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秋节,自然要想起嫦娥,作为中国人最早的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寄托着古人最早的天文思索。月亮作为离地球的星体,还有规律性的阴晴圆缺以及圆月时清晰的月上阴影,可以说让人万分着迷。夜晚更是有赖于月亮在工业革命之前让我们可以借助月光,不至于摸黑。记得大象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就有一篇说到为什么要在农历八月十五赏月的!因为入秋后北方来的干冷空气流迫使夏季一直回旋在我国上空的暖湿空气退去,因此天气中的云雾逐渐也减少了,同时太阳的倾斜度也逐渐扩大,地面得到太阳光热逐渐也会减少,气温同时也会一天比一天低,而秋风通常也会让水汽降低,空气透明。因此夜空通常也是比较明亮的,月光也通常比较皎洁。从天文学上来看,月亮通常也不一定只在中秋分明。因为月亮通常反射太阳光才会亮,因此从月球上看,月光强弱应该和月亮反光面的大小有关,而又和月亮距离地球和月亮离开太阳的远近有关,当月亮反射太阳光月面最大的时候就是圆的,这个时候月亮通常也是最明亮的。而且月球通常是围绕地球转,而地球轨道是椭圆形的。而最近的地点不一定是十五。农历初一通常定朔,望则要视月球运转情况而定,通常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两天,甚至十七(比如今年);另外,地球绕太阳旋转轨道也是椭圆的,近日点一般都在农历十一、十二月,并不在八月。所以其实冬天不论是月亮大而圆,还是月色亮度,都要优于中秋节,不过农历中秋后逐渐天气转冷,就算冬天再漂亮的月亮也顾不得欣赏了!那么就只好挑了个最合适的农历八月十五!其实天文学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之前大象也跟大家分享几本天文学好书,今天就再来跟大家分享两本好书。宇宙全书:国家地理新视觉指南宇宙全书:国家地理新视觉指南百科全书宇宙书籍小学生儿童百科书儿童科普儿童太空百科全书星空djy京东查看已下架美国国家地理的宇宙科普画册,《宇宙全书:国家地理新视觉指南》包含余幅绚烂夺目的图片,以前沿的科学数据和探索进展、全新的视觉图鉴呈现形式、突破性的星系宏观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奇而宏伟的宇宙视野,用前所未有的细节展示了我们的银河系和遥远的宇宙。印刷非常精美,超大的图册,让读者有最直观的感受,当然,在之前关于天文学的书单里大象强调过这种图片不是我们真实肉眼可见的,而是科学家通过特殊技术进行合成。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月球,其实当初是没有的,而是一个像火星那么大的天体撞击地球后一部分成了现在的月球!才有了我们现在的中秋节赏月!不然只能赏星星了!所幸在原始月球撞击地球后再没有那么大的行星光顾地球,不然地球哪有机会诞生如此绚丽多彩的文明。更不要说有机会来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探索太空。而宇宙起源更是最迷人的问题之一,其中恒星可谓“万物之源”。对于人类而言,最近的恒星系统自然还是太阳系。书中用很形象的图标画出了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历程,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竟然是中秋节,档案还是要再说说月亮的事情,在月球上看地球跟我们在地球上看月亮一样有阴晴圆缺。嫦娥奔月作为开端,现代人对宇宙的探索是越来越远。可能很多宇宙理论我们都看不懂,但是像国家地理这样的专业杂志,让我们在枯燥的理论中看到那么多漂亮的图片,配合大开本,精美的印刷,自然更事半功倍。如果看完图片,留下更多的疑问,那么就介绍下面这本《太空飞行课》。太空飞行课:NASA宇航员关于真实太空生活的个精彩解答[ASKTHEASTRONAUT]太空飞行课:NASA宇航员关于真实太空生活的个精彩解答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51.2购买这本书就是太空天文的“十万个问什么”,作者是NASA资深宇航员汤姆·琼斯,以服役11年、执行过4次太空任务、3次太空行走、在太空生活33天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告诉读者真实的太空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书中问题全部来自公众的真实提问,从上万个问题中精选个人们zui关心的进行解答。这些提问者包括幼儿园小朋友、公司高管、空军学院学生、博物馆游客、也有专业的同行。因为真实,所以所有问题不刻板、接地气,同时作者的回答也既专业又幽默。相对高深理论知识,其实普罗大众更关心的还是宇航员的日常,比如出发前要吃点什么啊,或者说不能吃什么的;还有火箭或者宇宙飞船发射时会不会紧张,如果说不紧张肯定是假的啦,哈哈!现代宇航员这些食物好吃不好吃说不好,但是丰富还是确实挺丰富的。除了问答,自然还有印刷精美的实拍照片,增加阅读的乐趣。宇航服可谓科技感十足,当然本身所需要的科技也是不少。相信很多人都问过在太空中是否真的能看到中国的长城,虽然以前那样传说过,但是实际中凭肉眼还是看不到的。不过,借助一些仪器设备,太空中还是可以看到像长城那样的大型建筑。除了常规的科学实验,其实宇航员在太空中还是乐趣不少的,之前大象也介绍过几本类似的书,喜欢的话可以看看。月亮圆又圆,太空总是让人着迷,吃过月饼,看看书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