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尹琳琳:一本一本书
设计一本科技书
书籍设计师,副编审,化学工业出版社设计部主任,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曾先后学习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美学专业,现生活工作在北京。书籍设计作品获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金奖、铜奖,、中国最美的书,KTK靳埭强设计奖,Award°年度书籍设计奖,入选APD亚太设计年鉴,参加国内外书籍设计展览。本次直播,尹琳琳将和大家分享美观与实用性兼具的科技书设计。
在年中国“最美的书”的获奖书单中,有一本设计别出心裁的书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个汉字,宛如一盘整齐的铜活字排列在封面上,翻阅过程中,你会感到一座壮阔恢弘的汉字王国正跃然纸上。
很难想象一本工具书的设计还能这样灵动有趣。而它的设计者尹琳琳,就拥有这样一双妙手——即使是严肃的人文科普类书籍,她都能做出各种脑洞大开却又恰如其分的设计。
《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
从年进入化学工业出版社,到现在已经15年,身为设计部主任的尹琳琳绝不是大家刻板印象中一丝不苟的学术派。她喜欢动漫,会在微博上分享各种漫展和coser,甚至微博名“chochoya”,都是来源于十年前她自己创作的一个动漫形象;她也喜欢科学,在她看来,科学总是以一种非常美妙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它包罗万象,浪漫又克制,滋养设计的同时,又为设计师提供充足的灵感养分。
今晚,她将着重和大家探讨科技类书籍设计的可能性,并和大家分享她最具代表性的书籍设计作品。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提前进入尹琳琳的科技书籍宇宙,去触摸她作品中的一花,一草,一木,一世界。
《昆虫分类学》
理想中设计师的状态
年,尹琳琳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环艺专业在国内是一个新兴专业,用马克笔画手绘的效果图,市场价就要几千块一张,在当时已经算是天文数字。但后来尹琳琳发现,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自己没有办法天马行空地发挥创意,于是便申请转去视觉传达专业,就是从那时候起,她才真正找到做设计师的感觉:“尤其是在设计图书的时候,那就是我理想中设计师的状态。”
最早接触书籍设计,是在学校的一个短期课程上。尹琳琳为北村的小说——《孔成的生活》做设计,她将文字翻来覆去地读,配上自己创作的插图,硬是把一个小中篇撑成了一本书,这也为她后来成为书籍设计师埋下了种子。
如果说北村的小说是尹琳琳在书籍设计道路上最初的试探,那么这本《材料图传——关于材料发展史的对话》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让她获得了做书的成就感。《材料图传——关于材料发展史的对话》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金奖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介绍人类认识和开发材料历史的科普著作,作者郝士明是中国材料界的知名教授。在超过五十万字的篇幅里,他依据自己多年的知识积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对材料发展史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该书的设计着眼点是“视觉对话”。尹琳琳通过一半插图、一半对话的形式,将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的人类开发材料的全景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她将书的6个外立面全部处理成黑色,封面图形运用声波的抽象变化组成文字;正文的“一问一答”对话和插图一起,被分别排布在一个对开页面上,左侧插图突出历史人物和年代,并将知识点以手写形式强化;每个页面以细小的圆点图案做底纹装饰,暗含了材料进步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关联。书籍整体设计立体而新颖,充满科技感,即使是一本6年前出版的“老书”,放到现在也绝不过时。随着信息的读取,读者被拉进到每一个历史事件里,产生在时空中穿行的感受。在历史的长河里,人类的思想就这样通过“视觉对话”得以延续。设计师不是艺术家尹琳琳曾在一次采访中,这样界定过设计师的角色——“书最后可以成为一件艺术品,但设计师不是艺术家。设计师很像一株植物,需要有丰沃的创作土壤才能开出美丽的花。”年,尹琳琳设计的《骨科小手术》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称号。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在设计上精致得如同一本艺术书,在实用性上,更是一本货真价实的教材级别手术指南。《骨科小手术》
书的内容,选取自骨科年轻医生日常工作中常见的68种小手术。尹琳琳仿佛将自己代入手术台前的主刀医生,用她心思缜密、充满仪式感的镜头,记录着全程发生的一切。整本书被设计成轻便小开本,度平展翻阅,以“红+白”为主色,内配活页X光片和人体骨骼全图。翻开书页,你会发现,每个手术都被做成了可视化表达,书中的每一个设计细节,也都仿佛在有意贴合手术过程中的各种意象——外封装用白色皮肤肌理的细纹纸包裹红色触感纸,书脊处分层模切出流线型,用手工细线串连,意象伤口切开又缝合的过程;68种小手术被分为10大类,每类都附有X光片和手术笔记;每一种手术按术前、术中、术后分别设置为白色、红色、淡红色,意象手术前后的变化。整本书的设计既易于理解,又能凸显实用功能。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曾这样评价这本书:“作为一本实用医学教材,设计得如此感性。设计师心思缜密而又无限关怀。一本实用医科教材也能成为一本富有艺术性的图书,十分难得。”“书籍设计师首先是个阅读者,然后才是设计师。”在尹琳琳看来,哪怕是一本枯燥无味、充满专业术语的书,也能做到实用与美学并存。设计师也许不是艺术家,但他们却能从创作这片沃土上,孵化出真正的艺术作品。惊心动魄的“汉字解密之旅”《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是尹琳琳第二次斩获“中国最美的书”奖,它突破了所有书籍形制的藩篱,在整体设计理念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作者许晖从汉字字形出发,对个常用汉字的词义源流进行了追溯性研究,再按照甲骨文-金文-小篆的脉络,一步一步揭秘不同时期汉字字形的演变,展示字义的变化。于是,“隐藏”和“打开”就成了这本书的设计关键词。书籍从里到外,处处暗藏“玄机”。当你将封面上的一道道折页翻开,一个个烫金篆体汉字便渐次闪现。等到8道折页全部翻开,个金色汉字整齐排列映入眼帘,仿佛打开一本尘封多年的古籍,感受到汉字的阵阵墨香。封面只是序幕,内容的设计才真正令人拍案叫绝——张折页对应个汉字,如同一扇扇紧闭的大门,一开一合之间,仿佛在古今之间来回穿越;每个折页边缘都模切出一个小窗,仿佛指引人们进入相应汉字世界的“路标”;黑底外页上貌似不经意洒下的点点金屑,更为书籍增添了古朴的韵味。除了视觉上的古今相应,触觉上的对比也令人印象深刻。整本书选用的宣纸印刷,其正反两面手感完全不同:粗糙的一面黑底印金,沉稳厚朴,平滑的一面则亮白莹洁,轻盈现代。“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熟悉的陌生感’——你似乎见过,但又会觉得很新奇。”尹琳琳说,“我想做的就是制造这样一个介于熟悉又陌生的边界。"从立项到成书,尹琳琳花费了近两年时间。有人说,在这本书面前,所有关于"书籍消亡"的断言都将不攻自破,它的存在即是一种宣示:虽然经过千年演进,但书籍设计的可能性远远还未穷尽。今晚的直播,我们将抽取一位“天选之子”送出尹琳琳老师亲笔签名的版本!??扫码可了解更多书籍详情??在尹琳琳看来,书籍设计是一件单纯的事。每个投身其中的人,都在心无旁骛地实现自己火花四射的创意。那些晦涩难懂的科学表述、经历历史大浪淘沙的汉字演变,通过她独特的设计语言,都给读者留下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和阅读之外的启发。今晚,尹琳琳老师将来到雅昌直播间,分享这些令人惊艳的作品的同时,也带领大家走入她的书籍设计世界。尹琳琳×LIVE!制书实话1.您曾说过,从环境艺术设计转系到视觉传达之后,找到了理想中设计师的状态。十几年过去后,您依然保持着这种理想状态吗?尹琳琳:理想中的设计师不敢说,我就是一个设计工作者,在工作中痛苦并且快乐着,而且这种快乐足够抵消掉其中的痛苦,所以可以执着于此,就是这样。《诗经植物笔记》2.您怎么看待“最美的书”评选?这种评选对出版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尹琳琳: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艺术家是以形象思维思考,科学家是用逻辑思维思考,但是艺术和科学都是在向山顶攀登,最后他们在山顶上汇合了。”科学猜想推动科技的进步,“最美的书”就是“设计猜想”,它在一定程度上探索着书籍设计的可能性。“最美的书”评选已经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事件,会促使出版业更