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封面人物
傅先明:乘“健康中国”之风,探非公医疗之道
▲
傅先明
医院院长
第一届中国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癫痫协会副会长
三尺手术台上,傅先明手握手术刀40余载,成为安徽省神经外科领域知名的“一把刀”。
四方实验室里,他参与研发出第一台国产化辅助颅内精确定位的手术设备——ASA-V导航仪,主编了功能神经外科医师必备书籍——《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跻身于国内神经外科知名专家。
承载着安徽省三代神外人的梦想,如今他创建了医院,在致力于改善安徽脑科病患出省看病困难的同时,也在医院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对百姓,我是一名医生,要坚持严谨、博精、创新、求实的作风,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对医院,我是一院之长,要为病人提供一个技术精、设备专、服务好的医疗环境,为有志在医疗领域有所建树的医护人员提供发展进步的平台;对行业,我是科研人员,愿倾毕生之所学,整合全国神经外科优质医疗资源,医院打造成安徽省乃至全国医院,医院的标杆,助力国内脑学科医疗水平整体提升,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事实上,国内外顶尖的医疗机构从不乏民营系的身影。”他举例,拥有年历史的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医院,曾经完成了世界首例心内直视手术和全美首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国医院、医院医院,“我医院为标杆,打好医疗、科研、教学三张牌,医院打造成老医院。”
启航:让梦想照进现实
6月27日下午5点半,一场大雨方歇,合肥碧空如洗。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医院揭牌仪式准时启动。
傅先明健步走上讲台,“医院的成立,填医院的空白,意味着安徽省三代神经外科医生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这将会解决全省脑科疾病患者就医的难题。”
说起这番话时,他眼前似乎晃过多医院遇见的一个安徽寿县病患的影子,医院神经外科医生的他当时不能理解,“医院就可以进行诊治,为何舍近求远来这里看病呢?”
当那位患者回答“对省内神经外科的医疗水平不了解”时,傅先明心里五味陈杂。“我曾经看到一组数据,安徽省神经外科病人外转率高达59%,在全国排名第一。安徽病人在外地就医常常遇到挂不上号、住不上院、花费巨大等问题,同时,大大增加安徽省医保资金的压力。”
“其实,安徽省神经外科的医疗技术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但很多病人并不知道这些。”他表示,安徽省神经外科领域亟待有一个专业化平台,介绍医疗水平和能力,让其家喻户晓,病患皆知。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大量患者的就医需医院。
年,国家发布的《“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明确提到,要推进和医院医院同等待遇,此后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涌入大健康产业。
年,医院董事长严肃向傅先明教授抛来了橄榄枝。一个立志投身健康产业,一医院,两人志同道合,医院应运而生。
医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医院总投入10亿元、一期投入5亿元,占地70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设置床位张,设立脑血管病中心、颅脑肿瘤微创中心、功能神经外科中心、颅脑创伤中心、现代康复中心、昏迷病人促醒中心、神经影像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癫痫诊疗中心、神经电生理中心十大医疗中心,在30个科室中颅脑肿瘤、脑血管病、颅脑创伤、功能神经外科、昏迷病人促醒和康复医学科等科室优势明显。其中,高精尖设备是医院的“利器”之一。
傅先明举例,医院影像中心引入了国际知名品牌GE影像设备,如3.0T磁共振(SIGNAPioneerElite)、层螺旋CT、IG6双向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双无线板移动DR等;配置高端的神经电生理设备、全套康复设备,拥有40人舱位的高压氧舱,百级层流手术室,现代化ICU病区,5G移动卒中单元智慧医疗设备等。
最新款的磁共振设备可以将病人的检查时间缩短3倍;搭载了天眼技术装置的CT设备无需医护人员辅助病患调整检查体位,可以自动提取异常部位进行检测分析;5G+移动卒中单元智慧医疗设备将在急救车上安装车载CT和相关检验仪器,急性脑梗塞病人在救护车上可以通过车载CT进行确诊,必要时直接进行溶栓治疗,从而大大缩短救治黄金时间……”医院的高端设备时,傅先明如数家珍。
“医院还医院。”傅先明说,医院将开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医疗管理服务体系,线下来院可实现看、治、养的一站式服务;医院智能医疗平台的远程诊疗、医患跟踪等系统,实现线上跟踪病情动态变化、线上咨询指导诊疗。
除了高端设备这些硬件以外,医院还汇聚了上海、北京的知名专家资源,开设了5G诊室,可以让病人“身临其境”般接受全国专家会诊,安徽省内的脑病患者将可以在家门口低成本享受到北京、上海同等水平的医疗服务。
电子病历、机器人导航、实时监控排污设施、智能管理系统……该院还将全面运用智慧化手段,打造全周期的智慧健康服务闭环。
理想:在生命的沃土上耕耘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年,傅先明分配到了安徽医院外科。在外科各系统轮转时,他第一轮便进入了神经外科。两年后轮转结束,没想到被定岗在了神经外科,更没想到的是此后他见证并参与了神经外科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
他回忆,当初整个神经外科只有一个病区,40多张床位,病房简陋。没有CT机、磁共振等诊疗设备,诊断主要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手术风险极高。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在临床一线磨练了10年。年,傅先明以中国神经外科医生的身份被国家科技部选派前往法国进行为期两年的工作和学术交流。
在巴黎第十二医院研修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时,他发现,欧洲的神经外科诊疗手段已经遥遥领先国内,“脑起搏器,脑运动皮层刺激,脊髓刺激和微泵植入技术已经普遍应用,疗效显著。”他暗暗立志要将这些先进的设备和治疗方法引入国内,“工作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以外国侨民身份注册了神经外科医生后,他天天泡在病房和手术室里,他曾24小时内参与了大大小小14场手术,也曾因为连续手术而48小时没有出过手术室……
从观摩手术到手术助手、再到主刀,他在疯狂的工作中快速成长,神经外科手术的能力日臻精湛;脑室穿刺和立体定向手术成了他的拿手绝活;两年内与法、日、南非同行共同实施了近千例神经外科手术,其中,帕金森病的深部脑刺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两年后,他带着法国巴黎第十二大学神经外科AFSA学位归国。随着国际国内科技水平快速发展,神经外科领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如何利用先进设备减少手术对脑部的创伤,尤其是对重要功能区的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是傅先明思考的课题。
为此,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影像导向立体定向开颅术临床应用研究”和“神经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将脑部尤其是颅脑深部及功能区的损伤降到最低,并将这一临床技术加以总结在全国推广应用。
年和年,他的两项科研成果均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为国内广泛开展神经导航手术奠定了基础,为无数患者带来福音。其中“神经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作为安徽省卫生系统研究成果,被安徽省科技厅推荐角逐国家科学技术奖。
为了总结和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他主编了聚焦微侵袭神经外科领域的《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这是一部为神经外科医师提供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全部信息的专著,被国内同行誉为我国立体定向技术的“教科书”。
他笑称,“现在年轻的功能神经外科医生可能不认识我,但一定是看着我的书长大的。”
此后,他在教学科研方面更加投入。作为安徽省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安徽医科大学、山东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先后主持开展了安徽省重大攻关课题、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研究”“立体定向手术规范化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研究”“立体定向技术在毒品成瘾治疗中的实验研究”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成功开展了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立体定向开颅手术、神经导航手术等各类高难度手术,参编了《微侵袭神经外科学》《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学》《中国百科全书》等10多本专著、杂志,发表了包括10篇SCI论文在内的90多篇论文,斩获安徽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专利1项,成为安徽省首批“”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远瞩:走“医教研”结合之路
年,安徽医院筹划在合肥医院,傅先明作为医院副院长,放下了手边的工作,来到南区担任南区建设筹备组组长。
放下手术刀,拿起建筑图纸,管理基建,对他来说是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初到南区看到长满荒草的工地、风吹雨淋多年的烂尾楼,他心急如焚,没日没夜地泡在工地,没有办公室,就在简易的茅草棚里上班,寒冬里,一场大雪竟将草棚压塌……环境艰苦,工作繁重,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如期建成完工。
年12月,南区一期盛大开诊。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康复医学科等优势学科主体搬入该区,安徽省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安徽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也同时进驻,开放床位张,大大缓解了医院一床难求的紧张局面。
在医院南区的建设上,傅先明的成绩有目共睹。随着南区正式开放,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南区第一任院长。此后,他一面管理南区一期的医疗工作一面又投入了南区二期的建设当中。
7年后,医院南区21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提前一年半投入使用,并作为中国科学医院挂牌,标志着从此开启了院校合作的新里程。
傅先明认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工科学优势明显,在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方面有良好基础,但与国内顶尖高校相比,临床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尚属空白,亟需向医学领域拓展。安徽医院临床资源丰富,但教育科研平台资源不足,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面临困境,亟需寻求与高水平大学合作。
在此次合作中,傅先明看到了“医教研”结合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一方面,医院发展的大势所趋,医院学科建设、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助力;另一方面,医院作为学校教学实践平台,能够帮助院校提供临床案例、临床师资力量等。
因此,在筹建医院时,傅先明全力促成了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的合作,医院,全面推进医教协同育人,建立医学人才协同联动机制,共同推动安徽省高等医学教育水平和卫生医疗实力同步提升。
医院在医教研的努力并未止步于此。傅先明透露,医院目前已与清华大学神经调控实验室正式成立国家神经调控中心,与中国脑科学研究首席专家赵继宗院士探讨筹备脑科学研究基金会,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并整合全国优质医疗资源筹备成立全国脑科医生联盟。“只有整合行业优质资源,才能带领神经外科领域的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立标:以公信为民营破局
眼下,医院走出的傅先医院发展的脚步。
“医院能够让医院持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这是一个共赢的合作。”他表示,医院将以此为突破口,医院的生存之道,医院标杆的同时,以医德和医疗技术为抓手,争取早日迈入中国脑学科诊疗水平第一方阵。
在傅先明看来,我们正身处一个继往开来的伟大的民族复兴时代,医院最好的发展时代。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医院一统天下,医院“掺沙子”。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原卫生部印发的《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出台、明确表示允许个人开业行医,民营医疗服务正式现身于我国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中。
尤其是年《“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的出台,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医院的政策壁垒逐渐消除,安徽民营医疗机构也随之驶入快速发展车道。
社会资本被调动起来进入医疗行业,大幅度医院财政投入这个大包袱;同时病员可以自由流动、选择,令原本处于主动地位的医疗行业彻底曝光在竞争之下,医疗服务从而得以优化。
放眼安徽,医院医院总数量的半壁江山,但其历史短暂、人才缺失、经验积累不足的长期掣肘,导致医院医疗技术质量远远低于公立医疗体系。不仅如此,在医保、税收、土地医院之间的这碗水很难被端平。
“要破解医院的生存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提高医院的公信力。”傅先明表示,针对人才趋势问题,医院将依托安徽医科大学自主培养人才,并制定践行“三年基础、三年提高、三年成才”的九年制青年医师培养计划,组织护理人员培训进修,形成完善的人才梯队,持续为医院培养骨干人才,注入年轻血液。
在其看来,“医疗、教学、科研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是扭转社会上医院的风评和定论的三味良药。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深化教学合作、深耕科研项目,医院打造成老百姓信任、放心、医院。”
注释:
1.梅奥医学中心(Mayoclinic):于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创立,作为一家非营利性学术医疗机构,梅奥医学中心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医院排名”中再次荣登综合排名第一。
2.“影像导向立体定向开颅术临床应用研究”获年安徽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3.“神经导航系统临床应用研究”获年安徽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原文刊载于《徽商》杂志年6月刊
文
邵梦摄
刘姜
制作
余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