最大的特点是,强调实用性。因此,几千年来,数学研究形成一种传统:着重实用,讲求效率,注重结果。通观中国古代数学家所研究的数学问题,或偏重于天文历算,或偏重于度量,也就是说,他们关心的首先是如何得到能够直接应用。最明显的一个事例,拿我国古算书中最有影响的《九章算术》来说,书中共收二百四十六个数学问题,其中大部分与当时实际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基于这个特点,我们编写这本书,也以古代数学的实用性为主线,与数学有关的传世和出土文物结合起来,阐述文物中的数学。古代流传至今的古算书,是我国极为珍贵的科技类文化遗产,属于古籍文物范围。我们在第四章内专门介绍我国传统数学内容,主要以古算书为依据,应该说,也是一种与文物结合的方式。

在编写过程中,在每一章节的叙述中,我们尽可能多用一些有关数学的文物。但是,这方面的文物,不论出土的或传世的,并不是很多,收集也不容易。有的文物因年代久远,多已失传或腐朽。如刘徽曾经创造棋验法,制作了不少立体模型,可惜早已失传。由于每个时期有关数学的文物,多少相差,在本书中的插图,各章节并不平衡,造成有的章节较多,有的章节极少。

第三本:文物与物理。

“文物与物理”?乍一听来,实难相容。教科书中所谓的“物理学",是指研究物质组成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而“文物"是昔日的物质或精神产品。后者似乎很难为前者提供有关物质组成的学说或物质运动的定理的。

然而,作为物质产品或艺术作品的文物,不仅体现了创作者的经验、思维与知识,也是一个时代的科学认识水平的反映。一件工艺精湛、艺术价值高的文物,往往也是某一历史时期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的结晶。有鉴于此,考古文物界的先贤在几十年前就提出考古学要与科学史相结合,以便将考古提到一个新的认识阶段,将文物鉴赏与评论提到科学的水平。同样,科技史界也从未放弃收集历代文物以阐明某一历史时期人们可能具有的科学知识。本书题为“文物与物理”,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来写作的。因此,这里指的“物理”,不是定理、原理之类的纯物理学叙述,而是一个“大物理”,即与物理学知识可能相关的文物,或某一文物可能体现着的物理知识。

第四本:文物与化学。

考古学、文物的研究一般归属于历史学的范畴,历史学则是人文科学中的主要学科。因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文物的研究比较侧重其出土、保藏或修复、断代及其所具有的文史价值和意义。而对文物本身所包含的科学技术背景,即它们具有的科学技术方面的价值和意义,相对来说就重视不够。这也和

过去讲历史一样,主要讲阶级斗争史经济史、军事史及哲学史、文学史等,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被放置在很次要的地位,说得非常简便,甚至有时一带而过。事实上,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成果,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完成第一次产业革命后,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一种要素,日益明显地呈现出先导的特征。所以讲历史而忽视历史上的科学技术,至少是很不全面的。当今,许多历史学家已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加强了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合作,共同探讨历史上的科学技术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把历史学的研究引向深人。文物则是他们之间联系的一个媒介。由此,我们共同编写这套“文物与学科”丛书的目的就较明确了。

第五本:文物与生物。

奥妙无穷的生物现象,一直受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