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带孩子逛完河姆渡遗址后,回家我就翻开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6.html

前几天带娃去参观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博物馆本身平平无奇,但外面的遗址还挺有意思的。

一开始我们看到的是一大片空地,空地上还残留着许多木桩。

然后再往前走,就能看到有好几幢干栏式建筑。

这幢的前面有个类似图腾一样的物件。

这一幢非常大,大略估了下内部面积应该有个好几百平方米了。

让我们感到非常惊喜的是这一幢,竟然可以走进内部去参观。

说实话,以前只在书上或者网上看到过干栏式建筑,但从来没有见过实物,更没有进内部参观过,真的很好奇建筑里面是什么样子,这次总算是得偿所愿了。

走进干栏式建筑的内部,近距离亲眼看到了建筑的内部构造,就不禁想起了前不久新入的一本书,也是类似于这个河姆渡遗址一样,深入到每一种事物的内部进行全方位的透视,带我们探索其内部的结构和原理。

这本书就是来自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给孩子的全景百科:科技篇》,由全球著名图片供应机构西班牙Sol90公司创作,适合7~14岁孩子自主阅读和亲子共读。

幅图片,个主题,采用3D渲染技术,逼真还原了人类历史上城市形成、房屋发展、交通通信演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多个经典的场景,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它们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从史前文明到21世纪,带孩子亲历并感受社会的进步与理想。

全书一共包括房屋、城市、交通工具、通信、科学与知识5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包含若干个具体的小主题以及带点综合性的专题。

每个部分中的前言以及最后的总结,也都值得一看。

拿房屋这个主题举例来说,整个主题大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介绍了房屋的发展史。

从原始的栖身之所到摩天大楼,不同的房屋建构体现人们对家的不同想象。

一开始,原始人是在露天、树枝上,或者在偶尔寻得的山洞内生活。

看看这个露天居所,是不是和河姆渡的干栏式建筑还挺像的。

后来,人们用木板和编织在一起的树枝搭建成庇护所,并在栖身之所里划分出不同功能的区域。

这之后,人们使用土坯、泥砖、钢筋、混凝土等更为坚固的材料来盖房子,建筑风格也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在一直发展着。

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到石屋、草屋、泥屋、雪屋等各种房屋,并从中窥见各个文明的发展历史。

在这些建筑中,首先吸引到我的就是这两页有关蒙古包的内容,说实话我在读初中时就知道蒙古包这种房屋形式了,但从来没亲眼见过蒙古包长什么样子,而这本书就解答了我的疑惑。

书中用两页纸的篇幅对蒙古包进行了介绍,最中间的部分用了几张大图直观展示了蒙古包的外观和剖面图,让我们能直接看到蒙古包的内外构造。

蒙古包图片上的数字,以及周围的对应小字部分,则对蒙古包的各个部分进行了介绍。

周边的其他区域介绍了蒙古包的搭建过程、功能,以及蒙古族的一些相关知识等。

图文并茂,尤其是图片看着非常真实,增加了内容的可信度。

这部分内容中另一个比较吸引我的点就是有关四合院的这部分,四合院我们应该都不陌生,生活中或课本上经常会听到,但四合院具体是个什么构造呢?

从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四合院四四方方,四面房屋围合。

最外面的那一排房屋中有大门,一般是朱红色,并配有一幅动物形的铜制门环。

中间有花园,东西两侧是给子孙居住的厢房,坐北朝南、采光极佳的的是一家之主居住的正房。

后面的后罩房则是给主人尚未出嫁的女儿或者女佣等女眷居住的。

平时在豆瓣上常能看到北京的友邻提到胡同这个词,之前我一直以为胡同就是类似于我们南方这边的街道,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胡同其实指的是四合院之间狭窄笔直的小街道。

右下角的拓展部分放了客家土楼的照片,说起土楼,前不久刚看过北科的一本介绍土楼的书,对土楼有了个大致了解,但还真没想到可以把土楼和四合院放在一块进行对比。

除了介绍各种不同的房屋外,房屋这块内容还包括了三个专题:花园、厕所、厨房,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功能性区域,是如何随着时间流逝,变得越来越完善的。

最后的穿越时光大师这一部分,则带我们再次回顾了这一部分内容,让我们能对房屋从公元前万年到现在的发展变化有个再次了解。

房屋这个主题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后面的第二、三、四个主题的内容也同样精彩,篇幅所限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重点想再跟大家聊一聊第五个主题——科学与知识,因为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课本中曾经出现过的人事物。

数学方面有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得。

医学方面有古希腊医生中最负盛名的人物希波克拉底。

哲学方面有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其他的著名人物还有笛卡尔、康德、尼采、罗素,伽利略、哥白尼、开普勒,达芬奇、牛顿、达尔文、法拉第、爱因斯坦、伦琴、孟德尔等等。

看着这一章,就感觉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徐徐展开,在眼前快速掠过。初高中课本上那些曾经背了好久的人事物,又重新从记忆深处走出,在眼前鲜活了起来。

其中的专题《聪明的头脑》,介绍了许多伟大的女性,也让我很动容。

从仰望星空到深入地探索宇宙,科学的发展让我们见证古人的智慧,领略了人类的创新。

总之,就像封底的这句话说得那样:这本书确实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一本有趣、有料、有爱的全景百科。

内容详实,图片精美,别说孩子了,我一个大人也跟着涨了很多知识。

家里有孩子的各位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开拓一下知识面,不妨入一本《给孩子的全景百科:科技篇》,陪孩子一起看看哦。

给孩子的全景百科:科技篇一场视觉盛宴与DK齐名图片科普机构知物科普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8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