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某个育儿网站上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个小男孩在幼儿园时没有学习课外知识,上了小学一年级有些力不从心,跟不上班上同学的进度。他的妈妈一直鼓励他,还认真的帮助他学习拼音和数学。
可是,小男孩有的时候学不会非常着急,就对他妈妈说:“我觉得我就像是垃圾一样,我自己随时想把自己给扔掉。”妈妈回答他说:“你要知道现在上海在垃圾分类,扔垃圾也是要定时定点的。”
看到这个故事,我很自然地就想起儿子有一套叫做《英国大奖科学图画书》,其中有一个分册叫做《瓶子的旅行》,讲的是垃圾和环保。
这本《瓶子的旅行》从一个随手丢掉的瓶子讲起,讲述了它可能遇到的这种遭遇。
艺术家们可能用这些瓶子制作成一个漂亮的雕塑。
小朋友也可能在瓶子里放进一个小船和一封信做成漂流瓶。只是,这个漂流瓶的命运可能会各不相同。
它有可能会被海浪卷入很沉很沉的海底,当然有可能后来被打捞船打捞了起来,回收利用。
也有可能被卷到沙滩上,被清洁工回收到垃圾回收站,经历复杂的回收程序,最终废物再利用变成路标涂料、玻璃纤维。这些玻璃纤维可以用来做汽车或者是飞机。
还有可能有人发现了漂流瓶的纸条,然后小朋友收到一封包裹,包裹里有一个被用回收了的玻璃做成的新的绿色玻璃瓶,里面有孩子,可爱的小船还有一封信。
一个以漂流瓶为主显得简单的故事,但是却深入浅出的给孩子们讲述了有关垃圾回收的全过程。
这本书信息满满,不仅谈到了乱扔垃圾的危害。比如说,书中提到乌龟可能会把所有的错当成水母吞下去,造成性命危险;小朋友或小动物可能会被破碎的玻璃瓶的碎片扎伤。而且还提到各种不同的物品回收的过程。比如:轮胎可以融化了以后做成橡胶垫或者是铺设成的跑道;塑料瓶碾成薄片以后,可以做成毯子、夹克衫里的纤维填充物或者是塑料文件夹、卡片等。
不仅仅如此呢,这边讲环保的绘本还不动声色地科普了地理知识。
比如,在海浪的腐蚀之下玻璃碎片会变圆,光滑的如同鹅卵石一样。而石头也会在海风和海浪的腐蚀之下变得变成泥沙。
又比如,还告诉孩子们在很久以前,漂流瓶是作为海岛和外界的通讯工具的。
一册很简单的环保绘本,却很有心的将和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都融会贯通在一起。小朋友们从一个虚拟的漂流瓶的故事开始,知道了许许多多很有意思的知识,绘本成了故事和连接现实的桥梁。
而另一个分册《忙碌的嘴》,告诉孩子们动物怎样吃东西,里面所谈到的知识让我一个成年人都觉得实在是太丰富了。
比如谈到了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奶牛、蜗牛、土拨鼠、长颈鹿、疣猪都吃草。有些动物没有一样的失去,有自己的不适方式,比如琶嘴鸭能够从水中流出,只留下蜗牛和其他小动物;眼镜蛇用喷射法喷射毒液来吃食物;海獭还会摔碎蛤蜊来吃食物。
在这个分册中,小朋友们不仅认识了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动物,知道了他们的捕食方式,也学会了爱惜自己的牙齿。
这一整套书籍,每一本都有一个不同的科学主题,有的谈到了时间的流逝,有的提及了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轮子,还要探寻我们自己的身体,甚至还提到了原始人类以及我们的生育繁衍……
绘本用孩子们能够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图画给孩子们讲自己身边的事情。同时还设计了各种各样很有意思的亲子互动的小活动。比如,《忙碌的嘴》里就有设计牙齿海报,还有让小朋友们做邀请动物的邀请卡以及他们适合吃的菜单。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这本书开头的那个孩子的故事。
我觉得那个妈妈的回答很妙。但是更重要的是,如果一定要这孩子达到一定年龄才开始接触科学知识,孩子可能会觉得比较吃力。
如果能够用适合他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让他们能更早的接触一些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他们日后的学习可能会更轻松。
这套来自英国的大奖图画书,应该是get到了孩子们学科学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