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北宋的科学技术在中国历史属于发展高峰,四大发明、火器都是在这一时期成型。中国在夏金宋时期已经出现火药在军事上的使用,最终火器也大量配备在宋金的军队中。可见,宋朝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特别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和作者沈括(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的出现,更让宋朝作为中国科技的典范朝代,没有多少人会质疑。
然而,宋朝也是中国科技从巅峰跌落的时期。为什么?就在于我们传统农业文明特别优秀、农业文明下儒家文化又特别善于统治治理,所以,儒家文化的“一股独大”反而让我们的文明中不利于科学精神的出现。
以沈括为例讲述,官本位在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居于传统地位,致使有知识阶层并没有向科发展,更多的是技这种实用性、经验性的思维。
沈括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年),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年)享年64岁。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全才式人物,其科学、学者型著作就有《浑仪议》《浮漏议》《景表议》《熙宁奉元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记》《天下郡县图》《南郊式》《诸敕格式》《营阵法》。
他有多么全才?可以说在每个领域都有所涉及,有些领域都是许多人一生都无法达到的高度。例如在数学(创立隙积术、会圆术)、物理学(研究了磁化对指南针的改良贡献颇大、世界上最早证明了磁偏角的存在;在光学、声学等其他物理学方面的贡献也非常大,例如首次记录了“红光验尸”的内容、提出了空穴效应的中国式讲说、最早证明了应弦共振现象)、化学、天文学、地理学、水利、医药、军事学上都有非常大的贡献。
同时,在毕昇创立活字印刷术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毕昇的工艺过程和技术由其进行记录和传世,在经济学、农学、建筑学、治河,甚至艺术造诣上都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性贡献。
那么,如此优秀的人?他的一生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官场生涯会如何?他也无法取得这样的成就。
因为沈括的官场生涯保证了他有资金、有声誉、有机会将自己的能力贡献并得到认可。例如他在年提出对弓的改造办法,因为北宋虽然进取不足但保命的意识还是有的,在军事中有利于军事战争的“术”还是可以被认可和使用的。由此,“神臂弓”被大量建造。
同时,因为沈括的儒生知识分子身份,他更多的是以“技术官员”、检察官员从事各种行政、军事、外交工作。然而也正是他的知识分子的身份,才使得在宋夏之战中的关键一战——永乐城之战中显得犹犹豫豫。最终救援不利,从此被打入冷宫。也正是因为如此,《梦溪笔谈》这部皇皇巨著才得以被写作出来。
当然,沈括的政坛失败也有其“站队”问题,对于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王安石,他并没有表现出极为支持的态度。对于反对变法的大臣们也没有进行过非常严厉的功绩。总之,沈括不适合在“非此即彼”的变法时期为官。最终,他被各方抛弃。某种程度上,著书立说反而是他打发时间的一种消遣。
儒家大知识分子们反而成为扼杀科技精神最大的人
沈括也算得上一位大学者,但是在同时代的大儒面前恐怕是不务正业。那时的大儒们平时醉心于写词写诗陶冶情操。像沈括这种醉心于实用之学的人少之又少。可以说,在那个时代大凡能够利于进入官场、如鱼得水般混迹官场的学问或知识才会为人所用。
北宋时期很多文人、大儒都有了新的风尚和新思想,为了更好地规范儒家思想中的“等级秩序”,像司马光这样的人就非常明显。
司马光(—年)作为一位同时代的大儒,与后世我们眼中的司马光恐怕不一致。我们现在一些人眼中的司马光是一位保守、古板的人,很可能就是“之乎者也”,其实,历史上的司马光非常喜欢玩儿、而且玩得还不错。
例如司马光就曾经整顿过投壶游戏、甚至还创造了一种象棋“七国象棋”。那么,他为什么爱玩?用我们现代人的观点就是他要寓教于乐之中,把儒家的思想、规则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头脑中,让人们无时无刻地不在感受着儒家的魅力和规矩。
比如“投壶”游戏,早在夏商时期就存在,逐渐成为展现统治阶层秩序的一种游戏,它很重视“礼仪”。通过投壶小者可以陶冶自身的举止风度,大者可以为国家选择忠臣良将。这就是他说的“夫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
比如他认为,有的人为了让投壶看着好看,显示自己的才能,往往翻滚、跳跃,这样做什么样子儿!同时,为了让一些人赢得比赛,往往采用各种手段。那么,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君子,所以都要给予去除。
象棋也是当时的人们比较喜欢玩的游戏,为此,司马光创造了“七国(战国七雄)象棋”。这种象棋在我30多年前我还看到过一些老人在玩儿,当然很少很少。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的本质就是“等级秩序,上下秩序井然、同一阶层内部亲亲爱爱”,无论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还是民间的宗族族长,上对下、老对幼、兄对弟、夫对妻、妻对子都具有一定的“统治”权力。同时,通过科举制、通过举荐、通过诗词歌赋等艺术或体育等爱好得到垂青,人们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