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学者并不认同李约瑟提出的“近两千年时间里,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虽然李约瑟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虽然李约瑟用了五十年时间研究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李约瑟写出了十五卷的恢宏著作《中国古代科技史》。实际上,我读书的时候,许多著名学者甚至不承认中国古代有科学,不承认中国古代有逻辑学,甚至不承认中国古代有哲学。虽然,任何一本严肃的科学史、逻辑史、哲学史都不可能没有中国古代部分。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逻辑学、哲学是一个事实问题,本身很容易解答。可以翻开中国古代典籍,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为什么会存在如此大的争议?这背后有深刻的哲学冲突。
问题的根源在于如何理解“事实”和“逻辑”之间的关系。“事实”先于“逻辑”,还是“逻辑”先于“事实”?这个问题比想象的复杂得多。
“事实”容易理解,我们感知到的万事万物就是事实。“逻辑”概念比较抽象,不同语境中意义不同。宽泛的逻辑概念包括数理逻辑和理论。理论是使用逻辑的推理,不仅包括事实的推理还包括情感的推理。爱恨情仇的背后同样有逻辑。爱的人的所作所为是可爱的,恨的人的所作所为是可恨的,由此可以构成一个逻辑系统。这种逻辑常常出现在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领域。出在政治领域,对国际事件的赞同与反对,常常不是基于事实的是非曲直,而是基于同盟与否。
一般认为“事实”先于“逻辑”,事实先于认识而存在,我们可以认识事实,事实决定认识。这也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常识。但黑格尔有一句名言“逻辑可以修正历史”,他认为虽然一部分事实可能不符合理论,这是因为事实不“完美”造成的,而不是理论错误。这种思想来自柏拉图的理念论,理念世界是完美的,生活世界是不完美的,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自然科学领域中,事实先于逻辑。“实验”是近代科学革命的基石,再完美的科学理论没有实验支撑,只能是假说。因为自然界存在自然齐一律,所以科学理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爱因斯坦甚至认为,在现代物理学中,构造完美的科学假说比实验更重要。但是无论怎样完美的逻辑,没有实验验证,也只是科学假说。达尔文进化论是一种科学假说,因为还没有足够的实验验证。母系社会理论也是一种科学假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没有得到实验验证的时候,也是一种科学假说。
社会科学中存在大量这种假说,构造假说是人的天性。一方面,人类历史中不存在如自然科学一样精确的齐一律,很多理论无法验证。另一方面,由于马基雅维利所奠定的欧洲政治学的假设问题,造成许多政治理论从出发点就是有意的“欺骗”,“欺骗”的手段就是用逻辑掩盖和歪曲事实。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名言“谎言说一千遍就是真理”,“强权就是真理”。如果社会科学中的理论,假借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带给人类的是毁灭性的灾难。
此外,近代科学和古代科学并没有清晰的界线。近代科学,无论是人文还是自然科学,都可以在古代找到源头。古代人的思想和近代人的思想并无本质区别。近代某些人思想上的差异,甚至比现代人和古代人之间的差异还要大。这一结论可以从阅读古今书籍中得出。可以想象,我们和古代先贤之间的交谈会非常愉快。柏拉图、孔子和我们之间的沟通,不会有太大的障碍。
就社会变革而言,过去五十年或者过去一百年,人类社会的变化远大于历史上任何时期。近代与古代社会的差异,无法与过去一个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相提并论。在文化政治领域,二战以后人类社会的变化超过了古代任何时期。技术领域更是日新月异,计算机发明不到八十年的时间,今天我们已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最后需要强调,“诚信”是历史研究的前提条件。“诚信”是不要自欺欺人。我们很容易被“逻辑”所欺骗,尤其容易被“情感逻辑”所欺骗。如果不能诚信地面对事实,往往会自欺欺人。所以,“诚意正心”“实事求是”是研究历史的前提。
科学是人类自古以来所有科学活动的总称,科学哲学是对这些科学活动的总结概括,不存在离开了科学活动的科学哲学。一部分学者之所以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是因为他们用自己构造的“科学”哲学理论去衡量古代科学史,当理论不符合历史时,就用逻辑“修正”历史,甚至篡改历史。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是不是领先欧洲,是一个历史事实问题,有大量史实可以佐证。为什么科学史家承认中国古代有科学,而科学哲学家却不承认?多么奇怪而荒谬的问题。它却真实地存在于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