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最喜欢看那些带点小创意的旧物改造小妙招。比如穿坏的毛衣可以将完好的袖子部门剪下来做出小帽子;牛仔裤可以改成牛仔小背包,有点类似现在的帆布包;用颜料给旧裙子换个颜色等等。
当然,这些大多是还知道的小把戏。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的旧物改造手法才是真的为了生活,又源自生活。记得爸爸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那时候老大穿新衣,老二穿旧衣,缝缝补补又三年就给老三老四穿。冬天的棉衣破了,拆一拆,将里外翻个个,又是一件新衣。
从前,人们会修理坏了的东西,尽量延长它们的寿命。这比买新的要便宜多了。总买新的可负担不起。
就像格达·赖特在其所著绘的《臭烘烘的垃圾书》中写的:
拥有的东西少,扔掉的也就少。贫穷激发出了人们的创造力。在旧书里,你会发现让你惊叹不已的生活小妙招。
格达·赖特致力于科普绘本创作,作品曾两度荣获德国最美图书奖,荣获德国书籍艺术基金会荣誉表彰,部分作品还入选德国书业协会优选童书、德国小学推荐读物。代表作品有绘本《一条街道的年》《去新世界》《我的一家人》等。
在《臭烘烘的垃圾书》一书中,童书作家格达·赖特以小小垃圾为切入点,从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垃圾与生活,到垃圾与人类历史,垃圾与自然环境等方面,讲述了垃圾背后那些有趣又重要的知识。让我们以一个新的角度认识我们的世界,反思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01.到底什么是垃圾?你扔掉就一定是垃圾吗?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无奈感——家里老人的柜子里堆满了衣服,有些衣服明明已经是很多年前的旧款,并且也有好些年没有穿过了。除了旧衣服,还有一些旧的甚至是已经坏了的小工具,旧家具家电,旧书报等等。
你若是提出来要将旧物扔掉,老人就会跟你急。你若是偷偷扔掉,老人很快就能发现,发现后就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拒绝你再去他的“领地”。
他们总要把所有东西都留着,他们觉得这些东西修修补补还能再用。这些执念有时候会显得有些不可理喻。
时尚永远在变。谁还愿意穿过时的衣服?技术创新,不断更新换代的新产品越来越多。广告总会唤起人新的欲望。人们总是想要拥有那些从前想都没有想过的新奇产品。就这样,很多还能用的东西,就这样被清理掉了。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大体意思是:一件衣服,如果有两年没穿,那么请果断扔掉,房价如此高,怎么能让不穿的衣服占了平方。
日常生活中,不管我们做些什么,总会留下一些垃圾,我们习惯性地将那些认为无用的或者已经很久没用的,甚至是略显陈旧的东西,都会毫不犹豫当作垃圾丢弃。这个习惯和老人爱留旧物的执念有些格格不入。
只是,孰是孰非,太难界定。
就像格达·赖特在其所著绘的《臭烘烘的垃圾书》中所说:
有的东西虽然还能用,但依然会被你当成垃圾丢掉。有的东西虽然已经又破又旧,但你还是想留着它。那么,到底什么是垃圾呢?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垃圾”的认知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不再局限于--丢弃的无用的东西。
不仅如此,人们开始将很可能对别人仍有某种价值的“垃圾”与需要集中处理另作他用,甚至毫无用途需要填埋处理的“垃圾”分类进行处理,最大化的“物尽其用”,或许,这就是推行垃圾分类的最大初衷。
说到物尽其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例子。比如,小区里设立的旧衣回收箱,网上的旧衣回收。比如,旧家具市场,同城置换。再比如很多旧物买卖网站等。在某种程度上节省了购物成本的同时,也延长了物品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垃圾的产生。
02.垃圾堆里藏着的人类历史、科技和生活
年,马塞尔·杜尚要把一个小便器送进艺术展现场,还声称这是一件艺术品。虽然遭到了拒绝,但这件事引发了热议。不久之后,这个小便器在一个美术馆里展出。从那以后,各种垃圾就时常出现在博物馆和艺术馆的展览上。当然,这样一来,它们就不再是垃圾了,有的甚至还得花大价钱才能买下来。
不过有时候,这样的展品会很快就下落不明,很可能是不小心被当成垃圾处理掉了。
博物馆里还会陈列一些非常古老的垃圾。这些垃圾非常珍贵,考古学家甚至还会孜孜不倦地四处搜寻它们的踪迹。比如在原始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在埋藏着古老村落的田野里,在古老的排水沟甚至是茅坑里……
考古的意义,并不只是为了获得惊世文物,而是要理清这些遗址和文物背后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脉络。寻找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那些已经丢失的记忆,这是对中华文化最大程度的解读、还原和传承。
古老的垃圾能告诉我们从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他们都吃什么?他们拥有过什么?对于他们来说,什么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而什么东西微不足道?
同样的,未来的人也会从我们丢弃的垃圾中发现我们的生活痕迹。厨房垃圾显示着我们的饮食条件,旧衣服可以看出我们对衣着的要求,电子垃圾显示出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
03.减少垃圾产生,我们能做些什么?
年,查尔斯·摩尔船长在驾驶帆船穿越偏远的海域时,发现了一个新的“岛屿”。说是岛屿,其实它更像是一碗巨大的、由塑料垃圾做成的“浓汤”!这些垃圾随着大洋两端的洋流飘到这里,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来自世界各地的塑料垃圾就这样飘荡在水面上。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五个这样的垃圾岛。这些“岛屿”现在被称为“太平洋垃圾带”。从那以后,摩尔船长就一直致力于解决海洋垃圾问题,并希望唤起全世界对此问题的重视。
这让人有些恐惧的“太平洋垃圾带”还不是人类制造出的全部垃圾。除了海洋面,在海洋里还有一些极其微小的微塑料垃圾。我们知道塑料不会腐烂,也不可能由任何一种生物消化而变成腐殖质。
因为是小碎屑,海洋生物无法将其与食物区分开来,就很容易被海洋生物误食。无数小型生物如螃蟹、贝类和小型鱼类把微塑料吃进肚子,然后他们又被体形更大的鱼类或其他海洋动物吃掉……最后通过一盘鱼肉,这些被我们丢掉的垃圾在经过无数个生命体后,最终又回到了我们的餐桌上。
塑料里包含有毒的物质,是根本不能食用的。可是如今,在海洋生物的身体里、在沙滩上、在雨水里,甚至是在我们的身体里都发现了塑料——塑料已经无处不在。
格达·赖特在《臭烘烘的垃圾书》中写道:世界被我们丢弃的垃圾堆满了,到处都是垃圾引起的问题,我们能做什么呢?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减少垃圾的产生。
那么问题又来了,怎么做才能尽可能减少垃圾的产生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和五岁的女儿一起讨论后,女儿得出的结论是,她以后尽量少吃零食减少包装袋垃圾,少买玩具减少被丢弃的玩具垃圾,尽量不用小剪刀做一些对玩具和衣物的破坏行动,减少损坏物垃圾。虽然这些还远远不够,但女儿表示,这已经是她很努力想到的极限了。
但是,当我将《臭烘烘的垃圾书》放在她面前,告诉她有一位叫作比亚·约翰逊的人,她们家从年以来,在生活中几乎不产生任何垃圾,不仅如此,她还把自己的经验写成了书,拿到了很多奖。甚至在领奖后,她也没把奖杯带回家,因为在她看来,奖杯没有任何用处,早晚要扔掉,不过是垃圾而已。女儿表示居然连奖杯都不要,这让她很震惊。
当然,更让女儿震惊的是,书中竟然有那么多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
比如,购物前列清单不做购物狂,购物时要拒绝过度包装的产品。
比如,谢绝广告,避免自己过度购物的同时还减少了广告纸产生的废纸。
比如,东西坏了尽量修理,旧物可以送人再利用。
……
臭烘烘的垃圾书垃圾堆里的人类历史、科技和生活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官方店旗舰店¥19.35购买读完格达·赖特著绘的《臭烘烘的垃圾书》,不仅了解了垃圾造成危害,还知道很多我们以前并不知道的那些关于小小垃圾的事儿——
比如,我们每天扔掉的垃圾都去了哪儿?
比如,一张用过的废纸如何再变成新纸?
比如,垃圾是怎样变成博物馆的藏品的?
再比如,海洋里、雪山上、太空中,无处不在的垃圾会带来哪些影响?
……
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的科普绘本,其中有很多关于垃圾的有趣知识,有垃圾的产生,有垃圾的危害,也有全世界对减少垃圾所做出的各种努力。虽然是适合孩子读的绘本,却也值得我们所有成人去读,去反思,并和孩子一起从自身做起,保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正如德国少儿文学学会评价的:《臭烘烘的垃圾书》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小贴士,为应对现实的环境问题做出了意义非凡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