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曲则则养廉心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

□苇航薛海华

仲夏已至,天气渐热。人需要多饮水止渴,多读书养心。提及读书,笔者选择了一册《古史清廉曲——倡廉肃贪历史故事三百二十则》。这是一本老书,又是一本新书。此书最初于年就已初版,名为《古史清廉曲——廉政之镜历史故事三百二十则》。著者曹云中坚持长年修订,此书又更名《古史清廉曲——倡廉肃贪历史故事三百二十则》(下文简称《古史清廉曲》),于数年前再次面世。反腐的路,难有终点,常有站点。著者与时俱进,不停修订反腐旧著,正是如此。

此书则反腐历史故事被分为八篇:廉洁、俭朴、勤政、刚正、禁贪、戒奢、防谄、家训。有人赞许此书:以古代历史人物故事为主要形式,从正反两方面反映倡廉肃贪主题,对于廉政建设具有现实警示意义,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现实教育意义。我完全认同上述观点。具体说来《古史清廉曲》,值得读。最直观的理由是,著者选择古代故事,颇有技巧。一方面,他没有选择那些长篇累牍的人物传记,而是选择了许多小故事,多则五六百字,少则二三百字。尤为关键的是,著者都已将古文译作白话文。此书在手,厕上、枕上、桌上,随时随地都可阅读,每个故事仅仅需要一两分钟,便可消化,有效提高反腐书籍的阅读效率。

另一方面,快餐文化未必就没有营养。“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书籍好比老师,读者就是徒弟。一个个清廉反腐的小故事,就像一首首又短又快的旧曲,人人都是一样看,一样听,但思考的结果未必一样。曹云中在《再版前言》中特意解读了明代薛瑄论廉洁的理论。薛瑄认为:

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

薛氏所言有理:读书明理,不忘初心,不求名利,洁身自好,才是清廉的最高境界,即上层境界;其次可谓“中廉”,即保护自己的名节,拒绝腐败;最后是“下廉”,为官位俸禄,畏惧法律,不敢腐败。精辟的理论,引发读者的深思:廉洁因人而异,有人是主动的,有人是被动的。纵看中国历史,从两周到明清,在治国实践方面,儒家相对越来越弱,法家相对越来越强,即使在抗拒腐败方面也不例外。明初,法家思想反腐走向极端,朱元璋采用各种酷刑,甚至剥人皮等刑罚,一度有效抑制腐败的蔓延。可是明末宦官当权,腐败至极。这种明初反腐的酷刑模式,属于薛氏所言的第三种模式。

回到《古史清廉曲》所举诸例,我最欣赏“廉洁”一篇中的故事。认真阅读这些故事,读者不应该轻易下结论书中所述廉洁楷模只属于“上廉”“中廉”“下廉”中的任意一种情况,有时两者兼顾,甚至于历史中还不乏三者兼顾的例证。首篇“廉洁”中第四则故事是我非常熟悉的。主人公杨震是如泰(分界)地区杨氏的远祖。天下杨氏,无不以“四知堂”为堂号。所谓“四知”就是昔日深得杨震恩惠的学生,深夜送来黄金,力劝老师受贿,理由是无人知晓,不必担忧。杨震立刻回绝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所谓“四知”,实为一知,即“知书达理”,明白“天地人和”才有国家强盛的道理。在这则史实中,杨震的廉洁,毫无私心,无关名利,属于“上廉”。

还有首篇首则廉洁故事,也很有趣。春秋宋国人获得一块美玉,请人鉴定后,决定赠给仁相乐喜。他向乐喜强调宝玉很珍贵,乐喜拒绝他:“我若接受你的宝玉,咱们都失去最宝贵的东西。”这是一个快餐式的故事,两三眼瞥下即可读完。不过快餐慢食,也会有味。读到这则故事,我想起同乡冒小山的童年往事。这位品质优良的清末基层官员,小时候就路不拾遗——他看见别人遗失的黄金,不贪不拿,交还失主。不容否定,乐喜、冒小山拒绝贪财,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即他们都很明理,这属于“上廉”。然而,乐喜说接受黄金后,他会失去自己宝贵的东西,那宝贵的东西应该就是他“仁相”的名节。由此可见,乐喜的廉洁介于“上廉”“中廉”之间。

上廉,似莲花高洁,出淤泥而不染;似修竹坚韧,临大风而不倒。为官能上廉,如莲如竹,实属不易。从明朝教训中走出来,走进历史中一则则故事,细细聆听《古史清廉曲》,汲取其中养分,分析其中缘由,读者才会修生养廉,才能做到清廉润初心,更靠近上廉——主动拒绝贪腐敛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