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所学的古书当中,《诗经》是比较古老的书了,我们不禁想起古人那青涩的爱情,初见时的害羞,感叹古人的学识和对爱情的单纯。那么我们不禁问起,中国最古老的书是什么呢?那些很早的文人又是在哪里学到的知识?在“诗经”成书前是不是还有书籍出现过呢?确实,现在所知道的中国最古老的不是《诗经》,而是《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三坟》是三皇的书,即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三皇所著的经典就是《三坟》。那么为什么叫做“坟”呢,在《尚书序》中的回答是“坟”有大的意思,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也都是按照这个意思解读《三坟》,但是随着对符号的解读,,尤其是在19世纪70年代对《山海经》的考证,让人们开始思考《三坟》是不是就是如《尚书序》所说,再后来学者发现,“坟”字其实是指当时的图书和文字都是用土制成的,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会在泥土上和石头上作画写字来记录当时发生的事。
《五典》是五帝之书,是指记录五帝事迹的五典,“典”的原意是指放在桌几上最重要的文书,有可能是有从契约演变而来,据说典的发明者可能是少典族,然后典进化成册,也就是后来的竹简或者木简。
八索为《道索》、《政索》、《牧索》、《天索》、《地索》、《水索》、《山林索》,每索八篇,共六十四篇,据传是黄帝时一个国君所著,也有说是伏羲时代的书籍,这就需要科研人员们努力解锁了。但是八索也有另一说,是为八卦,在《尚书序》“《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文物的开采,人们更相信前一种“八索”。
《九丘》,九州之志,谓之《九丘》,所以说《九丘》是为一部实物地图地理书,有可能是一幅画,画中有着山川河流,以及那里的人文景观。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从小事做起,从起源做起,让中国的文化屹立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