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获年DAD黄铅笔奖、ADC银立方奖、中国“最美的书”等奖项,《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的设计出自化学工业出版社的书籍设计师尹琳琳之手。尹琳琳多为专业书籍设计,其他作品还包括曾获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金奖的《材料图传——关于材料发展史的对话》和获得年“中国最美的书”的《骨科小手术》。
《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
尹琳琳并不是书籍设计专业出身,她早年学的是环艺,后又学过视传,而研究生时期的专业是美学。在年作为书籍设计师进入化学工业出版社工作,是出于对文字的喜欢。面对专业性极强的科技出版,她从最基础的版面设计开始,长时间大量实践逻辑理性的工作,之后又潜心研究科技书读者的阅读习惯、销售渠道、专业素材的提取,十几年就这样一本本书做了下来。
在为专业书籍做设计中,尹琳琳认为首先对文本认知的边界就是设计的边界;设计最重要的是呈现书中核心价值点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设计师需要与作者、编辑充分交流,从沟通中获得灵感,把抽象的信息生动地展现出来;而针对阅读时需要投入大量思维活动的科技类图书,则需要考虑“视觉的经济性”。
《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等书籍最终呈现为我们所见到的优秀作品,背后是尹琳琳在构思、选材、装帧和印刷等方面极为细致的考量。在内容和形式之间,她认为最好的关系是合适而准确:好的书籍设计形式和内容的契合度要很高。在大众市场与艺术设计之间,也要找到合适的灰度:图书产品的设计亦是受约束的表达,设计要懂得控制,但同时书籍设计不能只停留在大众审美能接受的范围内。
尹琳琳的工作空间
十余年间为专业领域的书籍做设计,积累了怎样的经验?如何处理形式和内容之间、大众市场和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骨科小手术》这些书籍在设计时都经过了什么考量?第49期圆周一度对话尹琳琳,听她细述她做书背后的故事。
Design°:
能介绍一下你的背景和你作为书籍设计师的经历吗?你是如何成为书籍设计师的,又是怎么一路走来的?
尹琳琳:
我早年学的是环艺,出图、做模型、跑工地,习惯性把尺度作为工具。后来学了视传,学校有书籍设计的短期课程,记得当时我做的是北村的《孔成的生活》,自己配了一些手绘插图,硬是把一个三四万字的小中篇做成了一本书。毕业设计做的也是书籍设计,做了一套手工装帧的精装本《青铜时代》,图文内容是自己编辑整理的,还为这套书设计了一款“青铜字体”。第二次设计一套好玩儿的拼音字体也是为了一本书,那是我的第一本绘本书。
这些都为我后来选择“做书”埋下了种子。研究生读的美学专业,美学的思辨方法为设计表现铺陈了底色,设计实践也为日常的累积找到了出口。可能是因为对文字的喜欢吧,兜兜转转一大圈,最后还是选择进入出版社工作。就这样,一本一本书做下来,这一做好多年就过去了。
《诗经植物笔记》
Design°:
可以分享一下你在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工作历程吗?
尹琳琳:
我年刚进出版社的时候,封面和内文是分别由两个部门来完成,所谓美术编辑就是封面设计。当时社里是以专业性很强的科技出版为主,对书稿内容的不理解使设计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理想照不进现实的打击很快被具体的工作解救了,我一头扎进了科技书最基础的版面设计工作中,繁杂的机械电气、化学化工的专业符号、角码、结构式,如何缩放到合适的比例,大型工程图纸如何合理的编排,这些逻辑理性的工作,经过了长时间大量实践之后我才能够比较自如的应对。之后,我开始潜心研究科技书读者群体的阅读习惯,科技书的销售渠道,科技书专业素材的提取,并从其他设计及生活中寻求交叉点。
幸运的是,当时“书籍设计”的概念已经由吕敬人老师在国内提出,并由刘晓翔老师等极富创造力的书籍设计师推动,逐渐被更多人认可。出版社内会比较晚,所以我在出版社经历了从封面设计到整体设计的转型。
年前后,社里开始发展大众图书出版,我得以接触各种类别的书籍设计,更直面市场的需求。这时候,社内的图书生产流程是由编辑部下发稿单,设计部接单设计,设计师基本不接触作者,与文字编辑很少沟通,也无需为终端市场效果操心负责。我开始逐渐尝试改善生产流程,在书籍设计工作中引入编辑思维、营销思维,设计师参与选题策划、产品策划、营销推广等出版的全流程,这让我对书籍设计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并实践在书籍设计作品中。但是,能做的确实有限,也会感受到这其中的艰难。
《材料图传》
Design°:
你为许多专业领域的书籍做设计,将这些专业领域的内容通过设计转化为可触可感、更易被理解的视觉呈现,可以谈谈你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感想吗?
尹琳琳:
因为专业图书读者群体相对固定,有些科研领域受众寥寥,相较于大众图书设计有些自身的特点。一是,我认为设计的边界就是认知的边界。因为科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做科技书的时候对文本的理解难度相对大,与其他类别书籍设计相比,这个认知的问题,从偏主观的认知差异化的问题,变成了正不正确的问题。二是,科技书因为其内容的专业性,设计可解构的空间受到了限制。怎么能把书中核心价值点表现出来,通过设计呈现出它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这个很重要。
三是,科学自身所呈现出来的美妙,这又为设计提供了很多养分。这个过程要和作者、和编辑充分交流,在和他们沟通的过程中会得到很多灵感,尽可能把抽象的信息比较生动地展现出来。四是,是解决功能性问题。在认识和方法论上,有一个“思维的经济性”原则——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我认为视觉也有经济性。我理解的“视觉的经济性”,就是要根据应用范畴,确认设计原则。与其他类别书籍相比,科技类图书的阅读需要投入更多的思维活动,人脑的记忆和思维能力有限,为了达成记忆和思维的有效性,需要有序梳理,明确层次,方便查找,有时涉及到控制篇幅,精简版面。就是我所谓的“视觉的经济性原则”。
《昆虫分类学》
Design°:
可否分享一下你作为书籍设计师日常的创作和生活状态?你平时如何为书籍设计收集素材、积累灵感?
尹琳琳:
我目前就职于出版社,负责设计部的日常工作,事务性工作占用很多时间,但是,工作中会遇到很多优秀的出版人和作者,各种类别的书籍设计都有接触,也会参与到一些有趣的选题策划中,有时会借由某个选题开始了解一个原本陌生的领域,享受其中。
书籍设计师的功夫除了专业的学问和技术,还需要足够的文字修养和编辑能力,对于书籍内容的深度理解和挖掘,能为设计创意提供更多的养分。平时我比较喜欢阅读,阅读有助于延展人的想象空间,通过自己的理解在事物之间寻找联系,这对我的设计有所帮助。
《中国植物源农药研究与应用》
Design°:
你设计的《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获得了年DAD黄铅笔奖、ADC银立方奖、中国“最美的书”等奖项,对于作品能获得如此多奖项,你有什么感想?能否讲讲这个作品的结构和设计理念?你当初如何构想,如何选择它的材料、装帧和印刷?这其中又有什么细节的考量?
尹琳琳:
非常幸运能够获奖,是一种认可,也是动力。对于我个人,更大意义上是宝贵的学习经历。《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是从汉字字形出发,研究其词义源流的书。汉字字形几经演变,现在使用的简体字很多已经看不出造字时的原意了。书的名字很好,设计就是从书名开始的,“原来”是这个意思,相对应的就是“后来”,从“原来”到“后来”这是时间上的变化。如何在一个空间结构里表现时间的变化,时间的流转,这是我思考的问题。我觉得空间的扭曲就像折纸游戏,确定了用空间折叠表现时间流转。
我设计了8组折叠页,分别排列8组汉字,8组汉字“显露”和“隐藏”相对应,“显露”的空间上排列个简体汉字。这样第一眼看上去很现代、简约,而当你翻开封面一道道隐藏的折页,个烫金篆体汉字就渐次展露出来。等8道折页都翻开,个金色汉字就反转了时间。我是希望表现这种戏剧化。内页用一黑一白延续这个矛盾冲突,我选用了机宣纸印刷来实现。这种纸正好是一面光滑,一面粗糙,每一张折页的外页用粗糙的一面黑底印金字,沉稳厚重古拙,打开之后用平滑的一面印刷,亮白轻盈现代。黑底页和白底内页形成强烈对比,这种份量的对比能表现出来。阅读过程中,一开一合之间,仿佛在古今之间来回穿越。包括书籍形态和翻阅方式的设计思路,我也是希望人们在读这个书的时候能有一种仪式感。从开始立项到成书,这本书花了大概两年时间,除了设计还需要解决一些印制上的困难。
《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
Design°:
你设计的《骨科小手术》也被评为年“中国最美的书”之一,可以也分享一下这本医科教材的设计构思和创作想法吗?
尹琳琳:
《骨科小手术》的读者对象是年轻骨科医生,包括一些医学院的外科专业的医学生。分析文本之后,我总结出手术的步骤,我的想法是通过设计还原手术过程,表现“在场”的现场感,就像是站在手术台前,学习手术的完整过程。我把护封想象成皮肤,用白色皮肤肌理的细纹纸包裹大红色触感纸,书脊处分层模切出流线型,用细线串连,意象伤口切开又缝合的过程;内封想象成骨骼,做了一个头骨的整版的压凹;书页是肌肉组织;四面书口是骨髓血液的质感,做了漆口印;切缝效果延伸到正文装订线,内外贯通。从外到内是皮肤、骨骼、肌肉、血液这样的顺序。
编排设计上,我把68种小手术分为10大类,每一种手术按术前、术中、术后分别设置为白色、红色、淡红色不同页面主色。术前部分,我重新配了相关骨骼经络图,这些图片比较直观,也方便医生术前做一些准备;术中部分,用中调的红色模拟手术氛围,用反白线条图分步骤排列手术过程图,一目了然;大量的线条图来帮助理解文字,使读者快速掌握手术过程。
术后部分,往往是医生和患者比较容易忽视的阶段,我通过加大字号的变化,把很容易被忽视的术后恢复工作加以强调,起到提醒的作用。紧张的手术过程之后,这种处理也轻松一些。编辑设计选用趁手的小开本,包背装,实现平展翻阅的舒适度。每一类手术都配活页X光片和手术笔记,另附人体骨骼全图,手术全过程可视化,尽可能方便医生在急诊手术前后阅读查看。实施过程中,具体细节的处理,我会查看医学影像资料,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骨科小手术》
Design°:
在设计书籍的过程中,你是如何平衡内容和形式两者的关系的?可以结合你的作品谈谈吗?
尹琳琳:
我理解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就是合适、准确。《故乡的腔调——沙地土话与生活日常》这是一本写沙地方言的书。沙地土话是保存最完好的吴语古汉语方言,沙地话使用范围很广。书中从有代表性的典型词条展开叙述,把沙地人的生活日常一层层展示出来。我把这种层次延展到开篇的设计上,展开拉页,升腾出民间的烟火气。又对通篇的文本,做了信息层次的划分提取,词条按照使用场景被分成四组,使用特大字号处理,让每一个笔划,横、竖、撇、捺,甚至标点符号都成了主角,有了表情。
封面上依次罗列出65个词条,标注出每个词条的音调,因为我发现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些土话有的是字形与现代汉语一样,但是读音不一样;有的是读音一样,但是语气和语调不一样,这也是“腔调”这个词的大意,所以我请作者为每个词条做了完整的标注,之后我把这个概念视觉化表现出来。函套在材料的选择和质感的处理上,用温度去契合故乡的主题。正面的三条压痕,隐含了沙地这个地方的形成原因,钱塘江入海口经过三次北移,沧海桑田,这是历史的变迁。反面我给出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定位,把沙地的经纬度标示出来,做了压印处理,地理意义上的、历史意义上的,一些人、一些生活,封存在这样一本书里,鲜活,有生命力。
《故乡的腔调——沙地土话与生活日常》
Design°:
你在做书时又是如何考量大众市场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的?
尹琳琳:
图书的商品属性,决定了书籍设计与艺术创作两者的区别。任何一种产品的设计,一定是受约束的表达,是亦进亦退的拿捏,设计要懂得控制。读者的需求,读者对阅读体验的评判,影响了设计的权衡。书籍设计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需要系统的理性分析,立足观者感受,解决实用的问题,并受到市场的限制和选择。但是,另一方面,艺术是先于哲学、文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对美的追求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满足。书籍设计不能只停留在大众审美能接受的范围内,我的经验是在艺术和市场的黑白之间找到最合适的灰度,书需要有不同的定位,行业和市场都需要细分。
《新茶路-普洱茶王老班章》
Design°:
你认为好的书籍设计应该是怎样的?书籍设计如何能更好地提升书籍内容的价值?
尹琳琳:
好的书籍设计形式和内容的契合度要很高,通过书籍设计为读者提供舒适自然的阅读语境。书籍的内容是客观的,书籍设计要以这个客观为基石去建构。设计师对图书文本内容的考量甚至要高于原有文本内容的总量,设计通过参与文本内容的编辑加工、规划构造,将图书内容转化为可视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图书的内容更易于被读者“知觉”。读者求书、藏书、爱书,最终的行为还是读书,书是用来阅读的,通过编排设计解决易读性的问题,通过材料成本的选择,平衡市场的需求,设计让图书呈现出最自然合适的样子,为人所用。阅读是一场心与心的无声对话,通过情感设计产生共鸣,使对话无限的延伸与扩展,从而带给读者超越想象,超越功能的精神上的享受,让每个读书人享受阅读之美,五感之乐。
《一鸟一世界》
Design°:
在从业的这些年间,你观察到书籍设计行业有什么发展?比起你刚进入行业的时候,书籍设计的趋势有什么变化?
尹琳琳:
出版、设计、印刷、材料、销售,行业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设计的视觉表达语言越来越丰富,整个出版链对书籍设计投入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