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科普书单第四期发布选题新颖

能看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年新年第一天,以推介优秀科普图书为宗旨的“新发现·科普书单”揭晓第四期。《来自未来的人:约翰?冯?诺依曼传》《詹纳传:疫苗的使者》《天文终极之问: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终将去到哪里》等8种图书入选“科学人文”子书单;“科学人文”子书单《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说就懂》《再生:用一代人的努力终结气候危机》《海洋与文明》等6种图书入选“科学生活”子书单;《北斗问苍穹》、“科学起跑线”丛书、《陪着四季慢慢走》等6种图书入选“科学少年”子书单。新颖选题受到偏爱第四期“新发现?科普书单”的评选范围是年1月-10月出版的科普新品。经过15位初评专家和7位终评专家的认真评审遴选而来。上榜作品中,引进和原创正好各半。在过去几期书单的基础上,评委的评选标准更有针对性。一些选题较老、同类型主题较多的图书虽然内容优秀,依然被“忍痛割爱”。选题新颖或是填补空白的科普图书受到评委偏爱。《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说就懂》是评委们普遍选择的一本图书。如今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网络上养生知识难辨真假,却少有真正秉持科学精神创作的医学科普书籍。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联合推出《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说就懂》,医院80余名专家联袂编写,针对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最常遇见的健康问题,用大众听得懂的风趣语言展开科普。“这本书由医生们共同普及医学知识,对大众健康有很大贡献。”评审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医院医生们的集体创作。“这本书深入浅出地普及了生活中常用的医学知识,对普通公众来说‘更有用’,我希望书单也能兼具实用性。”中国科普作协秘书长陈玲说。《名画在左,科学在右2》则是科学与艺术的“跨界”科普。本书围绕余幅脍炙人口的世界名画,以科学视角进行解读,对名画中存在的科学元素、蕴含的科学道理和人生智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和分析,并探讨了名画揭示的科学文明史。陈玲认为,本书能将艺术与科学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令人惊艳,“跨学科”的写作,展现了作者深厚广博的文化和科学视野。“科学生活”子书单期望更多科学家参与创作与会评委一致认为,科学家参与科普图书创作非常重要。不论是面向普通公众、青少年读者,还是面向有一定科学背景的专业读者,想要创作出优秀的科普图书,写作者必须具备深厚的科学素养。蒲慕明认为科普读物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通俗、激发普通公众对科学兴趣的大众科普读物,一类是面向希望在某一科学领域有深刻了解的读者的高级科普读物。作为科学家,在非本专业的领域,蒲慕明也有阅读科普书籍的需求,“现在国内好的高级科普读物还比较少,我们国家科学发展在很多领域已经在世界前沿,我们的科学家也应该去创作这种高级科普读物。”陈玲则针对大众科普读物提出自己的见解,她认为中国科普读物近几年水平提高迅速,但在“讲故事”方面还有欠缺,“在科普书创作过程中,出版机构还有图书策划人应该更早地介入到和科技工作者的交流沟通中,在科学家和公众之间‘牵线搭桥’,让科普读物更贴近公众。”经过一年的运作,“新发现?科普书单”影响力渐增,榜单图书质量也保持高水准。“我觉得中国科学界的发展一定要伴随着科普事业的发展,这是科技强国的必经之路。”蒲慕明近五六年来尤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